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与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你都了解吗

/ 2

针灸疗法与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你都了解吗

韦桂勇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南院区)四川内江 641000

对于出现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康复治疗必不可少。而在康复过程中治疗手段具有较多的方式,而针灸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经常会出现在康复治疗中,它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其在康复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能够为脑血管后遗症、痛经和关节病等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而康复医学中的运动疗法主要是使用器械或者是患者自身的力量,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运动,让全身和局部运动能力和感觉能力有所恢复,已经广泛使用在成年人脑卒中和小儿脑瘫等患者康复治疗中。而针灸疗法和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均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那你们又对这两种方式了解多少呢?是否对于它们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呢?接下来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针灸疗法和康复医学中的运动疗法。

  1. 针灸疗法

针灸的方法很多,具有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等作用,而这些作用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多种联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所以适用的范围较广,能够在疾病康复和治疗中使用,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运动系统疾病:主要为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针灸祛风散寒、舒筋活络,能有效的缓解关节肌肉组织的疼痛,改善脊椎运动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2. 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疼、面部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等疾病。通过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改善神经损伤引起的感觉障碍改善患者功能。

  3. 妇科和儿科疾病:妇科主要是包括月经不调、闭经和痛经等;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疗效较好,可以从整体上调节神经内分泌的平衡;儿童为营养不良、脑瘫等。在为小儿治疗脑瘫的时候使用针灸疗法可以将其大脑中的内因潜能激发出来,加快神经机能的形成和发展,如果此时再加上康复医学中的运动疗法,能够得到更为理想的疗效。

而在针灸疗法当中,虽然要让患者选取舒适的体位,并方便医生的操作,但体位和疗效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而运动疗法则非常的重视患者的体位,想要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就需要让患者保持适宜的体位。除此之外,针灸对于疾病不同阶段的取穴也是不同的,拿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举例,如果患者患肢肌张力增高,并不建议在患肢张力增高的位置应用电针治疗,如果使用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而对于软瘫期的患者来说,一般会对涌泉穴和其附近的较低穴位进行刺激,让患者在刺激之下出现较为明显的屈曲反应,这个时候既可以改善患肢肌力,又可以防止伸肌的痉挛,为之后患者有正确的步态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将治疗的信心逐渐恢复,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治疗。总体来说,不管使用任何的针灸治疗方式和刺激任何穴位,主要是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当做主要目的,确保治疗后患者能够得到理想的疗效,为下一阶段的治疗做基础。与此同时,如果是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再增加运动疗法能够进一步提升效果。

  1. 康复医学中的运动疗法

康复医学当中的运动疗法主要是使用力学因子为患者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其功能障碍,如运动功能、感知功能等,主要分为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放松性运动等,在其中也会借助器械帮助患者恢复。

就目前情况来看,在临床中应用运动疗法时主要是:改善患者的功能、预防疾病和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及辅助治疗某些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和内脏器官疾病等。接下来就介绍几种常用的运动疗法:

  1. 关节活动技术:此种运动疗法主要是帮助出现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分为主动、主动助力和被动运动,实际使用中应该在患者关节可动范围中最大程度的活动,但应该缓慢,不要暴力活动,可以配合一些辅助方式加快患者功能的恢复。在进行主动训练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年龄和文化等特点来进行设计,常见训练为体操。而助力运动为使用器材训练等。被动训练就是相关工作人员帮助患者操作。

  2. 关节松动技术:此种方式主要分为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生理运动就是在关节需要在生理范围当中完成动作,可以主动也可以被动去完成。附属运动是在关节和周围组织允许的范围当中去完成运动,是确保患者关节正常活动的不能缺少的运动,一般患者不能主动完成,需要他人帮助才可以完成。此种方式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患者改善循环,并将疼痛缓解,改善其关节活动范围。

  3. 软组织牵伸技术:对于患者挛缩、紧张和活动受限的关节进行外力的施加,让其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并在一段时间之中反复的操作,但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应该使用适当的外力,牵拉时患者感觉到有较为明显的胀痛或轻度疼痛即可。而对于感觉障碍的患者来说,应该感觉到明显的阻力;其次,牵拉的时候速度应该缓慢,不要出现过快的情况,避免牵张反射现象的出现,导致肌肉张力增加;最后就是牵拉的时间,一般为15秒一次,每次完成10组,每天3次。

  4. 肌肉训练技术:需要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才可以达到增强肌力的作用,而在肌力训练的过程当中,分为主动、抗阻力和抗机械阻力等运动,在实际运动当中,确保患者不会过于疲劳,并将运动剂量进行计算。还应该注意患者的安全,如感觉障碍的患者避免他们出现碰伤肢体的情况,而平衡障碍的患者避免他们出现摔倒的情况。

  5.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平衡障碍患者常用的训练方式,实际使用中需要确保有适宜的外力施加,需要反复多次的练习,而在其中也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循序渐进,借助平衡板等器材来进行对应的训练。

对于针灸疗法和康复医学中的运动疗法来说,全部意在帮助患者改善自身出现障碍的功能和临床症状,如脑瘫,可以在针灸的帮助下改善患者的脑瘫症状,而再增加运动疗法可以让患儿的主动配合运动的能力提升,和水针与推拿等疗法混合使用,可以得到一定的效果。就目前情况来看,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发现,早期针灸疗法配合运动疗法可以帮助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缓解疼痛和减轻水肿,针灸之后让患者的疼痛缓解,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也就成为了可能,这时就可以在针灸的帮助下促使患者运动,最终达到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的目的。

上述已经为大家介绍了针灸疗法和康复医学中的运动疗法,想必已经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势,在实际使用当中如果可以将两种方式优势发挥的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他们使用结合方式治疗,也许可以将效果变得更好,也让患者在恢复健康中提升治疗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面对治疗与康复,让患者早日回到健康的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