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加强气道湿化环节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加强气道湿化环节的护理效果

叶琼瑶

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 ICU, 341000


摘要目的探讨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加强气道湿化环节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50例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加强气道湿化环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加强气道湿化环节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加强气道湿化环节;护理效果

作为大量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集中区,ICU还应用了最先进的现代诊疗技术。然而,由于这些危重病人的呼吸功能严重受损,为了实现呼吸,我们需要呼吸机的有效辅助进行通气[1]。在此背景下,使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有效治疗患者、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探析了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加强气道湿化环节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50例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2250。

其中实验组年龄30-71岁,平均(56.51±2.74)岁,男13:女12。对照组年龄30-73岁,平均(56.84±2.96)岁,男14:女11。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加强气道湿化环节护理。(1)打开呼吸机前,应适当抬高患者床头,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同时,应定期检查呼吸机管道通道,并将采集瓶放置在管道下方。帮助患者翻身时,要注意呼吸回路和收集瓶,避免收集瓶倒转,确保呼吸机正常使用。在此基础上,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按照医嘱采取措施。(2)护理人员应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护理病人,定期更换和消毒输液器、灭菌注射水和收集瓶内冷凝水,并及时检查灭菌注射水的湿度和剂量。保持足够的注射用水剂量,以增强痰的湿化效果。很多患者家属过于担心患者的病情,导致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心理障碍。护士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如实告知患者病情,以缓解家属的心理障碍,获得合作与理解。(3)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使其正确掌握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方式,提高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护士应定期观察呼吸机的运行情况,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通气参数,避免呼吸机操作中发生意外。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计量数据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护理前两组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显著改善,而其中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时期

PaO2(mmHg)

PaCO2(mmHg)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协同组

治疗前

57.14±1.44

55.11±10.36

21.28±0.05

治疗后

93.64±3.52

39.14±3.55

10.38±0.06

对比组

治疗前

57.14±4.44

55.44±10.32

21.28±0.05

治疗后

87.64±2.78

45.14±4.89

13.30 ±0.05

2.2满意度

实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是96.01±3.01分,而对照组的满意度是89.21±2.45分。


3讨论

大多数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无法独立正常呼吸,因此需要机械通气,并经常使用呼吸机来辅助呼吸。然而,在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时,会破坏患者呼吸道产生的生理屏障,导致失去独立的气道湿化功能,再加上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水分流失。当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时,它会破坏进出患者呼吸道的水量的不平衡,导致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非常干燥。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结痂,这是纤毛运动停止导致呼吸道阻塞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做好呼吸道湿化管理,帮助患者顺利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同时避免呼吸道阻塞和感染,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呼吸和康复

[2]

由于该护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污染少、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目前重症监护病人的气道湿化管理。一次性输液器与注水口使用时连接紧密,不会对患者的通气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当呼吸机内液位低于要求水位时,护士不再使用传统的方式打开呼吸机进行注液,只需打开开关即可注射灭菌注射用水,既减轻了工作量,又消除了大量不必要的污染,提高了工作效率[3-4]。在传统重症监护患者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反复加水以保证气道湿化。然而,由于人工操作,不仅增加了患者感染的概率,还导致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因此,有效的气道湿化管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呼吸道湿化管理的护理,保持患者正确的体位,严格按无菌操作流程工作,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使其正确使用呼吸机。定期故障检查可确保呼吸机正常使用,提高整体工作质量,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5-6]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综上,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加强气道湿化环节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国珺.气道湿化管理在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2):157-158.

[2]谢树芸.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加强气道湿化环节的护理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24):168-169.

[3]刘燕.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对策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2):125.

[4]谢文文,刘颖.气道湿化管理在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11):189-190.

[5]居加爱.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干预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5):166+169.

[6]陈晴晴.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