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照护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远程照护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吕霞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300052

摘要 本文从远程照护、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及远程照护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推动远程照护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延续性护理的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进一步完善远程照护的内容,构建系统的远程照护模式。

关键词 远程照护;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延续性护理;综述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在临床上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进展到后期会出现心力衰竭、血栓栓塞及脑卒中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系列并发症,进而导致患者死亡[1]。近年来,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已经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种有效方法,比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更好[2]。然而,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房颤复发率较高,常常导致病程延长。因此,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尤为重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智能终端和信息平台的不断开发,各种远程控制、动态监测和记录的功能应用而生,远程照护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对患者进行远程的健康教育与监测和护理也成为了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的一部分。本文就远程照护在AF患者RFCA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AF患者RFCA术后的延续性护理中远程照护的发展提供借鉴。

1.相关概念界定

1.1延续性护理

美国老年协会将延续性护理定义为,延续性护理是指通过一系列过渡性的计划和方案,从而确保患者在各种照护的场所得到不同程度的连续性的护理,一般是指由医院过渡到家庭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包括制定个体化出院计划、转诊的方案、患者由医院过渡至家庭或社区后的连续性随访和健康教育[3]

1.2远程照护

美国门诊护理协会对远程护理的定义是:在护理实践中通过电子通讯技术的传输、管理和协调为服务对象提供的保健和护理服务。远程照护的内容包括指标监测、照护服务协调、利用通讯设备协助患者健康管理或协助照护者增进照护技能、协助病人线上咨询或健康教育。远程照护突破时间和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大幅度的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在家庭和医疗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使患者有很大的受益。

2.远程照护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2.1心房颤动的远程监测

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是一款基于计算机、无线通信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便携式生理参数监测仪器,可远程实时采集、存储、传输和动态监测患者的心电、呼吸、血压、血氧、脉搏等生命体征[4]。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电监测手段,远程心电监测通过及时、准确的心电图监测,及时评估患者是否发生房颤。有研究显示[5],远程心电监测较入院后第一次常规心电图能检测出更多的心电异常信号。研究发现,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远程心电监测方案能够有效监测房颤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此外,智能手机程序、血压监测仪等均为房颤的筛查手段[6]

2.1.1便携式单导联手持心电监测仪

便携式单导联手持心电图记录系统不受受试者活动限制,可广泛应用于社区居民房颤的筛查。便携式心电监测仪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方便随访,节约了医护工作人员的时间和医疗资源,弥补了床旁心电监护仪和常规心电图记录时间短的局限,为患者提供了院外心脏保健服务,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2.1.2血压自动测量仪

利用振荡分析的技术,血压自动测量仪可以监测房颤14]。有研究证实,血压自动测量仪可更方便地诊断出房颤15]。患者可以利用血压测量仪随时在家里进行监测,更加方便了患者。

2.1.3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通过植入传感器,可采集患者的心电图数据。智能手机检监测房颤的准确性相当于常规的12导联心电图。有研究发现[7],通过智能手机无线单导联心电图,为社区居民进行房颤筛查,结果监测出无症状房颤为65.3%。

2.1.4可穿戴心电记录仪

可穿戴心电记录仪可获得连续的心电图数据,得到持续数天甚至数周的长程的心电监测。如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等。有研究表明[8],通过使用可穿戴式心电图监测仪,房颤的检出率更高。

2.2心房颤动的远程教育

通过各种互联网信息平台对射频消融术后的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全方面的个体化的健康指导,督促患者及家属参与到术后康复的自我健康管理中来。电话随访作为一种患者出院后护理随访的常见形式,具有便利、经济等特点,大大地方便了与患者的沟通。随着移动医疗的发展,通过智能手机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为患者定期推送相关知识,同时进行线上沟通。目前,一些移动医疗平台和远程医疗系统也随之应用而生,这些系统整合了各种先进技术,能够更加系统地为患者进行远程护理。

2.2.1指导患者有效运动

个体化的运动康复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心排出量,改善左心室重构,降低房颤心室率,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坚持长期的有氧训练能够降低房颤风险。个体化的运动方案需要随时跟踪患者的健康状况,长期有效的坚持运动要求准确、及时监督患者的实施情况,通过远程照护平台,可以更加便捷地实施对患者的运动指导。

2.2.2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心房颤动主要风险是会增加患者血栓栓塞的危险,因此,房颤患者必须要进行长期的规范化抗凝治疗。反复向患者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了解用药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同时,动员家属参与患者的药物管理,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2.2.3控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房颤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肥胖、心脏疾病或手术史、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低钾血症、抗心律失常药物、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为了控制房颤,要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饮食,保持血压、血糖的稳定,戒烟、禁酒。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做好心理护理。有研究显示[9],微信群的运用对房颤行射频消融术后出院患者的管理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3 远程照护模式的探讨和面临的挑战

有效的监控可有效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当心房颤动患者发病症状不明显时,很容易漏诊,常规的12导联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无法做到长期监测,而远程照护的便携式心电图记录仪可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长期持续的监测,并将相关记录通过互联网平台传输到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根据实时数据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给予指导和教育。此外,社区可提供测量心电图并传送至互联网平台的相关设备,进而及时发现社区高风险心律失常病例。

远程照护的小组成员有主任、副主任和护理师等,由主治医师负责制定病人的处方和进行医疗照护,护理师根据病人上传的心电数据给予电话关怀,并执行医师给予的医疗照护处置。具体的服务内容包括定期进行健康建议报告,专业团队咨询,如医师、药师、营养师、复健师,健康管理指导,如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关怀、异常值电话关怀和电子邮件等[10]

应用远程照护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是费用问题,患者选择远程照护,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患者对远程照护的接受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依赖于患者的经济能力。其次是技术层面,提供远程照护的专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新型设备的使用,学习上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远程服务设备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校正,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此外,信息数据时代,患者的个人隐私安全也是远程照护过程中必须保障的安全问题。最后是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远程照护模式下,信息软件、硬件设备会受各种技术问题、网络通讯、天气等不可抗因素的影响,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4 小结和展望

远程照护是伴随着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脚步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由于其具有便捷、经济、效率高的优点,能够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带来很多益处。目前,关于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远程照护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很多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需尽快地探索出一套标准化的应用流程和评价体系,为远程照护服务的实践过程提供更多更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黄从新,张澍,黄德嘉,等.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8,22(4):279-346.

[2]钱瑾,刘菲,尹小兵. 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4,28(3):777-779.

[3]何浪,李支娣,吴巧元,等.远程监测对不同起搏比例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观察研究[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5):483-485.

[4]王琦,胡磊,邓国兰.远程心电网络实现方法及运行效果评估[J].重庆医学,2016,45(30):4311-4313.

[5]段立楠,赵欢,刘毓,等. 远程心电监测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监测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20,42(18):2804-2810.

[6]金枝,吴丹红,韩翔,等. 无线心电监测设备在脑梗死患者心房颤动(AF)筛查中的应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9,46(1):90-94.

[7]苏晞,张劲林,韩宏伟,等. 单导联心电图记录系统进行心房颤动机会性筛查的首个国内经验[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7,21(6):485-488.

[8]陈杰民,蔡振明,刘瑞杰,等. 便携式心电监测仪在心房颤动高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4):3775-3777.

[9]费琴,黄润,刘霞,等. 电话随访在孤立性房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3,13(6):12-14.

[10]李延广,祖凌云,刘书旺.新发心房颤动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 (电子版),2020,14(3):1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