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

郑伟华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新巴尔虎右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021300

摘要:目前电网的发展趋势是智能电网模式,其中配网调控一体化是电网调度的发展方向,升级了原有的电力系统,可以解决电力在管理和输送过程中的监控和调度问题,优化完善了电网结构。本文首先阐述了电网控制调控一体化的认识,然后指出了目前配网调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实现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智能电网模式;配网调控;一体化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智能电网理论体系的日渐完善,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现逐渐成为一种可能。通过对智能电网模式的有效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结合配网调控的一体化工作,由此便可以极大地提高电力运行系统的效率与质量。然而,现阶段的智能电网配网在管理方面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问题,很难将其优势与效能有效发挥出来,因此在智能电网模式下强化对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研究与分析十分有必要。

   1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也称“电网2.0”,是在传统电网技术上应用高度集成化的双向高速通信技术,在电网的传感、测量、通信等方面进行技术升级,同时应用更为先进的电网设备单元,提高电网系统功能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电网管理过程中的智能化,提高电网系统网络的运行效率。智能电网通过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增加具有信息收集、发送功能的单元设备,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采集相关的数据并实现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有效实现了电网系统网络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同时智能电网鼓励引导用电部门参与其所在电网的运行和管理,为电网系统提供即时的用电信息,帮助电网系统制定经济节能的发电与配电方案,以提高电网终端的用电率。

2、目前智能电网配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调控管理水平不足
        配网调控一体化运行过程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并且运行过程受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限制程度较高。如果工作人员对配网调控一体化运行过程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会增加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等故障问题的概率。在实际的电网管理过程中,往往一个工作人员需要管理一个或多个变电站,并且变电站之间的距离较远,管理流程较为复杂,整体工作量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配网调控一体化管理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除此之外,配网调控一体化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对于时间要求较高,需要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处理,如果管理人员的故障处理技术水平不能与实际的故障发生时间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配网调控一体化运行创新水平的发展。

  2.2信息数据共享不完全
        在正常情况下,配网自动化系统会和上级管理系统在图形、数据、模型等方面形成共享管理。但是在实际的运营过才能当中,只实现了一部分信息数据共享,配电网动态与静态的数据都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应用,从而配电管理的水平得不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2.3 配网自动化信息展示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在目前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站端所对上送信息的处理方式存在着分类不明,主次不分等问题。这就使得在事故情况下,关键信息与次要信息一同大批量上送,干扰了调度运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准确及时地判断电网故障,影响事故的及时处理。因此,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展示方式应该做适当优化,使其对站端上送信息进行分类、分级显示,对检修传动设备做相应的信息屏蔽处理。同时,系统要分窗口显示事故信息、异常信息等,以使调度运行人员既能减轻日常工作量又能在事故情况下迅速判断信息。
2.4 缺乏健全配网管理模式
我国大力建设电网后,电网覆盖范围得到不断扩大,配网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在目前阶段,我国已逐步实现电缆化配网管理以及单条馈路混合模式。在该模式下,就需要多个部门间相互协作与配合,例如:电缆部门、架空线管理部门等,从而使配网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增加。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能够避免出现该现象,仍旧使用分散式配网管理模式,各个部门间各自管理、各司其职。虽然有效避免了管理复杂程度,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难以确保管理高效性,导致数据信息混乱甚至缺乏准确性。

3 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现策略
3.1 统一配网管理模式及标准
         智能电网配网调控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管理工作,不同管理环节之间具有较强的衔接性,在某一调控环节出现各项管理问题时,都将对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调控精度造成明显影响。但目前配网调控模式与标准较为模糊,缺乏参考价值,并对系统的互换性及可操作性造成了限制影响。因此,当务之急是统一智能电网的配网管理模式与标准,充分融入人机结合、绿色化管理理念,根据我国实际国情与智能电网配网调控需求,选择适当的配网管理模式。同时,不断对绿色电力相关细则条例与管理标准进行补充完善,为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提供明确参考。此外,主网是智能电网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配网调控工作的关键环节,其包括了输电电缆以及大量变电设施。在智能电网运行中,如若主网某一环节出现故障问题,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导致智能电网出现大规模断电现象。因此,需重点明确主网中所分布输电电缆与变电设施的相应标准,为后续配网调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指导与参照。

    3.2 充分发挥GIS系统优势
         GIS系统也被称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在遥感技术、地理科学、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多项技术、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项新型技术,具备数据采集、数据转换等多项功能,实现了对电网配网线路与周边地理环境/空间位置的有效融合,大幅提高了配网调控精度与管理质量,并在规避盲调等领域展露出广阔应用前景。因此,需充分发挥GIS系统的应用优势,在原有配网调度与监控隔离模式基础上,构建在线远程监控配网线路及系统,自动接入各类信息数据、构建三维电子地图模型,直观化呈现配网线路地理位置,分层分类开展配网设备调控工作。这将有效解决传统配网调控模式困境。此外,各班组可通过运用GIS系统,直观了解配网管控设备的运行情况,设备具体位置,以解决盲调问题。同时,GIS系统将辅助管理人员开展配网调控工作,降低了人为因素对配网调控精度、水平的影响系数。在主网建设过程中,对GIS系统的应用,将与传统的SCADA系统交换数据,以规避电网数据差异、二次绘制图形界面等问题。

  3.3接入分布式储能与电源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力度也趋于严重,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对我国电力系统后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制度要求电力企业要对电力系统中接入的各类分布式电源进行有效探究分析,最终实现节能减排,保障环境的清洁化与优质化。且该种接入方式可以实现更加系统的电站并网运行以及调度、检验等,还能够实现对分布式电站的监测与调度,使得电网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对智能电网形势下的配网一体化模式进行了高效推广。

 4、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系统智能化得到了长足发展。智能化的电网系统为我国电力的输送和管理带来了很多便利。为了能够解决电网智能化系统中调度与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智能电网环境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也得以确立和逐步形成。这一系统的建立,使得配网系统的调度与监控相互配合,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员操作,使智能化电网系统的优越性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艾学勇.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000(020):142.
[2]谭晓英.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v.15;No.433(01):19-20.
[3]郭守灿.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00(0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