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价值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CT与 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价值研究分析

兰邦涛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分析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均进行CT、MRI检查,检查后对比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诊断的正确率。结果:CT诊断正确率82.9%,低于MRI诊断正确率97.1%(P<0.05)。结论: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诊断中均具有一定价值,但相对于CT的诊断效果,MRI诊断正确率更高,能为后期医师治疗疾病提供有力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RI可作为首选。

【关键词】CT;MRI;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导致髓核膨出或突出,从而造成对脊神经和马尾神经的压迫形成腰部疼痛[1],而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即指突出物位于椎间孔内外,使同节段神经根受到压迫,好发于腰L3~L4与L4~L5[2],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而在临床治疗中,根据不同程度的临床体征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也不同,因此,及时有效的诊断出疾病对患者后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下,我院对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价值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分析,具体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其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38±4. 8)岁;病程为2-5年,平均病程为(3.5±2.2)年。所有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CT 检查: 采用GE Lightspeed 64 层CT 机,患者仰卧位,管电压100 ~ 200 kV,管电流200 ~ 300 mAs,螺距1.0,矩阵512 × 512,厚层3 mm。扫描范围L3-S1椎间盘[3]

MRI 检查:采用GE Signal 1.5 T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16通道线圈,层厚3 -5 mm,间隔1 mm;扫描序列:行矢状位T2WI:TR=2900ms,TE=98ms,矩阵320×240,NEX=2;矢状面T1WI:TR=650ms、TE=8.1ms,矩阵320×240,NEX=2;横断位T2WI:TR=3000ms,TE=101ms,矩阵218×256,NEX=2;动态增强:对比剂使用钆双胺注射液,注射计量15ml,流率2ml/S。经肘静脉注射后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扫描,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进行观察与分析。

1.3观察指标

根据临床病理证实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正确率,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对数据处理,计数采用%表示,使用X2校检;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与MRI诊断正确率对比

检查后,CT诊断正确率82.9%,显著低于MRI诊断正确率97.1%(P<0.05),其中CT误诊6例,包括CT扫描范围不够1例,CT扫描层距过宽1例,CT扫描与椎间隙不平行2例,以及定位不准确2例;MRI仅出现1例误诊,主要是由于医生诊断经验不足所致,详见表1。

表1 CT与MRI诊断正确率对比(n,%)

组别

例数(n)

诊断正确

误诊

诊断正确率

CT

35

29

6

82.9

MRI

35

34

1

97.1

X2




3.968

P值




<0.05

3.讨论

在临床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CT与MRI是常用的检查方式,而CT虽然能有效的判断椎间盘突出位置以及大小,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4],如对于椎间盘突出的识别能力不足、病变的密度与正常组织密度相近的病变等,从而易出现漏诊误诊,且造影技术对患者身体存在一定的损伤。随着我国医疗设施的完善与普及,MRI检查作为一种多功能检查设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原理是通过磁共振物理现象[5],获取人体电磁信号,并进行人体信息重建,其优点有:(1)多方位成像,包括矢状面、横断面、冠状面等任何面;(2)多序列、多参数成像,包括氢质子密度、横纵向驰像时间T1、T2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丰富的组织信号,同时通过不同成像序列、参数,获取不同的成像[6],从而多层次的对病变区域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3)敏感性高,磁共振对椎间盘病变组织、病变形态具有极高的敏感度,从而容易进行区分,尤其是在椎间盘突出诊断中[7],同时对于病灶区域可以实现增强扫描[8],从而有效的进行判断与鉴别诊断。因此,MRI诊断效能要能住高于CT诊断效能,且不会产生对人体辐射伤害。

经过研究后发现,检查后,CT诊断正确率82.9%,显著低于MRI诊断正确率97.1%(P<0.05),由此可见,说明了CT与MRI在临床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均具有一定效果,但MRI诊断正确率更高,且误诊率更少。

综上所述,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诊断中均具有一定价值,但相对于CT检查MRI诊断正确率更高、且没有辐射伤害,能为后期医师治疗疾病提供有力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RI可作为首选。


【参考文献】

[1]李颖.磁共振成像和CT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9):151+160.

[2]元雪芹.CT和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8):226-227.

[3]邢保玲.MRI检查在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应用观察[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2):606-607.

[4]胡迎光.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应用CT与MRI诊断的准确性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6):51-52.

[5]郭俊.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价值研究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5):160.

[6]钟名强.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7,30(24):29-30.

[7]张恩和.CT、MRI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准确性比较[J].黑龙江医药,2017,30(03):679-681.

[8]刘廷斌.CT与MRI用于患者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对比研究[J].系统医学,2017,2(0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