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蒋玲玲

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 骨二科 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6月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该时期收治的40例患者列入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1月实施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该时期收治的40例患者列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关键词】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

前言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强,股骨颈骨折、髋臼骨折和粗隆间骨折等髋关节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1]。此类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髋关节疼痛,患者的肢体活动也因此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是指用人工假体植入身体内,代替病变的股骨头、髋臼等功能,缓解髋关节疼痛,促进功能恢复的一种手术治疗方式[2]。然而,手术会对血管内皮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静脉血流缓慢,患者在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有研究指出[3],在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期间,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本文就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6月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该时期收治的40例患者列入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1月实施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该时期收治的40例患者列入观察组。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最小为48岁、最大为74岁,平均年龄为(69.49±2.48)岁;女病例18例,男病例22例;股骨颈骨折13例,髋臼骨折14例,粗隆间骨折7例,其他髋关节疾病6例。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最小为51岁、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为(70.03±2.12)岁;女病例19例,男病例21例;股骨颈骨折14例,髋臼骨折14例,粗隆间骨折6例,其他髋关节疾病6例。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本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核并批准此次研究方案,纳入无严重肝肾功能缺损、年龄低于80岁的患者;排除听力障碍、伴有其他严重合并症的患者。

1.2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主要为协助患者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指导患者开展功能锻炼、遵医嘱用药等。采用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方法为:①成立由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组成的专项管理小组。在患者入院当天,专项管理小组通过询问患者或其家属,了解患者的年龄、服药史、手术史等基本资料,综合评估患者对深静脉血栓、髋关节置换术的认知程度,以此为据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在术前1天、术后当天再次评估患者的认知程度,确保患者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够达到防控要求,以便后期医护人员可以准确开展防控措施。②对患者进行首次综合评估后,责任护士需要积极协助患者开展术前检查,及时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完成以上项目后,责任护士通过询问主治医生、图书馆查阅等方式进一步学习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并向患者宣传深静脉血栓的危害、预防措施。主管医生定期检验护士的宣教效果,针对其中的不足给予指导。③邀请患者参与到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中来,使其从被动接受护理干预转变为主动参与护理干预。如:提醒患者戒烟、戒酒,鼓励其多饮水,协助患者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开展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运动等,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空气压力波仪。④专项管理小组需及时将病情变化状况告知患者,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参与感,并向其讲解之后的主要工作流程,经过患者同意后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做好每日护理记录。若血栓预防效果与预期目标不符,护理人员要及时将原因告知患者并与医生和患者共同商讨、调整防控计划。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诊断标准:①经超声检查确诊为血栓形成;②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③下肢低垂部位肿胀、疼痛明显;④经静脉造影表明血栓形成。若患者同时符合前3个条件或符合第4个条件,则可确诊为深静脉血栓。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统计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X²检验计数资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护理后,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发生例数

发生率

观察组

40

1

2.50

对照组

40

6

15.00

X2



3.91

P



<0.05

3.讨论

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中,医患、护患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医生下达指令、护士执行,医护各行其是,最终导致无法及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医护患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更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是体现了人性化干预的护理模式,涵盖了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术后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内容,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目前,该模式已在查房、手术以及其他医疗流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良好[4]。加强医生、护士、患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以患者为中心展开治疗和护理工作,不仅能够对患者的临床问题进行更系统的评估,确保治疗、护理工作方案更具针对性,还会促使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护理工作中,提高其对医生、护士及医院的认同感[5]。成立医护患一体的专项管理小组后,医生及护士能够共同对髋关节置换术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有利于在之后的工作中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在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患者能够及时了解自身的病情变化状况,从而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增加对医护人员的理解、认同并积极配合工作,这不仅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还可避免产生医疗纠纷。

综上,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姜晓芬,曾赟,曾艳美,等.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防治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8):1157-1158.

[2]潘臻.术中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3):365-367.

[3]王小丽.术中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03):287+268.

[4]辛晓艳.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S1):176-178.

[5]孙晴晴,崔玉洁,段玉莲,等.多学科团队干预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07):98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