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2
/ 2

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

张巧红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陂中心小学 364101

  摘 要:从古至今,我国的教育准则或者说教育目标历来是立德树人。教师在教育学生前,首先要秉承自己的初心,设定科学教育目标,以先进教育方法完成教育使命,立志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基于这一背景,笔者对教育初心、立德使命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育人初心;立德使命;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了“三个”“四有”“四个”等要求,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国家对小学教育以及教师的要求与殷切盼望。其核心思想在于教师自己首先要秉承教育报国初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政教育贯穿小学教育始终,保证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够按照教学大纲学习知识之外,也能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小学教育与教师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感责任重大。

  1 教师德行的修炼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反复思考、咀嚼,笔者认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当代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身使命,加强自身品行道德建设,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成为综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教育学生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事业,需要教师拥有自省精神,每到一个工作阶段要审视自己的工作开展情况,问问自己前段时间以来工作如何,是否尽心,是否完成既定目标。通过有意识的规划,才能保障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早已经明证,教育事业只凭一腔热血与干劲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动态性的自我审视外,还需要教师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也就是说教师在投身到教育事业的那天起,便要做好默默奉献的准备,正如诗中所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在教学生涯中要像“春蚕”一般,默默吐丝服务学生,要像“蜡烛”一般,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前程。教师要明白,不仅仅只有课堂上的讲课是教育,自己生活中的言行同样是教育,一旦成为教师,便要秉承认真工作、用心工作的态度,担当起学生的引路人,工作中要时刻怀揣着挚爱的心,发自心底的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以及教育的学生,从教育点滴获得正向反馈,指引自己开启下一阶段的工作。这便是发乎本心,牢记使命,阅读教育工作的诗意和浪漫,成为引导自己终身教育事业的持续动力。

  1.2 提升党性,塑造师德

  教师是人民的教师,要始终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与党的教育事业。立德立的是共产主义之德,始终要将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小学教育始终,致力于在提升小学生文化修养的同时,提升小学生的思政和道德水平,在小学这一基础教育阶段打好基础,成长为能够建设社会与国家的全面综合素质人才。

  教师便要从自身做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始终在教学过程中严于律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德立身、以德律己,致力于成为一名让党和国家放心、让学生与家长喜爱的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基本的语文知识点教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到教育始终,首先需要自身用功,做深且做好理论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研究者和践行者,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中,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这些先进思想理论潜移默化的以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导给他们,长此以往,才能有效塑造和培养学生们的思政和道德水平。

  1.3 时刻更新,勇于提升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动态性的自我学习与传授的过程,并非是教师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便停止学习,日常教学“吃老本”。我们身处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更新瞬息万变,教师要始终拥有一个时刻更新知识和眼界的心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书籍来充电,提升自我。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业,学习同样如是。教师的风采便在于其日常忙碌的工作与学习,这是一种敢于且勇于突破自我界限的一种壮举。秉承终身学习的态度,既是教授学生知识的需要,同时也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途径。致力于将学生也培养成学习终身、奋斗终生的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始终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1.4 敬业爱生,以学生为出发点

  新时代下的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开展教育事业始终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落在学生身上。一方面是针对学生的学业课程安排,要有的放矢地安排学习进度和层次度,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所得,实现培优补差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将学生放在心上,时时、处处能够为学生着想。

  热爱教育事业其中包含着热爱学生,教师要始终将学生思政、道德以及学业放在心上,在自身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时代性、必要性等的前提下,将培养人才的观念牢牢转化为自己的责任,并分别从师德、师技方面提升自己,抚育学生。

  2 教师树人

  小学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有意识地引导和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而非被动灌输学生知识。首先需要深入调研了解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个性特征以及家庭环境,为后续的针对性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必要数据和信息支撑;其次要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不能仅仅以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作为教育工作的唯一内容,而是要与提升思政水平、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放在一起并线开展工作;最后,要逐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生活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心底埋下一颗良性的种子,静待日后生根发芽。

  2.1 依托小学语文课堂

  教育事业开展离不开课堂,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课堂建设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小学生基于年龄原因,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刚刚有所认知,十分依赖教师的有序引导,在这一阶段学生如果接收到客观、科学的教育,形成积极正向的世界观、价值观,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不同于成年人,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涣散,如果教师一味地说教,很容易适得其反,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应当积极依托语文课堂教学平台,将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到课本中去,通过对先进人物或事迹的学习,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有理有据有例子,而非单纯枯燥无味的说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积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既往知识,所举实例要同学生产生共情感,从内心深处引发学生共鸣,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心底认可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他们的心底埋下种子,影响他们未来的路。

  2.2 肩负立德树人重责

  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将立德树人、全面育人思想目标贯彻落实到教育工作始终。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求的一种真实态度与情绪体验。情感在教育中有重要意义,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可,有助于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古今中外历史上,以罗素为代表的教育家,也曾不止一次说过,没有爱就意味着没有教育。

  3 结语

综上,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要始终牢记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四有”“四个”等要求,教师则要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德立人、以德立身。遵循因材施教的方针,采用合适的方法教导学生,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优秀,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陈光军.习近平青年思想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意义浅析[J].北京青年研究. 2019(02)

[2] 周德贵,苗国厚.习近平关于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论述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8)

[3] 王岳森.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 构建立德树人的科学体系[J].北京教育(德育). 2019(05)

[4] 王赛.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5] 焦扬.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重要回信精神[J].党建. 2020(09)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