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及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1
/ 2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及恢复的影响

邓翠翠

天水市第四人名医院,甘肃 天水 74102 0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主体均随机抽选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时间段在本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人数为80例,依据抛硬币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产妇应用个体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产后焦虑与抑郁的情绪,对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产后焦虑


破宫产是指通过切开产妇腹部将胎儿取出的一种分娩方式,具有较大的创伤性,加之情绪、环境、激素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产妇焦虑等负性情绪积累,最终引发不良妊娠结局。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产后抑郁和产后焦虑的发生率也逐渐提高,严重威胁了母婴身心健康,因此,及时发现产妇情绪并基于其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尤为关键[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剖宫产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不同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主体均随机抽选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时间段在本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人数为80例。

对照组:年龄22-37岁之间,年龄平均值(27.09±1.24)岁;孕周时间(36-41)周,孕周时间平均值(38.06±1.46)周。

研究组:年龄23-36岁之间,年龄平均值(27.04±1.21)岁;孕周时间(36-42)周,孕周时间平均值(38.11±1.50)周。

两组剖宫产产妇的的资料数据相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为:对患者身体指标予以检测,并指导患者展开适度运动,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

研究组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主要为:①产前护理。护理人员在产妇入院后以积极、热情的态度进行交流,并通过多种手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确认产妇掌握与分娩相关的健康知识,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叮嘱其家属给予产妇更多关注。同时,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了解患者情绪与状态的变化,及时发现患者负性情绪并予以针对性的疏导和安慰,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②分娩护理。护理人员全程陪护并密切监测胎儿的胎心情况,在分娩过程中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如有需要则可让丈夫进行陪护,尽可能的消除产妇的恐惧感和紧张感[2]。③产后护理。护理人员在产妇产后的1-4天时需要尤为关注其心理状态和身体指证,及时帮助产妇转变成母亲的角色,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及时发现产妇产后的郁结,通过话语、动作等多种方式给予产妇更多关爱与照顾,使其获得产后的满足感和成功感;同时,定期开展产妇产后讲座,将先进的产后知识与注意事项进行宣传,增强产妇自我管护的能力和产后锻炼的方式,尽快的回归正常的生活与身体状态。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产后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变化,利用SAS焦虑自量表和SDS抑郁自量表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相关数据经分析与汇总以后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计量资料可用“5fed813179499_html_54ca7a38cb658c10.gif”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可用“%”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的表述形式为P<0.05。

2实验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的比较(5fed813179499_html_eae131f01eba8bee.gif±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对照组

40

40.38±4.82

41.57±4.58

研究组

40

31.01±4.79

32.14±4.89

t


8.7208

8.6861

P


0.0000

0.0000

3讨论

剖宫产产后抑郁和产后焦虑是指产妇分娩后其精神状态发生抑郁和焦虑状态,是临床的常见现象,属于非精神病性的一种抑郁综合症,通常无需药物等特殊治疗手段,着重于在围术期对产妇进行优质、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即可最大程度降低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而改善妊娠结局

[3]。传统的护理模式较为单一,护理人员注重医学护理,却容易忽略精神护理,在医疗模式不断进步的前提下,临床已经开始重视患者生理与心理多领域的变化,个体化护理作为一种更具个性化和整体性的护理模式,在产妇生产前即要求护理人员开展细致、科学的护理服务,使其感受到关爱和重视,术后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手段帮助产妇尽快投入角色,并以乐观心态迎接新开始。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焦虑状态与抑郁状态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经过针对性护理产妇能够得到更为专业护理干预,获得心理与精神上的支持。

总而言之,剖宫产产妇应用个体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产后焦虑与抑郁的情绪,对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代金香,苏爱军. 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天津护理,2019,27(01):73-75.

[2]莫凤,朱丹,李婷芳. 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剖宫产率及产后抑郁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2):2720-2722.

[3]刘娴. 手术室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中对改善产妇产后心理情绪、促其快速恢复的效果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5):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