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领袖足迹 感受梁家河学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9
/ 1

跟随领袖足迹 感受梁家河学问

刘雁

延安西北局革命旧址管理处

梁家河,一个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陕北典型的小山村。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小村庄,远离喧嚣和浮躁,隔着世俗和功名。因山势而建,散落在灰褐色山坡上的窑洞,是陕北的面孔,也是梁家河的表情。它像众多的窑洞一样,庇护着生灵,为他们送来温暖和欢乐。这些或新或旧的窑洞,彰显着岁月的风霜,既讲述着记忆中的故事,又见证着现在和未来。特别是那一个个“知青窑洞”更是把我们的思绪牵引到那个火红的岁月里。

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山村,曾经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将近五十年前,随着近三万名知青大军而来的十五名年轻人,聚集在这方土地上,打破了这里原有的静谧。当他们怀揣着青春梦想,来到这个几近荒凉的山沟沟时,幻灭和生存交织,退缩和忍耐碰撞,他们放下了被褥也放下了身段,烧热了土炕也点燃了激情。无法想象他们第一次住进异乡的土窑洞里是什么感受。然而,他们最终扎下了根,留下了魂。

1969年1月,梁家河这个小村庄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不满十六周岁的习近平与十四名北京知青来到梁家河插队落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里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时隔半个世纪,梁家河也从当年陕北的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成为了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中国脱贫攻坚的写照,中国梦的发祥之地。

15岁当他自己主动报名到陕北插队的那天起,他就决定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现实比想象的还要残酷,别人从零开始,他要垫平脚下的路从负数开始。残酷的现实并没有让他低头,从八次入团申请十次入党申请,到赵家河搞社教,回梁家河当大队书记,他用自己的顽强毅力品格诠释了绝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他把这种精神投入到具体的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事情当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革命家口中的陕北是好江南,是婆姨们都不用下地干活,是连梦里都要回去的地方。现实中的陕北不通水不通电,老乡们连基本的温饱的无法解决,当然更谈不上卫生医疗。看见牛拉屎了,赶快用手一拘,撇在土墙上,晒干当柴烧。冬天爬到陡峭的山崖上砍荆棘丛生的酸枣枝儿,夏天置身在洪水里捞上游飘来的浮柴。有知青从山上掉下来摔坏的,就是本地人也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写过《取火记》的曹谷溪曾经回忆他58岁的父亲就是在捞河柴时坠身洪流而亡,乡亲们追了15里路程才找回他的遗体……这就是农村最真实的生活。正是这样残酷的现实,让他树立起排除一切困难也要建成沼气的决心!老百姓是最现实的,曾经他们暗暗议论大粪和干草能产出气?能生着火?除非母鸡打鸣公鸡下蛋!面对质疑习近平什么也没说,就是一个字:干!从四川学技术,自己从前沟背水泥,亲自动手设计制作,出现问题一个个排查解决,就是被大粪喷了一脸也抵挡不住看见沼气通气着火的那个幸福。功夫不负有心人,梁家河建起了陕北第一口沼气池,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流言,成了全县全市全省的学习沼气示范点。老百姓再也不用为生火这样的事情豁出命去。老话儿都说民以食为天,一方土地养一方人。可陕北这块刀砍斧劈的黄土地却养活不起这里的人民。严重的水土流失,纵横的沟壑,没有一块平整肥沃的土地,老乡们依然用着最原始的劳动生产工具,民间流传着种一帽壳儿收一鞋壳儿的谚语,一年时间半年在乞讨,每天眼睛一睁开就面临着挨饿的现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习近平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当了大队书记的他为了让老百姓能吃饱饭,带领村民打坝地增产增收。去县上找相关部门帮忙设计泄洪沟,请村里的能人给思想上转不过弯的老人做工作,靠着双手和最原始的工具建成梁家河最好的坝地。解决了多少年来梁家河吃不饱饭的问题。他挨过饿,受过冻,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贫困。他说“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这牵挂来自梁家河七年的劳动生活,来自对陕北贫穷落后的亲身经历。精准扶贫提出“两不愁三保障”,极为精准的吃透了贫困贫在哪里困在何处。要让所有的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孩子们上的起学,老人们看的起病,住房安全有保障。真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今天的梁家河在新一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日子变得更加红火,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乡亲们住上了楼房,通上了柏油路,白面和大肉也成了家常便饭。人们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美好,更加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