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分析

1 林淑君 2 陈江梅 3 邹迅

贵州省仁怀市中心血库 5645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站通过开展护理质量管理来完成采供血工作的成效。方法:从工作于本血站的护理人员中抽选12名来进行研究,为这些人员均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对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比较开展前后的采供血成效。结果:开展后,用血医院、献血者对血站工作的满意度依次为99.00%、97.00%,而开展前对应项的满意度则分别占89.50%、84.00%;此外,开展后未出现不良事件,而开展前却占有1.50%,开展后的首次穿刺成功率达到99.50%,远高于开展前的90.00%,P均<0.05。结论:通过在血站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可以突出地提升采血工作的质量,有利于避免安全隐患。

关键词:采供血;血站;管理方法;护理质量;效果分析

对血站具备的采供血水平而言,其一大部分是护理质量决定的,而搞好护理质量必须管理好以下两方面,即工作质量(即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即血液质量),而产品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工作质量[1]。有报道指出,借助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显著地提升采血质量以及献血者的满意度。基于此,我们特从本血站的护理人员中选择12名对象来观察引入护理质量管理的具体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从本血站选择12名护理人员来作为研究对象,这12名护师包括:副主任护师1名、工作20年;主管护师3名,工作年限约10年以上;其余为普通护师。学历:本科10人、大专2人。年龄方面,她们平均(33.19±4.17)岁;工作时间方面,其平均为(14.61±1.82)年。

1.2 方法

建立护理质管小组,设置好组长(由副主任护师担任)、小组长(由2名主管护师各担任一组)等管理层与普通成员,组建质控体系。继而,将本研究所纳入的成员划分为采宣科、供血科等两个小组。所有物资均由保管科发放,质控科管理所有环节。各小组具体的护理质管方法如下:

(1)采宣科:主要工作为在固定采血点采血、上门集中采血、宣传献血好处及政策招募献血者等3个方面。①由普通护师定时对对献血环境予以整理,做好卫生清理与消毒工作,确保献血者于安全卫生、便利的环境下进行献血,这样一来能够让献血者体验到献血环境的安全感,从而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②对献血者采取登记信息、体检等工作,以礼貌大方的态度来观察献血者的状态,向献血者询问病史、前一天的运动与饮食情况等,做好三查七对工作以确保献血者合格,由于要严格按操作规范执行,所以这一套流程必须连贯地完成,从而彰显操作规范性。③为献血者介绍健康知识与完成献血后的注意点,不得遗漏任何必要内容,因为这对献血后献血者下一次采集或献血者对外宣传良好影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④完成开始采集血液前的相关准备,进行采血(采血时间之外,小组长定期安排组内护理人员开展对于相关知识与技术的培训,从而保证穿刺操作能够一次成功);普通护师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来完成采血流程中的每一步骤,做到无菌操作;采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献血者的状态,若观察到其出现异常反应则立即予以处理,采血时要确保将血液与抗凝剂完成混均匀。⑤采血结束后对血样贴签并扫码,继而完成清洁工作,普通护师对采血环境进行定时消毒。

(2)供血科:①收到采回来血,过滤,即过滤掉血样中的白细胞等物质。先在滤白监测仪上将一袋袋血液倒挂起来,几分钟后血液中的白细胞就会被滤盘装置过滤掉了。普通护师过滤时遵守操作规程,严格遵循相应的操作技术展开。必须多次检查生理盐水袋、保养带、血液标签以及血液外观等质量情况,并认真检查机器运行状态以便及时完成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最后,在相应的表格中填写好血液分离以及制备工作等的各项数据。②整理后由办公室专员将血样运输到上级血库,上级血库检查合格后再将血样返回给下级血库。发放血液时要遵循先入库先发放的原则,以防有些血液由于未用时间过长而过期报废。质控科把关全部过程,质控血液一切,保管室提供一切采血物资。

1.3 观察指标

①用血医院以及献血者的满意度;②不良事件占比,一次穿刺成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比较数据,计量形式以%表示,P<0.05即差异明显。

  1. 结果

2.1满意度情况

开展后,对用血医院以及献血者而言,他们对血站采供血水平的的满意度均高于开展前(见表1),P<0.05。

表1 满意度调查表[n(%)]

分组

n

开展前

开展后

X2

P

用血医院

100

84(84.00)

97(97.00)

4.267

<0.05

献血者

200

179(89.50)

198(99.00)

4.395

<0.05

2.2不良反应与穿刺情况

开展后再无不良反应出现,这一结果远优于开展前(开展前不良反应占比为1.50%);另外,开展后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开展前(见表2),P<0.05。

表2穿刺情况及不良反应统计表[n(%)]

组别

n

不良事件占比

首次穿刺成功率

开展前

200

3(1.50)

180(90.00)

开展后

200

0(0.00)

199(99.50)

X2

-

4.283

4.736

P

-

<0.05

<0.05

  1. 讨论

血站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从合格的献血者处采血,并完成血液制备以及相关的保存工作,最终为有血液需求的医院供血[2]。从以前的情况来看,血站的护理工作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血站护理水平的完善。由于在血站工作中要接待形形色色的献血者,这就牵扯到了许多的细节问题,从而让护理工作表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再者,采供血水平是由所有护理人员决定的,工作内容涉及到采血、制备、贮存、护理优质程度以及采血质量等,该工作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一旦某个环节出错便有可能波及到其他环节,致使血液质量降低而不能再供医院使用[3]。因此,务必要加大对采供血工作的重视。

马延霄[4]的研究指出,加大对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善能够突出地强化护理质量,而建立护理质管小组则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意识,从而提升采供血质量并避免不良反应。故而,为了提升采供血质量,本站特引入了护理质量管理。首先,我们建立了质管小组,并细分了供血小组、制备小组与贮存小组,从而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了每一位护理人员身上。我们看到,引入护理质量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大幅提升,对于护理操作更加积极,促使她们能够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主动地进行总结与处理,随着护理人员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而使得不良事件得到避免,从而确保了护理安全。文中相比于开展前,开展后用血医院以及献血者对血站的满意度均得到了提升,而且不良反应得到杜绝,一次穿刺成功率也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在血站的采供血服务中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采供血对象对血站工作更为满意,而且穿刺成功率与操作安全性也得到了强化。

参考文献:

[1]陈华莲. 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 000(011):1-2.

[2]戴丰蔓. 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 2019, 009(018):149.

[3]马延霄. 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与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030(007):120-122.

[4]慕岩, 迟爱娟. 护理质量管理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00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