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探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应用效果

张文帅

河北衡水枣强县人民医院 河北 衡水 053100

摘要: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缺血性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抽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所收治的94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作为试验调查对象,在整理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后,按照对照组(n=47,常规治疗+双嘧达莫)和观察组(n=47,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随机划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血脂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两组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有效率达到95.7%,观察组仅为83.1%(p<0.05);而从两组患者TC、TG、LDL-G、HDL-C等血脂水平来看,除HDL-C其它各项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相较于传统常规治疗方法,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阿司匹林肠溶片;应用效果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神经内科系统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存在严重威胁,需要通过相关药物的介入以达到对病情进行控制的目的[1]。相关文献正式,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很好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为实现对这一理论的系统论证,本研究筛选院内94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对该药物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试验对象为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所收治的94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所有患者经相关检查后均予以确诊,并在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后,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包括男27例,女20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71.0±1.1)岁;观察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57~77岁,平均年龄(55.1±1.3)岁。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双嘧达莫(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22),其中常规治疗内容主要包括降血糖、降血脂、脱水以及安慰剂等,药物使用标准为25mg~50mg/次,3次/d,尽可能于饭前服用。用药期间指导患者积极参与娱乐活动,适当的进行锻炼,并对自身饮食进行严格控制,改正以往生活中各种不良习惯和嗜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30078),患者使用初期用药剂量需控制在150~300ml,1次/d,后可根据患者病情改善程度适当的进行剂量调节,一般在100~150mg左右,同样为1次/d,患者用药后进行为期28d的观察[2]

    1.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TC、TG、LDL-C、HDL-C等血脂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其中,临床疗效的评估主要氛围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显效——患者受损神经功能得到全面改善,并未出现病残现象;

有效——患者缺损的神经功能呈逐渐改善趋势,但是仍存在1~3级的病残现象;

无效——患者各神经功能仍处于缺损状态,无较为明显的改善,甚至出现极大程度上的恶化。

    1.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选择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5ff56b61939b0_html_2d8067f397b97334.gif )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不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在接受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8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

47

20(42.6)

25(53.2)

2(4.3)

45(95.7)

对照组

47

16(34.0)

23(48.9)

8(17.0)

39(83.1)

χ2





12.235

P值





<0.05

2.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情况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情况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无论是TC、TG指标,还是LDL-C、HDL-C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情况分析(5ff56b61939b0_html_d781ed77eea86eb7.gif

组别

例数

Tc(mmol)

tg(mmol)

Ldl-c(mmol)

Hdl-c(mmol)

观察组

47

4.3±0.7

1.3±0.2

1.6±0.1

2.3±0.4

对照组

47

7.1±0.6

2.0±0.4

2.4±0.5

1.7±0.1

t值


3.652

2.564

3.024

2.946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从临床医学角度来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不但对患者身心健康容易产生严重影响,且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患者生存期限,因而及时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对病情加以控制,以达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目的。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多患者病情加以有效控制,形成对患者血管内皮情况的有效防护,对维持斑块的稳定性也发挥着积极的效应[3]。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创新应用,不但可实现对患者血管内皮状态及神经功能的有效改善,对患者血脂水平进行灵活调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有助于抗氧化作用的全面发挥,有效预防动脉粥硬化斑块的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有效率达到95.7%,观察组仅为83.1%(p<0.05);而从两组患者TC、TG、LDL-G、HDL-C等血脂水平来看,除HDL-C其它各项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由此证明,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创新引入阿司匹林肠溶片,可在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的同时,且可提升临床疗效,可在临床范围内全面推广与普及。

参考文献:

  1. 朱金虎.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09):1354-1355.

  2. 李甜甜.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医药与保健,2019,07(03):47-49.

  3. 蒋仁政.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健康必读,2019,01(3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