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3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观察

陈余余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我院心内科接诊收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术后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且运动耐力更好,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提高患者的疾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预见性护理;生活质量


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心绞痛以病情发展速度快、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为主要的病理特点。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心脑血管功能相关疾病较多,所以冠心病心绞痛多发于老年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疾病的发病率有低龄化趋势。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机制,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对于其发病的原因,普遍认为是患者平滑的血管内壁附上了血液中的脂质粘着,并形成了粥样的脂类沉积物,冠状动脉内的血流因此受阻,造成血流量下降,最终导致患者心肌缺血、缺氧[1]。引发心绞痛的外在原因有很多,主要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并且还有吸烟、嗜酒、缺乏锻炼等不良习惯的潜在推动。由此可见,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对于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而言十分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接诊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为65岁、年龄最大为82岁,平均年龄(71.22±2.41)岁,平均病程(4.32±1.22)年。实验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为64岁、年龄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71.21±2.11)岁,平均病程(4.24±1.18)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符合PCI手术条件;部分患者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疾病;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转院、死亡患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两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可对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如下:

由于冠心病的病情较重较复杂,患者往往心理适应能力不足,因此会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应首先保障患者的情绪进行稳定,使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才能够使得患者能够对治疗工作进行积极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由于患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因此单纯的语言安慰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时护理人员应当首先对患者的治愈信心进行树立,快、准、稳的执行医嘱,及时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降低患者因未知产生的恐惧,使得患者产生安全感,这时再配合上适当的语言安慰,往往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安抚患者家属的悲观情绪,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治愈的可能性,降低应激反应,提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的身心恢复健康。

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往往和血液系统病变息息相关,因此要做好患者的生活起居和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以清淡、低热量为主,少食多餐,确保营养的丰富。

根据自身条件可以适当开展相关体育活动,如慢跑、广场舞、太极拳等,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疾病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根据所有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症状改善和精神状况等进行判断,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具体的指标,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术后心功能(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HR心率指标得出)、运动耐力(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运动耐力越强)和生活质量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得出结果[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来计算,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或Fisher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性、方差齐性)。

P<0.05表示比较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整体恢复情况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

50

28

12

10

80.0%

实验组

50

32

15

3

94.0%

X2





4.332

P





0.037


2.2护理后心功能对比

由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的护理后心功能对比

组别

LVEF(%)

LVEDD(mm)

LVESD(mm)

HR(次/min)

对照组

48.23±1.12

42.01±3.21

40.33±3.78

72.23±6.54

实验组

41.32±1.11

47.88±3.54

45.28±3.61

78.05±7.36

t

30.986

8.686

6.696

4.180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运动耐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由表3可见,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运动耐力更好,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5ff5691ee9a60_html_abcb267ac997b10f.gif ±s)分]

组别

例数

运动耐力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对照组

50

68.43±2.34

71.23±2.26

实验组

50

83.27±2.17

88.48±2.91

t


32.881

33.105

P


0.000

0.000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其存在是持续不断的,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给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做好患者的对症治疗和预见性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的疾病相关症状显得格外重要[3]。综上,临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闵亚茜.研究预见性护理程序在住院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糖尿病天地,2020,17(9):191.

[2]乌仁花.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2):89,126.

[3]邹莺.预见性护理程序在住院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对减少护患纠纷的意义分析[J].健康必读,2020,(26):168-169.

作者简介:陈余余(1982.05-),女,汉族,贵州六盘水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