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超声评分预测机械通气撤机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膈肌超声评分预测机械通气撤机的意义

杨火保

福建省立医院重症二科,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于机械通气撤机中应用膈肌超声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重症医学科中采取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展开对照研究,均采取床旁超声检查,详细记录膈肌厚度、双侧膈肌运动幅度、膈肌相关浅快呼吸指数,按照撤机状态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撤机失败(11例),观察组为撤机成功(29例),分析评估机械通气撤机的预测意义。结果:两组患者膈肌增厚率、双侧膈肌运动幅度、D-RSBI等指标数值对比差异显著,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撤机中应用膈肌超声评分对于准确预测撤机结局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膈肌超声评分;机械通气;撤机;预测价值


机械通气属于在重症医学科中最为常见的呼吸支持措施,在呼吸状态稳定以后于适当时间中将呼吸机撤离属于机械通气治疗的研究重点。目前有临床研究资料证实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在首次尝试撤机时失败者所占比例为20%,延迟撤机会导致深静脉血栓、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增加,以往评价撤机结局的方法主要采取CT、X线以及跨膈压监测等,限制于ICU病房中。现阶段,随着新型膈肌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潜在撤机失败风险具有较为准确的预测能力[1]。本文展开对照研究进行患者膈肌功能的自主呼吸实验,探究撤机中应用膈肌超声评分的预测价值,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以本院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展开分析,选取例数为40例,于2017年6月-2020年8月接受治疗,年龄跨度为18~78岁,平均年龄为(47.62±3.58)岁。纳选对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为>48小时;与撤机标准相符合;排除以往因肺切除术、肺部肿瘤以及胸壁畸形引起的呼吸力学异常者;伴有膈肌麻痹、神经肌肉接头相关疾病者;伴有呼吸中枢抑制者;在研究开始时已存在膈肌功能障碍者。

    1. 方法

在患者入院以后落实心电监护,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等相关指标数值,消除机械通气病因、分离呼吸机以后展开自主呼吸实验。指导患者选择仰卧位,在采取自主呼吸实验前的30分钟内展开超声检查,以便于充分显示膈肌二维图像,然后详细测量相关参数:(1)将超声探头放置于腋前线、锁骨中线与肋弓下缘交界处,将脾脏以及肝脏作为膈肌透声窗,将探头指向至背侧以及头侧,促使传声束垂直于膈肌中后的三分之一位置处。(2)在双侧锁骨中线、肋弓下缘交界位置处放置探头,充分显示膈肌脚,收集呼吸期间患者膈肌厚度变化情况,详细测量呼气末、平静呼气末膈肌厚度[2]。(3)在自主呼吸实验结束以后进行右侧膈肌移动度、呼吸频率的测量,评定两者之间的比值,所得数值即为D-RSBI。(4)膈肌超声评分系统建立:以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实验风险评分为参照,记录膈肌厚度、双侧膈肌运动幅度、膈肌相关浅快呼吸指数等相关指标数值[3]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值应用SPSS 22.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应用t检验方式;计数资料则以(n、%)形式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研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相关参数对比结果为P<0.05,详见表1。

表1超声检查参数对比分析(5ff2cdafb6704_html_4252dc56c1230c5.gif ±s)

  1. 组别

    膈肌增厚率(%)

    双侧膈肌运动幅度(mm)

    D-RSBI(mm·min/n)

    对照组(n=11)

    18.79±3.46

    5.67±1.39

    2.54±0.49

    观察组(n=29)

    39.42±4.18

    11.68±4.46

    1.49±0.34

    t

    14.5535

    4.3583

    29.6932

    P

    0.0000

    0.0001

    0.0000

    讨论

呼吸机撤机属于呼吸治疗中的重要过程,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会导致并发症发生概率增大,在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需要尽早撤机[4]。有临床研究资料证实,临床撤机失败的发生概率为31%,经自主呼吸实验成功以后大概3-30%的患者在撤机以后的48小时内也会出现呼吸窘迫现象,需要再次气管插管

[5]。在撤机失败以后会导致通气时间延长,也会增加呼吸相关性肺炎、创伤后应激综合征[6]

此次研究结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膈肌增厚率、双侧膈肌运动幅度、D-RSBI等指标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分析原因如下:在膈肌评估中所应用的措施主要包含测量跨膈压、膈肌电磁刺激以及膈肌肌电图等,但因操作复杂,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性[7]。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也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了重症患者检测、评估的主要措施,具有直观、准确、可重复优势,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到膈肌形态和运动,可以于床旁操作,具有较好的重复性[8]。因膈肌超声研究较为分散,对于膈肌功能、作用的认知不够,将膈肌因素逐步整合为了膈肌评分量表,可以准确认识膈肌,将超声检查后所获得的影像学信息逐步转化为临床信息,对于临床决策具有指导意义[9]。但是目前膈肌超声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借助于超声评分测量膈肌功能,会受到操作技术、呼吸周期以及体位的影响[10]

综上所述,在预测机械通气撤机结局时应用膈肌超声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存在撤机失败风险的患者而言采取膈肌超声评分具有一定的预警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晨靓,向淑麟,陆舒,等.膈肌超声联合浅快呼吸指数对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10):66-70.

[2]刘瑞,徐长松,徐明.应用超声技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10):1538-1541.

[3]Kavi H , Darsim H , Canty D J , etal. The impact of heart, lung and diaphragmatic ultrasound on prediction of failed extubation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pilot study[J]. Critical Ultrasound Journal, 2018, 10(1):13.

[4]黎辉,岑金秋,余阶洋,等.超声指导下膈肌浅快呼吸指数和膈肌增厚分数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8):192-194+198.

[5]赵浩天,何聪,龙玲,等.膈肌超声对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预测价值[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0,26(03):199-202.

[6]DresM,GoligherEC,Dubé,Bruno-Pierre,etal.Diaphragmfunctionandweaningfrommechanicalventilation:anultrasoundandphrenicnervestimulationclinicalstudy[J].AnnalsofIntensiveCare,2018,8(1):53.

[7]程滔,邢琴,杨明施,等.超声评估膈肌功能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06):850-854.

[8]TurtonP,AlaidarousS,WeltersI.Anarrativereviewofdiaphragmultrasoundtopredictweaningfrommechanicalventilation:whereareweandwhereareweheading?[J].Criticalultrasoundjournal,2019,11(1):2.

[9]郑清江,石松菁,邱陆阵,等.肺部超声B线评分联合膈肌移动度在预测撤机成功率的价值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4):532-536.

[10]林宁,黄秋霞,张慧珍,等.膈肌超声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9,018(004):339-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