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企业海外EPC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中国电建企业海外 EPC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杨洋 1 于龙 2 高连达 3

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满洲里达赉湖热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400

摘要:工程总承包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工程总承包模式对总承包商企业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是国际工程承包的一种重要模式并逐渐发展成为了最流行的承包模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力工业逐渐呈现出饱和甚至是萎缩的态势,我国电建企业纷纷将发展区域转向广阔的国际市场。随着国家“走出去”、“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以及与国际工程承包有关的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为我国电力建设企业走向海外EPC项目承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本文结合相关背景对我国电建企业海外EPC项目发展现状进行浅略分析。

1.概述

经过业界的多年实践,EPC模式体现出诸多优势,比如有利于统筹项目运行,从源头上控制成本,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利于集约采购,从长期合作形成的供应链中获得更优惠的价格,更有保证的交货期限。有利于统一规划施工总平面,合理布置物料堆场,合理调配装备,减少现场工程费用。利于综合考虑工程特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利于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统一设计标准,统一设备选型,统一采购标准,保证项目建设的一致性、系统性、完整性。利于明确各方责权利范围,实现责权利统一,有效控制和规避风险。利于减轻业主管理负担,使业主集中精力做好项目重大事项的管控和生产准备工作等等。我国电力建设企业在海外EPC项目中也取得了诸多发展经验和成绩。

2我国电力建设企业的发展特点

目前,我国的电力建设企业主要有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核建,以及两大电网公司所属各省级送变电公司、各集团下辖的抽水蓄能、新能源等电力建设企业。从自身特点来说,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大多是央企或者地方国企,具有较雄厚的实力,它们多是从原先的设计院整合演变而来的,存在着设计主导、设计为重、设计较强的固有模式。从发展方向来看,随着国内电建市场的逐渐饱和,电力建设企业顺应时代潮流,正努力向海外市场进攻,并不断向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加强。

从国际工程承包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电力建设企业在国际承包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外承包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中国能建与中国电建等极具实力的企业加快对外工程承包的步伐,我国电建企业不断在国际上取得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在2015-2020的五年时间里,我国的电建企业无论是在建项目还是新签合同方面都保持了极高的增长趋势。据预测,全球电力市场还将继续保持整体增长趋势。到2035年,全球能源工程投资额将达35万亿美元,其中电力工程投资将占能源类投资的一半以上。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十几年里,海外电力建设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的规模扩张的可能性。

第二,工程承包领域逐渐扩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大国,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传统的火电站作为工程承包重点。但随着国际煤价的不断上涨、节能减排政策的全球推行,许多国家开始放缓了对传统煤电的投资。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建设企业紧随时代潮流,在海外承包的项目除了传统的火电和输变电工程外,逐渐开辟出了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等工程项目市场。

第三,国际工程承包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并不断升级向高端化发展。从新中国成立追溯至今,中国企业在海外承电力项目的历史由来已久,承包的模式从早期单纯的或设计或施工,到后来逐渐转向诸如DB、PMC、BOT、PPP、EPC等对企业综合实力要求较高的承包形式发展,尤其以国际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的显著增多为特点。自2011年起,中国电力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的方式逐渐从分包向EPC总承包转变,至2013年以来,对外承包方式中的EPC总承包已成为我国电力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方式。

第四,经营模式逐渐改善。我国的电建企业努力克服自身弊端,正在向投融资以及综合开发的方向发展,企业的国际承包项目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质量和效益得到了双双跃升。

第五,海外承包的传统市场相对稳定。目前我国电力建设企业在海外的EPC项目还是主要集中于非洲、东南亚、中亚等传统市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传统市场的工程占到总工程量的90%以上。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发布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占据了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电力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业务热点。

第六,对外承包新兴市场不断开拓。除了在传统市场保持优势的之外,中国的电建企业也不断开阔思路、放眼长远,逐步开辟出了一些新的市场。中国电建在2015和2016年获得沙特国达赫兰房建和以色列克卡夫哈亚邓抽蓄电站两个EPC总承包项目;2016年9月,中广核与法国、英国政府共同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欣克利角核电的最终协议;2019年中国电建中南院联营体与巴基斯坦水电开发署(WAPDA)签署的达苏水电站机电设备成套项目EPC合同等。

第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我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举措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的地方政府、企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和备忘录。这种国际合作的方式是电力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的敲门砖,为我国企业打开了国家间战略合作的大门。就这些年在对外工程承包领域取得的成绩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的电力企业在海外EPC项目市场上,已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和较强的竞争力。

3我国电力建设企业海外EPC项目发展现状

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自2008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化,电力行业在经历十多年的“高歌猛进”之后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不断深化而进入调整阶段。依靠电力工业生存的电力建设行业也将面临重大的转折。据预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电力建设强度将会呈波浪式下降的趋势,并逐步向发达国家缓慢的增速靠拢。[1]目前,我国电力建设已处于高峰期的后期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产能过剩、国内市场萎缩的严峻形势。因此,电力建设企业“走出去”势在必行。此外,随着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政策的大力实施,我国电力建设企业迎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期,“走出去”具有了现实理由,在必要性和现实性的双重驱使下,电力建设企业在海外承包市场越走越远、越做越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参见图2-4),在最近的五年时间里我国电力企业在各种榜单上都表现不俗。其中,201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前100和201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前100的中,电力企业都约五分之一的名额。在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最新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名单中,共有65家中国内地企业上榜,其中有9家为电力企业。由此可以看出,与电力工业相伴而生的电力建设行业,通过不断的发展,在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近年来,在海外工程承包的众多方式中,EPC总承包项目呈显著上升趋势。根据中电联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2020这五年中,EPC总承包占总工程数的75%左右,其中2016年占比到了80%,成为了对外承揽工程项目最主要的方式[2],并且在未来发展中,海外EPC项目仍将是中国电力建设企业活跃在国际工程项目舞台上的主要组成部分。

结语:总之在风起云涌、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加之复杂的政治、文化、金融环境等多变因素,电力建设企业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国电力企业想要在海外EPC项目市场中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理性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正视机遇与挑战,并选择出正确的应对战略,把握住机遇,发挥出优势,才能真正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树立国际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1.孙小兵, 张昌斌. 中国电力建设行业的发展趋势及“走出去”的宏观市场分析[J]. 电力勘测设计, 2014(3):1-7.

[2].佚名.中电联王志轩:企业“走出去”存在“扎堆”恶性竞争现象[EB/OL].http://www.ceec.net.cn/art/2017/8/21/art_11458_1451219.html.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