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菌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3

关于真菌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研究

郁丽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 针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真菌感染进行相关性探讨,分析真菌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关系,评估真菌感染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学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门诊部就诊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共3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n=151例),对照组为无真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n=159例);对每位患者进行真菌变应原和非真菌变应原皮内试验,使用Student-T检验进行两组间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 须发癣菌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中须发癣菌的阳性率显著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真菌感染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在就诊时需要注意是否由真菌感染引起。本文针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真菌感染进行相关性探讨,分析了真菌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关系,有助于寻找诱发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真正病原体,为临床门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真菌 变态反应 皮肤病 过敏反应


前言:皮肤是机体免疫第一道屏障,即受外在因素影响,也受内在因素影响。许多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急慢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水疱性疾病等受自身免疫及环境影响[1]。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也称为过敏性皮肤病,是由变态反应引起的一系列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炎、湿疹和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发病率较高,如欧洲部分地区的皮炎发生率在10.7%~38.6%。引发该疾病的因素有许多,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异物(如花粉、尘螨和杂草等)感染[2]。研究发现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IV型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其中的过敏原通常是小分子重分子或半抗原,它们与皮肤中的蛋白质结合,诱导活化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3]。目前针对真菌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将主要关注真菌与变异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重点讨论真菌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的病因和机制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门诊部就诊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n=3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n=151例),对照组为无真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n=159例)。对照组年龄为18-66岁,平均(41.23±3.09)岁,实验组年龄19-65岁,平均(41.46±1.37)岁。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炎、湿疹和急慢性荨麻疹。将两组患者入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性差异。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 方法

直接镜检:使用已用75%酒精消毒的刮片小心刮取患者患病处皮屑,给予1~2滴10%KOH,加盖玻片后使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可加热观察。当发现菌丝或芽生孢子阳性可确定为真菌感染。

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SPT):采用7种变应原(包括非真菌变应原,如粉尘螨、屋尘螨、杂草和花粉和真菌变应原,如须发癣菌、芽霉菌属和烟曲霉)对患者进行点刺试验。将患者前臂伸直,点刺区域用生理盐水清洁;先给予阳性对照液(组胺),继续滴入生理盐水,后续用吸管吸取1滴试液滴入变应原;穿刺针经渗液直接刺入皮肤,可使在针尖下的微量变应原进入皮肤当中。在穿刺后15~20min左右观察患者,记录患者的皮肤反应及精神状态。

SPT评定阳性(如表1所示):变应原与组胺所致风团面积比大于1/4为“+”,在1/2及以下为“++”,“+++”为阳性对照范围,“++++”为>2倍阳性对照范围。

表1 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评定

Table 1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kin Prick Test

变应原与组胺所致风团面积比值

结果

≥1/4

≥1/2

++

与阳性对照范围相似

+++

≥2倍阳性对照范围

++++

真菌培养: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真菌培养,后续进行鉴定。用已消毒的刮片在患者患病处取出部分皮屑,在生物安全柜中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进行24h~48h菌落培养,26℃孵育培养。将长出的菌种置于载玻片中,使用乳酸棉酚蓝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1.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IBM SPSS 20.0软件对数据先进行正态分布分析和方差齐性检验,样本均采用平均值和标准差表示,若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Student-T检验进行两组间显著性差异分析,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变应原阳性结果

变应原结果(表2)表示,实验组以阳性结果占多数的依次为须发癣菌(69.5%)、屋尘螨(33.1%)和粉尘螨(31.1%),烟曲霉阳性率为9.9%;屋尘螨阳性患者中有74.0%(37/50例)患者合并须发癣菌阳性,粉尘螨阳性患者有59.6%(28/47例)患者合并发癣菌阳性。对照组以阳性结果占多数的依次为粉尘螨(89.3%)和屋尘螨(41.5%),须发癣菌和烟曲霉阳性率分别为10.0%和5.7%。从表2中得到,须发癣菌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中须发癣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SPT阳性结果(n,%)

Table 2 The SPT positive result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n,%)

组别

须发癣菌

屋尘螨

粉尘螨

烟曲霉

实验组(n=151)

69.5(105/151)

33.1(50/151)

31.1(47/151)

9.9(15/151)

对照组(n=159)

10.0(16/159)

41.5(66/159)

89.3(142/159)

5.7(9/159))

P

<0.05

>0.05

<0.05

<0.05

*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1. 真菌培养结果

实验组共151例患者进行真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其中真菌阳性率为87%(131/151),癣菌阳性率为71%(107/151),包括须癣毛癣菌20%,红色毛癣菌49%,絮状表皮癣菌15%,其他真菌16%。

  1. 讨论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包括皮炎、湿疹和荨麻疹。部分患者病因不明确,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反复,多数患者受其困扰。引起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因素可能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和异物接触感染。在真菌感染中,皮肤癣菌较为常见,并多见于晚年,如红色癣菌感染脚指甲和足底表面[4]。皮肤癣菌病是表皮癣菌属的皮肤真菌如毛癣菌属引起的疾病,其微孢子虫能感染人体皮肤头发及指甲,已成为一种高发疾病。皮肤癣菌能够侵入角质化组织(皮肤、头发和指甲),但由于无法穿透免疫活性宿主的活组织,通常仅限于表皮的无生命角质层[5]。被感染的皮肤会出现角质层细胞死亡,角化组织硬化,引起从轻微到严重的宿主反应;有研究表明毛癣菌感染会导致急型超敏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据研究报道,酸性蛋白酶、弹性蛋白酶、角蛋白酶和其他蛋白酶是致病因子,引发机体炎症反应产生。机体在真菌入侵时会产生一系列防御机制,包括表皮脱落,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增多等。真菌在附着在机体表明时会产生糖原植物抗原和角质酶,糖肽的蛋白质部分会优先刺激细胞免疫,多糖部分优先刺激体液免疫。角质酶能诱发迟发型超敏反应。虽然机体能产生多种抗体抵抗感染,如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和IgE,但IgE在防御机制中还会使机体的过敏反应增强,使本身的过敏反应加重[6-7]

本研究发现实验组的须发癣菌的发病率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增加,真菌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临床治疗中需要明确引起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原体,对症下药,如治疗真菌感染引起的过敏反应,在给予抗真菌治疗时还需要合并自身产生过敏反应带来的抗过敏反应治疗。本文针对真菌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进行探究,初步阐明真菌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高相关性,初步探讨了病因机制作用,为临床门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Weitzman I , Summerbell R C . The dermatophytes.[J].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1995, 8(2):240-59.

[2] Woodfolk, J. A . Allergy and Dermatophytes[J].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2005, 18(1):30.

[3] Revankar S G . Dematiaceous fungi[J]. Mycoses, 2004, 25(02):183-189.

[4] Zeeuwen P L J M , Kleerebezem M , Timmerman H M , et al. Microbiome and skin diseases[J]. Current Opinion in Allergy & Clinical Immunology, 2013, 13(5):514-520.

[5] 赖维. 流行病学研究对浅部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的意义[C]// 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6] 方莉, 毕永春, 胡伟,等. 2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的检测和分析[J]. 现代医学, 2012, 40(001):71-73.

[7] 周昕, 冯佩英. 真菌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研究[J]. 菌物学报, 2019,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