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麦常见病害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浅谈小麦常见病害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冯伟婷 1 鱼欢 2

韩城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陕西韩城 715400

摘要: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条锈病和赤霉病是常见的疾病,如果发现之后无法采取合理的策略进行控制和综合防治,可能会导致小麦出现大面积减产的情况。因此为了控制损失,需要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适时播种,对小麦进行有效观察,对小麦的常见病害进行管控。本文重点分析研究小麦常见病害的发病原因,以及相关的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 ;常见病害 ;发病原因 ;防治

1 小麦常见病害

赤霉病和条锈病都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锈病也被叫作是“小麦黄疸病”,主要分成三类:叶锈病、秆锈病、条锈病。锈病的危害性大,传播速度快,特别是条锈病,是锈病当中最为严重而又常见的一种类型,可能会导致每亩小麦的产量骤减25%-40%,因为华北地区条件因素的影响,几乎年年都会有小麦感染条锈病。赤霉病也被叫作是烂麦头或者红麦头,从小麦幼苗开始到抽穗都有可能出现,导致小麦出现烂穗、烂根、死苗的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小麦出现大面积减产[1]。

2 小麦条锈病概述

2.1 小麦条锈病的主要症状

小麦在感染了条锈病之后,在杆茎、穗部、叶子等部位都会出现发黄等症状,生成黄色菌孢子,顺着叶片边缘整齐地排列。如果是整株都被感染,则会产生菌孢子与叶脉平行排列的情况,还会出现一些类似针孔而且排列较为整齐的孔洞。叶锈病和条锈病很难区分,往往在小麦出现锈病之后,通过仔细地观察才能区分出来。叶锈病的菌孢往往是呈现不规则的圆形,而且体型相对较大,主要的受害部位为叶面,而条锈病往往在穗、叶子上都有分布。

2.2 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条件

小麦条锈病的病菌喜冷不喜热,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在夏季几乎不会产生,往往在北方空气转凉时,小麦条锈病菌包就开始逐步活跃起来,随气流慢慢传播。其发病的特点具有季节性,在气候达到2摄氏度时,条锈病都能够顺利越冬,在下一季春播时大面积爆发。在春天日常温度达到5摄氏度左右时,菌孢最为活跃,尤其是在潮湿的气候当中,菌孢的传播速度很快。

3 小麦赤霉病概述

3.1 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症状

在小麦受感染出现赤霉病菌的过程中,穗腐小麦扬花时,小穗和颖片位置会生成一定量的水浸状浅褐色病斑,并且随着时间的拓展而逐步向小麦的麦穗部位。小穗位置会出现枯黄状,如果在此时空气的湿度较大,那么菌斑位置会生成一定量的粉红色胶状霉层,在生长后期菌斑当中会产生很多蓝黑色小颗粒,用手对这些小颗粒进行触摸,有凸起感,而且无法抹去小穗。在出现病菌之后会逐步向穗轴当中扩展,导致被害部位以上的小麦呈空白状,茎基出现腐烂的情况,麦基部位置受害后会生成褐色的腐烂状物质,最终造成全株出现枯死。秆腐往往在穗下第1节到第2节位置出现较多,在叶鞘位置产生水渍状褪绿斑,而后逐步扩展产生一些红褐色或者浅褐色的不规则菌斑。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造成小麦病部以上全部枯黄,无法抽穗[2]。

3.2 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条件

小麦赤霉病多发在气温为7度以上,春季较为常见,另外在土壤当中含水量超过50%时很容易产生子囊壳。在气温超过12摄氏度的条件下会产生成子囊孢子,在空气较为潮湿或者在降水的条件下,这些子囊孢子会逐步随风向花药当中洒落,通过花丝对小麦进行感染,而造成小麦出现赤霉病。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对于一些不耐肥颖壳较厚的小麦品种发病时情况较为严重,而且偏施氮肥、密度较大的田畦当中小麦也容易出现大面积发病的情况。

4 小麦常见病发病的原因

对小麦发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有以下几点

4.1 田块的菌源基数较大

伴随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作方式由传统的手工耕作转变为机械耕作。这样的转变方式导致稻套麦、麦套稻的情况频频出现。这样的栽种方式在逐步应用过程中麦田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另外秸秆还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带病的秸秆在粉碎之后,覆盖于土壤的表层或者翻压在地下之后,小麦当中的各种细菌就会逐步释放到田间,造成田块当中出现大量的菌源基数超过原有的水平,导致小麦受到病菌的感染。

4.2 降雨充沛,温度适宜

我国大部分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在该区域的小麦种植过程中,春季的降雨量较大,空气较为潮湿,而且平均温度在10摄氏度到15摄氏度,这种气候非常适合一些细菌病毒的繁殖扩散,比如说赤霉病菌的子囊孢子,就在4月中旬大面积释放,很多小麦抽穗扬花期与之吻合,这样就会造成赤霉菌大量的繁殖,所以温度适宜、降水充沛,也是小麦受病菌感染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4.3 小麦的主栽品种对赤霉菌的抗性下降

近年来我国农民在对赤霉病和条锈菌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使用了多种药物,导致这些病菌的抗药性逐步增加,而小麦主栽品种对这些病菌的抗性却在进一步下降,这也对我国小麦在这些病菌的防控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

5 小麦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

5.1 小麦条锈病的具体防治措施

春秋两季播种幼苗前,如果发现条锈病可以使用12.5%的稀唑醇粉剂来进行喷洒。喷洒的过程中,每间隔一周就需要喷洒一次,以三次为一疗程。在喷洒的过程中,合理的掌握喷洒方法,控制喷洒用药量能够有效对病毒进行控制。市面上对条锈病进行防治的药剂品种较多。三唑类杀菌剂作为常用的条锈病药剂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在冬季麦田当中如果产生条锈病,可以使用12.5%的氟环唑以每亩65克或者25%的丙环唑以每亩45克进行喷洒,这样用药可以达到消灭病孢的效果。

5.2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

一般条件下,对赤霉病防治过程中,也同时需要对蚜虫等病害进行防治。为了让防治的效果提升,混合不同的药剂进行联合喷洒,但是需要对药剂的用药进行控制,防止出现大量的农药残留等情况。在小麦穗扬花期时,可以使用25%的氰烯菌酯来进行喷洒,每隔一周喷撒麦田一次,至少三次才能够达到灭菌的效果。如果小麦又出现了蜱虫病、蚜虫病等可以联合使用药剂,通常使用浓度为30%的毒死蜱和40%的以及一定数量的磷酸二氢钾喷洒在喷洒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阴雨天气,为了保证喷洒药剂的效果,可以在下雨天在田间进行喷洒,另外也可以在雨天过后的一周后进行喷洒,在喷洒药剂过程中需要对着麦穗位置[4]。

5.3 严密监测病情

为了对小麦的病害进行控制,需要重视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对是否发生病情进行控制,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控制。此外,与小麦常见病害的实际特点结合,对发病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且整理发病时间、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做好病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减少小麦病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5.4 创新栽培技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对小麦的播种时间进行合理的选择,通过科学的施肥措施对病害进行控制,加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如果在施肥时偏施氮肥的话,会导致土壤出现板结的情况,造成土壤的透气性下降。在实践当中,需要重视适当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和人畜肥,重视施肥的顺序和时间,最后需要重视科学合理地进行栽培,确保小麦能够快速生长。

结束语

小麦的种种病害会对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导致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下降,因此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控,严格监控病情,并且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让小麦常见病的防治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 叶永梅. 浅谈小麦几种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5):124-124.

[2] 常立亮, 王中生. 浅谈小麦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文摘版:自然科学, 2015, 000(007):145-145.

[3] 曹晓华. 浅谈运城市小麦常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 湖北农机化, 2018, 000(012):141-142.

[4] 赵辉, 吴骞, 陈红. 信阳市小麦生产中常见病害成因及防治[J]. 河南气象, 2005(0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