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树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育人先树人

梁桂春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培养身心健康、奋发图强的青少年是家长、学校以及社会

的责任。高校教育如何把好教育的最后一关,为国家输送身心健康充满正能量的接班人,是每一个高校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育人,合力教育,高校教育


  1. 序言

从前几年的杭州孩子杀死含辛茹苦培养自己的单亲母亲的案例,到最近的某高校教授的孩子杀死亲生父母,以及某一博士生因为失恋跳楼自杀等案例,不难看出这几个案例中,涉案的主角杀死的是生育养育自己的亲人。自杀的青年男子尽管是自杀,据媒体报道,其生前是父母和社会慈善人士捐款资助读书获得学位,走上社会后没有回馈父母和报答恩人,却因为失恋而决绝地选择自杀。这几例案例中的主角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属于高学历高文凭的知识分子,却没有感恩的心。再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明显体现了当代的青少年缺乏感恩教育,这是教育的一种缺失,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反思。


  1. 青少年的教育应该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合力教育

孩子从出生到接受教育,走上社会,经历的无非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孩子从出生,

到学龄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到职高或者高校接受更高的教育,直至走向社会,每个阶段都在接受教育,所谓“滴水穿石,润物无声。”,如果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合力教育做好接力,致力于首先培养孩子的善良、明是非及感恩的品质,然后教会孩子一技之长,那么孩子会在一种正能量的环境和良好行为规范的模式下学习和工作,走向社会的孩子会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怀着感恩的心态做人做事、回报社会。

1.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个接受教育的场地,家庭教育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理智开明、智慧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良师益友,陪伴并以身作则,树立孩子善良、明是非、感恩的信念。对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违背良好的为人处世的行为的时候,家长应该理性地制止并予以正确的引导教育,这为日后孩子能成为正能量的人打下坚实基础。

2、从学龄儿童到大学生,所经历的各级学校,课堂教学应该融入感恩教育,在学习科学知识和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同时进行感恩教育。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帮助自己的人,然后将感恩付诸于行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育人先树人,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及道德底线的人,纵使身怀绝技,也于社会无益,甚至危害社会危害他人。要树好人,我们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要有机地融入道德教育,既不能生搬硬的,又要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跟课程不显突兀。首先要正面教育,在生活中要树立榜样,榜样教育的正能量传递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大力宣扬正能量的人和事,比如,新冠肺炎期间,前仆后继的医护人员克服种种困难与障碍,坚守在与致命的病毒抗战的第一线。再如,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越的生活环境的医学界爱国人士,回国加入抗病毒第一线,最终研发出抗病毒疫苗。以及响应国家部署和号召的医护工作者,在危险的时刻走出国门,远赴疫情严重的外国,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甚至自己的生命去救治患者。这些正能量的榜样无时无处不在向我们显示他们的感恩情怀,感恩祖国的栽培,感恩父母的慈怀,感恩受到过的恩惠。他们以实际行动,以感恩之心行感恩之事,传递感恩教育的正能量。我们在生活中不难发现,一般感恩的人,心怀正能量,学习更认真,生活更努力,并且更容易获得成功。

3、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社会,为了有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应该拥护并遵守社会公德,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媒体宣扬爱国爱家,宣扬与人为善,赞扬善良和感恩的人和事,国家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视,就是发扬中华民族互帮互爱的民族精神。一个和谐社会的国家,人们安居乐业,并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为提高我国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高校的思政教育

育人先树人,高校教育最终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最终输送到

社会的应该是合格的劳动者。近日,我校召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的“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的“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提出我校教师在专业知识授课的同时,要增加思政元素,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让专业课程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专业课程。例如,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中,要构建“党建+英语思政”课程育人模式,推动课程思政的开展,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克服学生重视工具性忽视人文性;克服重视外来性忽略本土优秀传统文化;避免课程学习中西方文化影响学生的“三观”,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

  1. 结语

青少年是国家日益富强的希望,青少年的教育的成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通力合作,达成共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尤其是高校教育,育人先树人,要立德树人,首先要促进科学研究与课程思政深度结合;要推动教学实践和改革不断深入;要促进成果总结与提升,最终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6.12.09

[2]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

[3]本书编写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