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对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初中地理教学对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李正建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第三中学

摘要:通过案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人地协调的观念,并在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理环境、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永恒的主线。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内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呢?笔者将从课堂教学案例出发,阐述如何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人地协调的观念,并在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决定性的。

案例一、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的风格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结果。

如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所以北方的传统民居墙厚、窗小。

我国南方夏季高温多雨,所以南方的传统民居墙薄、窗大,有利于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新疆的传统民居平顶屋,墙体厚、窗户小,因为那里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各地民居特点的不同是因为气候不同造成的。

教师通过对各地传统民居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决定性影响。

案例二、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学习“天气”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天气的变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也要关注空气的质量,知道空气污染指数与人健康的关系,并学会通过公布的城市质量日报,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教师通过真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思考解决空气污染的办法。最后升华到为改变空气质量而改变一些自己的行为习惯。

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要结合真实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作用,树立因地制宜的理念,并且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

案例三、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

教师问(1): 黄土高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学生答:“水土流失的问题。”

教师问(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

人为原因:人们的乱砍滥伐,开垦、开采、修路等活动,使得地表疏松。

教师问(3): 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的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教师问(4): 怎么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在黄土高原植树种草,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如种植果树,既减少了水土流失,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通过引导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爱护环境是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

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大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

案例四、人类活动与气候

地理教材的描述非常简单:“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

大家看多么的简洁精练。但是,很多学生不懂啊,为什么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就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教师讲到这里时,就要增加一些森林、水库作用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问(1): 森林有哪些作用呢?

①森林可为人类提供氧气。植物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②森林可以净化空气。树木能粘附空气中的尘埃而使空气清洁、新鲜。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

③森林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因为树木有庞大的根系,这些根系像一只只巨手牢牢抓住了土壤。

④森林可以蓄水。土壤中的水分,能被树根吸收畜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

⑤森林形成一道道防护林,减少风的速度和力量,固定沙丘,起到控制风沙的作用。

教师问(2): 森林的哪些作用可以改善气候呢?

大面积的森林蓄水,起着“绿色海洋”的作用。水资源的增多,空气湿度加大,降水会明显增多。这会使当地升温慢、降温也慢,有效地的降低了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人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比较舒适。所以说人工造林能改善当地的气候。

同理,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都增加了当地的水资源、空气湿度和降水,都能有效地改善当地的气候。

相反,任意砍伐森林,则使当地的水资源、空气湿度和降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这会使当地春夏迅速升温、秋冬又迅速降温,气候变干旱,温差增大。所以任意砍伐森林,则使当地气候发生恶化。

教师问(3): 森林的作用这么大,我们该怎么对待森林呢?

通过这样引导式教学,学生能深刻地理解森林和水库对气候、对人类的影响作用。学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植树造林、合理利用森林、保护森林的观念,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践行保护森林的理念。

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要结合真实生活情境,辩证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

、人与环境协调发展

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于使学生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时候,理解并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的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让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案例五、焚烧秸秆的危害与正确处理方法

在秋冬季节一些地区的农民经常焚烧秸秆。

教师问(1):“焚烧秸秆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1.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2.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3.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过程中产生滚滚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4.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在农田焚烧稻草秆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会使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土壤板结不耐旱。

教师问(2): “秸秆的正确处理方式有哪些?”

1.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严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增加土壤肥力。

2.加工成饲料。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可有效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使秸秆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

3、 培育食用菌。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银耳等食用菌,能有效地解决近几年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与棉籽壳供应不足的矛盾。

4、制取沼气。

5、 用作工业原料。农作物秸秆可用作造纸的原料,还可以用作压制纤维木材,能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减少木材的砍伐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通过图片和老师的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到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并思考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利用秸秆等问题。

案例六、怎么对待自然资源

在《自然资源》这一节里,学生理解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由此引申到节水、节电,不使用一次性的筷子等,最后升华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让学生理解正是大自然向我们无私地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如土地、水资源、森林、草地、矿产等,才使我们的生存有了物质保障,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所以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地时候,不能滥采乱伐、滥排滥放。否则,我们人类就会受到大自然地惩罚。

案例七、楼兰古城的消失

在学习荒漠化的防治时,以楼兰古城的消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提供楼兰古城的视频及罗布泊的图文资料,挖掘材料背后揭示的人地关系问题,分析古城为何消失、罗布泊为什么干涸,让学生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协调人地关系才能减少和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本身的不良影响。

地理课堂的案例还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丰富、典型的素材来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与感受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