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融合对分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5
/ 2

微课融合对分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刘国平

浙江省苍南县桥墩高级中学

摘要: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在我国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教育事业也开始全面与计算机技术进行融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正面临着理念上的创新以及形式上的创新,这也使得今后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对分课堂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种教育模式,对分课堂又叫做PAD,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将课堂的时间一分为二,使得教师与学生平分课堂时间,这也使得课堂教学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氛围中。对于此种教学模式来说,可以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有广泛应用,本文也尝试对微课融合对分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微课 对分课堂 高中地理 应用

  1. 微课与对分课堂教学程序

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资源以及条件,也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升,有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教师在正式展开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应该将事先准备的课堂教学资源以微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微课课件制作的时候,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

首先,保证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在对微课进行设定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现阶段的实际接受能力,在保证课件知识性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其趣味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课堂融入性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制作互动式微课。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营造互动式的微课模式,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可以一边动脑思考一边动手操作,这也使得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

最后,讲授阶段以及内化吸收阶段相融合。教师在利用微课课件进行课堂知识点讲解的时候,应该注意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对知识进行梳理,而并非是对微课内容简单的重复,应该是对微课内容的有效补充。同时,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课堂结构进行合理安排,要进行适当的留白,不能将课堂理论知识讲解时间安排的太满,应该为学生留有消化以及讨论相关知识点的空间,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课堂融入性得到有效提升。在课下,学生应该注意利用课件对知识内容进行内化吸收,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可以是学生在做作业、课下测试以及课下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准确把握知识要点,这样一来也使得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吸收更加全面,这也使得微课的课下辅助学习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交流学习,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也使得问题可以得到集中性的解答。

  1. 微课与对分课堂融合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 微课设计特点以及课前微课学习

在展开课堂微课设计的时候,应该对微课模式的特点进行准确把握,将其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例如,教师在进行《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这一微课课件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微课视频的时间控制在5~8分钟之内,利用万彩动画大师以及Inshot视频剪辑软件进行操作。教师还应该进行详细的课前微课学习,首先,教师要对影响交通运输的一般因素进行确定;其次,要对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来对问题进行综合解析。将微课模式与分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结合之后,可以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趋向于多样化,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有利于教师对常规题型以及复杂题型进行针对性讲解以及分析。

  1. 课中讨论

将微课与对分课堂进行融合之后,使得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激发,也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为了提升课中讨论的综合效果,教师可以设定与之相关的课堂教学情境:找几名学生到讲台上分别扮演交通局局长、发改委主任、气象局局长以及地质勘查小组组长等等。让每个角色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学生今后10年内的交通线路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教师要扮演整个规划过程中的监督者、答疑者角色。

  1. 课堂教学评价

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之一就是要注意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从而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在进行课堂评价的时候,应该注意从多个角度进行入手,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几个方面,这样才能使最终的评价可靠性得到保证。其中教师评价属于主导环节,主要包括学生微课融入性评价、学生课堂互动评价、学生小组活动评价、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等等几个方面。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之后,教师可以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改善以及调整,从而使得教学内容与所应用教学方法之间的相容性得到保证,这也使得微课与分课堂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发挥了理想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微课与分课堂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秉持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并且要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予以充分肯定。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微课融合之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使得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突出体现,同时也使得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这也成为了现阶段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黄芳,郑双双.微课融合对分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20,(25):80-8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25.034.

[2]林颖.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应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0):98,105.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7.30.094.

[3]黄桂花.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0):215.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7.30.199.

[4]张珊珊.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的开发和运用实践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3):227.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7.3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