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下护理方式与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研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下护理方式与效果

高尚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 北京 100055

摘要:目的:探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下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患者,都在2019年6月-2020年9月入院,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成2个研究小组,在护理中46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46例参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养老服务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质量方面,试验组老年患者比参照组健康宣教、管理质量、专业水平、服务态度评分更高,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生存质量方面,试验组老年患者比参照组在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心理、生理、个人信仰/宗教/精神各领域评分更高,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有着普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护理

在老龄化趋势下,对各个领域产生一定影响,而且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不能满足这些患者的养老需求,所以要进行改进和创伤[1]。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首选方法,能给予老年患者更加优质的护理,对改善生存质量有着较大帮助。不过对其应用效果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6月-2020年9月,将同期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系统抽样法下被分为两组,每组46例。试验组患者年龄62-93岁,均值(74.36±5.21)岁,女患和男患占比22:24。参照组患者年龄61-96岁,均值(74.84±5.15)岁,女患和男患占比21:25。所有患者无严重感染或免疫缺陷;无颅脑占位性病变;无恶性肿瘤;无手术指征。将两组患者资料做客观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46例参照组老年患者采用传统养老服务和护理,护理内容涉及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病情观察、基础护理等;同时,做好病情记录,提供健康教育,内容有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相关检查、管道管理、并发症预防等。回归家庭或养老机构后,定期随访进行护理指导。

46例试验组老年患者采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方法如下:

1.2.1 制定具体方案和流程:①第一阶段:医院和养老机构相结合,并对相关护理人员做专业培训,内容包括鼻饲管理、氧疗、压疮及跌倒预防等,达到考核标准后上岗。护理人员为老年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相关护理活动做好记录;同时,帮助老年患者安排户外活动时间、提醒用药,有异常状况与医生取得联系,开通绿色通道及时送医救治。②第二阶段:各种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③第三阶段:对医疗服务做持续性追踪,并对效果做综合评价,同时治疗护理方案根据老年患者病情变化作调整,并给予个体化护理。

1.2.2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落实:第二阶段具体实施方法,①用药护理:为患者说明每种药物使用方法,规范用药的重要性,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②环境护理:优化环境,室内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并提高硬件保障,避免出现跌倒、坠床等风险事件。③心理护理:多与老年患者做交谈,改善其心理紧张、焦躁、失落等消极情绪,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消除内心的孤独感;同时,与家属沟通,让其多陪伴老人,让其感受到家庭温暖。④康复指导:将疾病康复、生活自理能力提升作为目标落实各种训练项目。

1.3 观察指标

1.3.1 对两组老年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做评分,包括健康宣教、管理质量、专业水平、服务态度,每项最高分值为30分,服务质量好,分值水平高。

1.3.2 使用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做评分,涉及领域包括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心理、生理、个人信仰/宗教/精神,每一项最高分值为20分,生存质量好,分值水平高[2]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17.0软件处理,定量资料用(5ff5549a93c0b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行t检验,P<0.05时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老年患者护理服务质量评分

相较于参照组老年患者,试验组健康宣教、管理质量、专业水平、服务态度评分更高,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1

1 比较两组老年患者护理服务质量评分(5ff5549a93c0b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分)

分组

例数

健康宣教

管理质量

专业水平

服务态度

参照组

46

21.45±2.73

21.76±3.28

20.68±2.85

21.27±2.63

试验组

46

24.13±2.88

24.52±3.15

24.91±2.74

24.63±2.94

t


4.580

4.116

7.257

5.777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评分

相较于参照组老年患者,试验组生存质量六个领域评分更高,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2

2 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评分(5ff5549a93c0b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分)

分组

例数

独立性

社会关系

环境

心理

生理

个人信仰/宗教/精神

参照组

46

10.15±1.36

9.67±2.58

11.13±2.54

10.95±2.73

9.33±2.14

9.06±1.14

试验组

46

13.32±1.74

12.33±2.14

13.15±2.62

13.39±2.17

12.14±1.96

13.46±1.52

t


9.735

5.382

3.754

4.745

7.114

15.706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在社会进步及老龄化背景下,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逐渐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需求。与传统模式相比较,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融合,给予老年人整体性的优质护理服务,能保障老年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并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更好的进行疾病管理,为其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服务及护理质量,使老年人保持健康愉快的晚年生活[3]。另外,在实施过程中,对护理质量、内容都有着较高的标准,经过对传统护理做创新,让其更适合这一模式,以便更好的发挥,达到理想服务效果[4]。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的46例老年患者采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与采取传统养老模式和护理的46例参照组患者相比较,护理质量四项指标评分和生存质量六个领域评分更高,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充分说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不仅能给予老年患者专业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还能满足老年患者身心多方面需求,保持良好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有着普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熊合明, 金晓英. 医养结合型模式下养老护理员培训与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 v.25(3):173-175.

[2]周娜.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下护理服务探讨[J]. 中国医药科学, 2018, 8(18):247-249.

[3]樊丹丹, 傅映平, 陆单单.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分级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8, 32(24):3823-3825.

[4]李小娜, 丁彩艳, 孙志琴,等. 紧密型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护理人才队伍现状分析[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 29(12):1368-1370+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