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魏雪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五中学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师所关注的话题,对于初中物理这一学科而言,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这便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了难度。对此,教师作为课程的构建者,应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学活动呈现出有效性,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探究问题;实验

物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在初中阶段,学生也是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对学习内容存在着好奇心。这时,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优化教学过程。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忽视学生学的过程,而只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再通过题海式战术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出机械化的特征,还会直接阻碍他们思维的发展。对此,教师应从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机制,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使教学效果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

一、构建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行为产生的内部驱动力,也是学生主动展开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初步接触物理学科,对物理知识产生一定的好奇心,若这时教师忽视情境的构建,而将教材中的知识以“一言堂”的方式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则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对此,教师应构建趣味化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优良的学习环境,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进而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奠定情感基础。

以“光的传播”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光源,并使他们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笔者首先构建情境,并提出:“西瓜切开之前是什么颜色?”这时,使得学生兴趣高涨,相互讨论。随后,笔者通过没有光我们看不到的物体为导入,揭示教学主题。笔者进行追问,即:光帮我们看到物体,那么光从何而来?于是,笔者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发光体,并引导学生概括光源的特点,这样的场景使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通过观察、讨论,进而归纳出了光源的特点。之后,笔者再次出示生活中的物体,如:太阳、萤火虫、月亮、点燃的蜡烛,进而使学生能够辨别光源。可见,结合学生的原有生活与认知构建趣味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呈现出有效性的特点。

二、巧设探究问题,引发思维意识

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意识的驱动力。尤其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在逐步发展。对此,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并在知识的重点、矛盾点、新旧知识衔接处设置探究问题,使问题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有效联结,这样既能够唤醒学生的原有认知与经验,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建立物理学观念,并有利于他们灵活运用物理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光的折射”教学为例,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对光现象有了简单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笔者首先组织学生分组观察玻璃杯中的两枚硬币,并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如:杯中没有水只看到一枚硬币,为什么有水就能看到两枚硬币?看到水中的硬币,光是如何传播的?这一系列问题唤醒了学生的思维意识,并使他们参与到观察、猜想的探究活动中。可见,通过问题的设置,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实现了新知识的自主构建,从而使他们的物理认知水平得以提升。

三、重视实验开展,提高综合能力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各项认知都处于发展的高峰期。对此,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展开实验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经历“实验猜想”到“得出结论”等全过程,进而调动学生的各项认知同时参与,以此发展了他们的物理综合能力。

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为例,由于学生对声现象较为熟悉,并且在生活中对声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论化知识的认识,因此,本章节的教学活动主要采用实验法。首先,笔者创设生活中的声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随后,提出问题,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需求。随后,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指导他们展开实验活动,即: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分别用手触摸正在说话和未说话时候的咽喉;用手触摸正在发声以及未发声时的小音箱喇叭内壁。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最终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这一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要素之一,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创新教学手段,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初中物理学科特征设置课堂活动,使课堂中的教与学实现有机统一,从而全面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纪媛.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3):99-99.

[2]刘秀红.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26):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