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的构建和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的构建和观察

孔令甜

解放军第 902 医院放射科,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 基于Delphi法构建能够和临床治疗契合的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对完成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研究,希望能够为目前医院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提供必要的评价框架基础支撑。方法 本文在观点分析上,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查阅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问卷调研、层次分析等多种方式,完成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界定,并完成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和分析。结果 完成包含五个一级指标以及18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的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模型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就五个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对应的是0.417、0.062、0.263、0.160、0.098,对应的二级以及三级指标权重赋值范畴分别是0.008-0.278、0.001-0.111。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CI、CR值分别是0.000-0.046、0.000-0.045。结论 基通过研究,出色构建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本文给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观察和临床应用分析,证实了本文给出的指标评价体系有较为出色的实践应用价值,能够用来进行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研究。

关键词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为更好的进行临床护士人员的核心能力评价,必然要有与之契合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仅能够更好的进行护士人员的核心能力评价,而且对于改善临床护理服务品质,推动临床护理服务品质改善有积极价值。本文就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资料查阅

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为确保本次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本文首先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的查阅,并运用这些资料奠定理论研究基础。

1.2 专家筛选

为了确保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的合理,在进行专家筛选上,共计选择了该领域的专家32名。其中包含介入方向临床护士人员15名,要求入选的护士能够具备出色的介入方向护士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的发言权。其次选择了17名行业专家,要求所筛选的专家对介入方向护士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有出色见解和认知,能够立足临床护士人员核心能力培养视角出发,从科学视角出发为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有效的建议。

1.3 调研问卷设计

在进行问卷的设计上,本文问卷的设计包含了参与调研者的一般基础情况、各级指标设置的专家以及权威代表的意见收集,针对筛选指标进行的专家满意度调研等。

1.4 研究方法

本文在进行分析上,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研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综合不同研究方法的应用,确保本文研究观点的真实有效。

1.4.1 文献资料研究法

本文在观点分析上,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结合目前学术界既有的观点进行梳理。通过文献研究结果梳理,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研究基础。

1.4.2 问卷调研法

结合本文课题设置,进行专门的问卷编制。针对目标研究对象发放并回收问卷。最终结合问卷调研结果进行本文观点的数据分析。在本文专家咨询结果的评分上,采取的是Likert 5级评分法对专家给出的咨询结果进行综合评分。而后对专家给出咨询结果的权威性评估采取的公式是:专家权威系数Cr=(专家熟悉程度Cs+专定判断系数Ca)/2。

1.4.3 层次分析法

结合专家咨询结果完成层次分析调研问卷的编制。在具体的问卷调研对象筛选上,选择本文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共计8名,由专家对已经完成设定的指标进行重要程度的打分。基于专家打分结果,获取到两两判断矩阵,且矩阵有较为出色的一致性。

1.4.4 统计学方法

针对所有问卷数据的分析,采取的是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基于调研结果进行各级指标均数±标准差(x±s)、变异系数、权威系数及权重的相应界定。在进行结果的评价上,若是存在P < 0.05,证实获取的研究结果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为此证实研究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2.1 专家积极性

针对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价上,针对专家积极性的评价,主要是看专家参与调研的积极性,基于问卷回收率来进行该指标的阐释。本次调研筛选的专家是32名,问卷发放数量是32份,坠重回收的有效问卷数量是3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证实本次调研有较为出色的专家参与积极性。同时至少有超50%的专家在问卷中给出了颇有建树的观点,证实专家对此有较高的关注度,本文最终获取的研究结果真实可靠。

2.2 专家权威性

基于计算可知,Cr>0.7,最终获取的专家权威系数是0.87。证实参与本次调研的专家有较高的权威性。

2.3 专家协调程度

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 W)为0-1,证实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有较为出色的专家协调程度。具体参考下表展示内容。

表1专家咨询协调指数

调查指标

指标个数

Kendall W

X2

P值

第一轮





一级指标

3

0.336

21.531

< 0.01

二级指标

29

0.352

293.678

< 0.01

三级指标

120

0.306

1171.394

< 0.01

第二轮





一级指标

3

0.356

22.998

< 0.01

二级指标

29

0.381

336.913

< 0.01

三级指标

120

0.321

1218.901

< 0.01



3 讨论

结合本文的观点分析,以及结果评估,讨论如下:

3.1 本文研究的权威性以及可靠性

本文在专家的筛选上,主要是以心脏介入手术为主,在此基础上展开观点的探讨。本文所筛选的专家涵盖了学术界专家学者17人,以及临床护士人员15名。所以本文选择的专家基本囊括了介入方向的临床以及理论届的专家学者。为此在进行本文所筛选的专家群体上,有较为突出的权威性保障。

3.2 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分析

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在一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是专业技能,对应评分是0.6872。证实在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上,护士专业水平对介入方向临床护理工作品质改善有突出的影响。唯有具备突出的专业技能,才能确保护理人员在进行介入方向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上,有更突出的专业护理素养,能够为患者提供出色的护理服务。其次是情感领域,对应评分是0.2976.对于二级指标而言,护士压力管理能力对应的评分是0.0786,证实其压力管理能力对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升有关键性影响,要重视护士人员的压力疏导。

4 结论

进行科学、合理的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能够为临床护理人员护理能力评价提供保障着支撑,有助于推动介入方向护士人员护理能力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陆宇晗.我国安宁疗护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志,2017,52(6):659-664.

[2]  袁长蓉.对肿瘤患者安宁疗护发展趋势的思考[J]. 上海护理,2017,17(5):5-8.

[3]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 deline in Oncology-Paliative Care(version2.2017) [EB/OL].http://www.nccn.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gls/pdf/palli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