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悠悠陶我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古韵悠悠陶我心

张联

黑龙江省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 黑龙江 兰西 151500

摘要:我们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因而,语文教学不应也不能仅仅是工具性的训练,而应有更深层次的追求。如果你仔细研究,就

会发现古诗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和人文教育的最好的教学形式之一。

关键词:古典诗词 挖掘 汲取营养 审美情趣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传统文化花园的奇葩。尤其是中小学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特别适合学生诵读理解。古今无数情趣高雅、语言优美的动人诗篇,洗涤了一代一代的心灵。人们从丰富的文化积淀和高超语言艺术中汲取营养,不但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所以如何知道学生学习古诗词,继承传统文化,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提升文化素养,更显得至关重要。

不是妄加评论,在传统诗歌教学中不仅不能挖掘古诗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还成了大多数老师可压缩课时的教学内容。只是叫学生熟读成诵,能默写就算达到目的,顶多说说其思想感情。殊不知这不仅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而且是我们的教学出现了许多弊端,对开拓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也是不利的,更不用说情感和文化素质的培养了。

我们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因而,语文教学不应也不能仅仅是工具性的训练,而应有更深层次的追求。如果你仔细研究,就

会发现古诗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和人文教育的最好的教学形式之一。

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首先提出的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阶段目标中,又提出初中阶段“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能力”。这就纠正了以往过分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偏颇,重申了语文对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的功用。
一、正确摆正古诗的位置认识其审美价值
     泱泱中华是文明古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文化之邦。早从诗经,近到唐诗、宋词都体现着文化的内涵。可以说在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古诗词是最耀眼的瑰宝,它的博大与精深不能不令世人叹服。我们中国的孩子开始学话时就在父母的引导下吟诵“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虽然还不能明确其中的内涵,但长期的熏陶在不自觉中便给孩子们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初中阶段对赏析古诗词打下了基础。每册书都精选了数首古诗共我们学习,古诗词的教学应该成为我们进行文化素养及审美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语文是富有诗性和情感力量的学科,古诗更是思想情感的结晶、语言的精华,古诗教学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而且还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其实,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他不但生活在物质世界里,而且还生活在精神世界里。物质对人必不可少,但精神则是人的灵魂。中华古诗词是人类最精美的精神食量。诵诗、品诗就是徜徉在美棉的世界里,惬意在自由的意境中。当你读到“结庐在人静,而无车马喧”时,你能不被古人那种高洁傲岸、淡泊名利的情怀所感动吗?

诵读、欣赏中华古文化最精美的结晶,含英咀华,探寻已经,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沉浸到文化的深层,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的哲理,可以极大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可以使人性发现,使灵魂得到净化,正所谓“心远地自偏”。

我们只有充分地认识古诗的艺术与审美价值,才能真正做到古诗教学上的改革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二、古诗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合脚法的改革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谁不为语文教育这个最具民族魂的学科而深感责任的重大呢?

我们应该在古诗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领悟人生与社会的真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蕴涵着光辉灿烂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内涵的古诗在教学中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毕竟是传统东西,我们在学习时要适当进行科学的更新。传统古诗的教学一诵读为主,是可以借鉴的,但是诗歌是智慧、情感的综合产物,它更能充分显示诗人的品格与情怀,所以紧靠诵读是不够的。古诗是高级的语言艺术作品,它最简洁、最优美、最富于形象性。古诗的节奏和声韵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古诗的词藻里浓缩着民族文化的营养。古诗的表达技巧是最为丰富多彩的。古诗是艺术创作,是诉之于形象思维,需要联想和想象,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古诗的教学注重感受和进入意境,需要对古诗作者的情感经历与想象活动进行再体验·再加工·再创造。记得一位文学家说过:“一切其他艺术所告诉我的的甚至不及诗所告诉我们的片鳞半抓之多·······一切所有的艺术,像活的现实一样,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诗则作用于想象。”

悠悠古韵熏陶下,会使你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对人生自然产生新的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古诗教学是培养青少年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最佳举措。

可见,我们如果仅停留在以前的诵读的教法上是远远不够的,是很难发挥股市在语文课上的作用的。应用大胆尝试情景教学和参加学习的教学法,真正的发掘古诗中的价值。教法改革成为改革的关键。

(一)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古典诗歌的语言注重凝练·含蓄。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炼意”讲究 “推敲”。佳句·警句如山中之玉,水中之珠,自有其特殊的作用。学生平时的学习往往停留在翻译古汉语的字词上,或者仅仅死记硬背,不能真正体会诗句的意蕴。“红杏枝头春意闹”一著“闹”字而意境全出,可见人们对诗歌中“字”的品味·感悟是多么重要。另外,语言是古诗的物质外壳,分析语言,深入一步就是体悟意向,而意向的组合构成了意境。意境就是诗人描写的景与情,物与心互相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我们教学生欣赏古典诗歌,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审美。在这个审美活动中应注意学习意境再现,情感的高武,意境的延伸。这里面方法的引导是极为重要的。

(二)学习古诗要注重实践

《课程标准》以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规定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要感悟古诗丰富的内涵,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参与学习是指学生全程的、主动地、合作的完成学习。这就意味着学习是一种由体验到理解的逐步升华。尽管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老师继续沿用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参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搜集信息,使用学习材料,学会学习其结果不仅可以超出老师单纯的教,而且效果之好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参与是提高对古诗欣赏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积极创设课堂情境。有时,对于古诗课堂意境的创设,老师充当保姆一手包办,也只不过是放一放名家的录音或做一些简介来带着学生去感受一下别人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最多是配上音乐让学生来朗诵。我则试着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学生。这样,学生们围绕着老师选的内容为课堂做了设计,设计的方案令人惊叹。他们上网查找资料,并编辑了图文并茂的简介,以书画的形式来诠释诗的内容,还搜集权威人士的评价来加以作证。有了这样的参与,这部分内容老师讲的少了,但对老师讲的要求更高,而学生学的多了、深了。

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是比赛,大概这能反映他们的能力吧!我们不妨投其所好,设计比赛,为他们搭建施展的平台。为使学生更深入的真正的参与进来,我不仅知道学生确定主题,而且将朗诵比赛,背诵比赛和趣味比赛结合起来引进课堂。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比赛体会是个的语言和形式,进而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学生通过对对子,填充诗句,5分钟快背等形式,对不同诗的意境、艺术特色、诗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赛内容还可以扩展到课外,这无形中更扩大了知识视野。有时还可师生共同参与,教师也从中受益匪浅。

古诗本身具有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它像其内在的精神个情感一样并不古老。古诗用极少的字说了很丰富、很深刻、很动人的内容和情感,含蓄而不外露,奔放而内敛,学生在学习创作时,不宜提过高的要求,只要“言为心声”就可以了。他们填的《满江红 赞母校》《沁园春 初夏》等词还是很有新意的。当然,他们毕竟还是中学生,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他们有朝气,敢参与,参与使他们成熟,也使教师教学更成熟。参与教、参与学,使学生发现学习的快乐,发现古诗的真谛;使老师不断充实自己,走上正确的教学之路。

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古诗词所涉猎的内容广泛,含义深刻,表现手法多样,可以说,它里面浓缩沉淀了中华古文化的精髓。要把古诗教学搞的有声有色,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加强积累,加强实践,学有所得;另一方面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必须转变观念,改革教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材的改革,才能真正带领学生进入古诗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