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列缺损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探析 口腔正畸治疗牙列缺损的疗效

马砚南

北京欢乐西区口腔诊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4


摘要:通过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我口腔诊所接诊的90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接受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进行治疗。比较两患者修复后优良率,牙齿功能评分,牙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与覆牙合良好、后牙咬颌状况良好、牙齿排列整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列缺损的疗效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在牙列缺损患者中应用口腔正畸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齿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正畸;牙列缺损;功能;效果 
  牙列缺損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指部分牙齿缺失导致的恒牙牙列不完整,牙周炎、龋坏是导致牙列缺损的主要原因,通常会使患者出现牙齿松动等现象,影响患者咀嚼、发音和美观,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既往对于牙列缺损通常使用常规修复,但是其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对于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对改善患者牙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口腔正畸在口腔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口腔正畸主要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正畸装置来调整上下颚、上下牙、牙齿与下颌、神经与肌肉之间的关系,以维持口腔和上颌系统的平衡、稳定,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但是其对患者牙齿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6-7]。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列缺损的疗效,并观察其对牙齿功能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医院接诊的90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修复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22~51岁,平均(38.52±4.25)岁,其中牙列缺损原因先天因素6例,龋齿10例,意外因素31例;对照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22~53岁,平均(38.49±4.32)岁,其中牙列缺损原因先天因素5例,龋齿11例,意外因素27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牙体缺损诊断标准;②牙周状况良好;③牙周组织健康;④均为单个牙位缺失;⑤首次进行口腔修复。排除标准:①基牙倒凹或倒凹深度过浅;②合并慢性炎症;③患牙根管形态异常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口腔常规检查后,明确缺失牙数量与位置,精确定位后,准备好印模,按照实际要求调节烧瓷冠,根据情况调节牙后加强固定性,完成修复;观察组患者采用直丝弓技术,将磨牙与颊管、磨牙托槽结合,将体积较小的托槽粘接在前牙牙龈附近,并用必要的细钢丝弯折进行对中找平,前牙缝(链式橡皮筋)内收闭合采用“温和”方式,根据患者情况间断加强和调整。 
  1.3 观察指标:患者随访1年,记录咀嚼、语言、固位功能,每方面评分为0~20分,分值越高,功能越好;3个月复查记录患者牙周袋指数、牙齿表面菌斑指数。 
  优良率评定标准:优:牙列缺损基本修复,牙齿外观与正常牙齿一样;良:牙列缺损修复较好,外观与正常牙齿存在较小差异;差:牙列缺损未修复。 
  1.4 统计学分析:以SPSS 2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优良率比较:治疗后,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3.62%、72.0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牙齿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咀嚼、语言、固位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口腔相关指数比较:治疗后复查,观察组牙周袋指数、牙齿表面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美观效果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前牙覆盖与覆牙合良好、后牙咬颌状况良好及牙齿排列整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牙列缺损是口腔常见疾病之一,指口腔部分牙齿脱落,导致的恒牙牙列不完整,临床表现为牙齿松动、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能力和咀嚼能力,损害患者的整体形象,导致患者自卑,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牙列缺损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牙周炎、外伤等,特别是青少年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由于发生碰撞,也会导致牙齿缺失,同时随着交通的发达,交通事故不断增多也是导致牙列缺损的主要因素。因此,适当的矫正牙齿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常规修复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受牙周组织的影响,其固定无法达到天然牙的程度,难以恢复患者的语言、咀嚼以及固定功能。口腔正畸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正畸修复是依靠口腔内外正畸器具的使用,对牙齿、牙槽骨及颌骨施加适当的“生物力”,使其活动达到平衡和稳定,已被临床广泛运用于治疗牙列缺损中,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治疗后患者咀嚼、语言、固位评分均明显改善,且使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使用常规修复的患者,与上述文献报道相似。分析其原因是因为牙列缺损患者常会发生语言能力及咀嚼能力障碍,而口腔正畸可清除患者潜在的一些病理因素,纠正深覆牙合,将患者牙齿纠正整齐,使牙得到纠正,从而改善其牙齿功能。有研究显示,口腔正畸可排齐牙齿,除去一些病理因素,纠正反牙合,并对前牙的深覆牙合进行纠正,改善患者牙周袋指数及牙齿表面菌斑指数。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使用口腔正畸治療后复查的患者牙周袋指数、牙齿表面菌斑指数均低于使用常规修复的患者,前牙覆盖与覆牙合良好、后牙咬颌状况良好及牙齿排列整齐均显著高于使用常规修复的患者。国外研究也显示,口腔正畸治疗牙列缺损患者能有效减轻牙体的磨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牙齿稳固性及美观性。提示口腔正畸治疗牙列缺损可改善患者的口腔相关指数及美观效果。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口腔正畸对牙齿进行修复时可使前后基牙有共同的就位,提高患者的牙科吻合程度,可更好地恢复牙齿咀嚼功能。 

参考文献:

[1]何嘉菁,钱洁蕾,王德芳.前牙氧化锆全瓷冠粘固前排龈对牙周组织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7,33(2):106-108. 
  [2]许晓波,谭晓蕾,边华琴,等.推龈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8,28(4):233-236. 
  [3]刘洪良,李京荣.选择性双线排龈技术在前牙全瓷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2):232-234. 
  [4]白琴,高锦瑜,韦彦锋,等.双线排龈法在烤瓷冠修复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20):151-154. 
  [5]陈晓峰,熊莉,汤春波.双线排龈技术在前牙固定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7,18(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