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杨瑶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 730050

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开展血液透析过程中采取个体化护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且这些患者全部开展血液透析,随机将10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2.58±3.77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1.96±3.89岁。对照组均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均实行个体化护理方法,观察患者的生化指标和依从性等两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观察组患者的Scr、FBG、BUN和HbAlc等指标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展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实行个体化护理有着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个体化护理;依从性;生化指标


目前,我国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其特征表现为病程久、预后差、发病率高和复发频繁等,临床上一般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预后效果,对肾脏功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但是,这种治疗方案会增加患者的疼痛,且风险较高,造成患者经常发生依从性差、耐受性弱的问题,进而影响到疗效。因此,对患者实行优质的护理方法是非常有必要,而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具体研究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且这些患者全部开展血液透析,随机将10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2.58±3.77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1.96±3.8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54例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均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其流程包括指导用药、皮肤护理和指导饮食等。在血液透析时,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值,需要控制在130~140/80~90 mmHg,假设有患者发生低血糖现象,可以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溶液来平衡血压。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对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其流程为:(1)患者入院开展血液透析治疗之前,要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包括肾病病因、病情程度、并发症、身体体征指标等,针对患者的实际病况采取对应的护理方法。(2)宣传健康知识。结合患者病程的发展历程展开健康知识教育,能够运用专题讲座、口头传授和远程视频等方式告知糖尿病肾病病症的基本状况,让患者对自身的病程全面了解,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讲解调节血糖平衡的实际意义,护理人员可以做示范,并详细告知患者在开展血液透析时可能发生的异常问题,且强调注意事项。(3)心理干预。糖尿病肾病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与疾病作斗争,时常会伴有消极情绪,甚至会有轻微的抑郁症。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做好心理干预,多讲述成功的治疗案例,鼓励患者对病情的康复充满信心。护理人员还应与患者家属沟通,嘱咐家属多鼓励患者,且注意休息,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4)血液透析过程中,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根据实际状况调整剂量和速度,结合凝血酶时间实时调整肝素量。

1.3评定标准

依从性:依从性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考量,包括:①用药准确;②按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③情绪稳定;④饮食健康;⑤自主监测血糖和血压。评定标准分为三个方面:①优秀,上述考量标准完全符合;良好,符合3-4项;差,符合0-2项。

生化指标:血清肌醉(Scr)、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详细记录下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这些指标数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见下表1

1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优秀(n)

良好(n)

差(n)

总依从率(%)

实验组(n=54)

37

15

2

96.30

对照组(n=54)

12

32

11

79.63

x2




8.325

P




<0.05

2.1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对比,见下表2

2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对比



Scr

FBG

BUN

HbAlc

实验组(n=54)

透析前

836.82±173.87

12.01±1.99

21.41±4.49

9.91±2.23

透析后

323.71±109.56

6.12±1.65

15.73±3.07

6.31±1.41

对照组(n=54)

透析前

837.74±174.15

12.01±2.07

22.38±3.77

9.83±2.49

透析后

519.83±110.79

5.83±1.88

19.03±3.54

8.01±1.71

3讨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护理方法后,实验组患者总依从率达到96.30%,远高于对照组的总依从率79.63%;实验组患者的四项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展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实行个体化护理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但是依然没有找到准确地发病机理,这也给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增加难度。血液透析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实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个体化护理能够正确指导患者饮食、用药,并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知识教育,就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还能促进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并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研究表明,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能带来诸多积极的影响,在临床中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研究[J]. 宋仁芳.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A4)

[2]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影响[J]. 黄少花. 糖尿病新世界. 2017(20)

[3]个体化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 李永秀,陈海燕.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04)

[4]个体化护理改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情绪、营养状态及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J]. 阳美芬,钟芳萍,唐群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19(17)

[5]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效果及依从性分析[J]. 李美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