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郭红霞

身份证号 142701196802180627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与Fn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与Fngl-Meyer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与Fn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梗死;肢体偏瘫;运动功能;

脑梗死在我国有较高发病率,临床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脑动脉闭塞、脑动脉破裂等,造成患者出现循环障碍。从当前的现状上分析,该病的患病率、致残率比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社会负担。并且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的预后康复极为困难,早期予以康复护理干预能改善护理质量。

一、资料和方法

1.普通资料。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2.56±5.25)岁;起病时间5~45h,平均起病时间(15.68±6.35)h。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3.47±6.62)岁;起病时间5~48h,平均起病时间(16.68±6.64)h。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在入院后,医生进行全身检查,根据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药物,通过护理人员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常规的健康知识宣教、常规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由于是突然发病,对脑梗死不了解,治疗后出现偏瘫,患者心理上难以接受,情绪上会产生恐惧、急躁的不良情绪,导致预后较差。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判断其心理状况,当患者存在负面情绪时要及时进行疏导,通过安慰、同情的方式,鼓励患者要有治疗的信心。(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一些含有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低盐、低碳水化合物、低热量,保证营养摄入和大便通畅。(3)康复训练:协助患者对患肢采用按、揉等方式进行被动训练,每日2~3次,每次30min,防止关节挛缩。2h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鼓励患者进行坐起和站立训练。刚开始时坐起角度保持在60°,随着身体的康复,逐渐将坐起角度调整到90°。站立也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坐于床边,双腿下垂,训练30min,逐渐过渡到床边站立,为康复后正常行走打下基础。当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后,鼓励患者行走训练,首先单腿扶拐杖行走,逐渐过渡到独立行走,不宜太过着急,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4)日常生活训练:鼓励患者进行洗浴、更衣、进食、洗漱、如厕等,帮助患者逐步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观察指标。采取Barthel评分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上下楼梯、床椅转换、如厕、大小便控制、平地行走45min、洗澡、穿衣、修饰、进食等1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好。采取Fngl-Meyer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运动功能越好。采取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包含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4.统计方法。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与Fngl-Meyer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与Fn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与Fngl-Meyer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与Fngl-Meye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评分与Fngl-Meyer评分比较(x±s)

5ff56949d3cbf_html_cb931f67309bdfe8.png

注:表示与护理干预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36±3.38,明显高于对照组(80.25±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x±s)

5ff56949d3cbf_html_26444dd494386f16.png

三、讨论

1.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从发病因素上分析主要是由于患者脑动脉闭塞而导致,进而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随着近年来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在患病后还会出现功能障碍,因而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为了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预后效果,需要给予相应的康复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在脑血管疾病当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因而在护理过程当中需要以患者为主,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进行专业化培训,对护理工作进行有效干预,保证认知干预能够深入到各个阶段的护理当中,进而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相对于基础护理模式而言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情况。

2.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脑部受到的神经元损伤具有不可逆性,患者在治疗后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需要一个长期恢复的过程。临床常规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但对已经坏死的细胞难以有明显的效果。数据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不错的可塑性,故脑梗死患者在神经功能、脑组织的恢复过程中可能有重建的可能,所以脑梗死患者的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先的护理理念,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需求放在第一位,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计划,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对患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早期进行康复锻炼,能刺激肢体各个运动通路的神经元,从而提高脑组织残存的细胞兴奋性,促进健侧脑组织的代偿或者重组,形成新的神经通路。

总之,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芳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

能恢复的影响.2018.

[2]汪芳,张翠芳.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2019.

[3]李晶 珂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