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历史在学生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作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乡土历史在学生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作用探究

谢卿丹

宣城市第三中学 安徽 宣城 242000

摘要:随着现代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了现代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历史教学来说,乡土历史在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探究乡土历史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作用。

关键字:乡土历史;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指发展学生的唯物史观的意识,时空观念的历史思维,历史解释的具体能力,家国情怀的具体价值,因此,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出发,融入乡土历史,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教育教学开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一、乡土历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乡土历史教学下,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自主性也会得到发展。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入乡土历史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以往来说,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是不感兴趣的,因此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乡土历史加入其中,能够让学生所具备的社会经验是以及身边的生活环境来促进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对自己家长的历史文化、历史传说以及各种风俗习惯有更加深厚的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家长有更深的情感。而且在乡土历史下能够让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这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课本内容与乡土历史的联系。尽管在课本中没有太大的体现,教师可以进行收集,找出学生更感兴趣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不仅让学生对乡土历史有更好的理解,还能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成长。

、结合乡土历史,激发学生家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乡土历史,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以此来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乡土文化的历史人物,革命史实等角度出发,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1]例如在学习《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融入宣城的乡土文化,例如宣纸、徽墨、宣笔不仅仅是宣城的特产,更是全人类文化财富,以此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结合乡土历史,促进学生的历史观念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乡土历史,激发学生的历史观念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当地的历史变迁和进程来为学生灌输正确的历史观念,从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1]又如在学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这一知识点时候,所涉及到新文化运动旗手胡适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融入宣城的历史发展进程。例如,宣城自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路所在地,范晔、谢脁、沈括、文天祥等先后任宣城太守。宣城也是诗人梅尧臣、数学家梅文鼎、红顶商人胡雪岩、徽墨名家胡开文、学者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书画家吴作人的故乡。以此来让学生了解宣城的发展历程,从而建立时间观念,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四、结合乡土历史,培养学生的时空素养

时空素养就是指学生在认识历史知识时,能够在具体的条件下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促进知识的学习和时空素养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时空素养就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历史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让学生对整个过程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时,教师可以借助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来进行讲解,根据电脑课件以及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能让学生对对时间的掌握更加清晰,对旧时代和新时代有的具体时期有更加牢固的基础。在乡土资源下,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在乡土历史教学下,要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让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教师要合理的选择乡土历史,一些关于家乡遗址、历史文物以及各种古建筑都可以进行教学,教师要注重这些是作为扩展知识来填充到历史教学中,因此,要保证历史的教学主题不能偏差,在教学中去完善乡土历史,促进教学的开展。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对学生每节课的课堂表现进行思考,适当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去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参与感。要尽可能的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历史内容,这样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更感兴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土历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教师要重视乡土历史对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及时有效的做出教学调整和反思,不断的实践教学方式,以此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乡土历史下,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将会受到改善,历史教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也会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郑书建,鲁婧.基于乡土资源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与意义[J].安徽教育科研.2019(06).

[2]梁慧.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乡土资源教学法的建构与实施——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05).

[3]林爱娇.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研究——以史料与实证能力建构为例[J].高考.2017(12).




5fe99b9a09b9b_html_b256e680b346b3ae.jpg

此表格来源网络,请文字编辑,不要直接使用,可以拿其中一地为案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