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评价模式在急救护理操作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多重评价模式在急救护理操作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张燕

肃州区汉唐街北社区卫生服务站 甘肃 酒泉 735000


【摘 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操作技能考核中应用多重评价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的50名护理大专生作为观察样本,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中25名。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教师考评评价模式,试验组给予多重评价模式,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急救能力的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分析判断能力、急救动手能力、急救应急能力得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其均比对照组高,P<0.05,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多重评价模式对提高急救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急救能力,改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和采纳。

【关键词】操作技能;急救护理;多重评价模式

急救护理学是理论性、实践性均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其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既要对理论知识扎实的掌握,又要保证急救护理操作技能的娴熟性。以往临床考核急救护理操作技能时,主要通过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考评模式进行,尽管其可对学生掌握急救护理操作技能的程度进行考核与衡量,但并未重视急救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对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1]。多重评价模式主要包括学生互评、电脑测评、教师考评、学生自评等,重视考核的检验功能,也对考核的反馈、激励功能给予了强化,促使整体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本文选择的50名护理大专生作为观察样本,具体展开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的50名护理大专生作为观察样本,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中25名。对照组男11名,女14名,年龄18-22岁,平均(20.4±0.6)岁;试验组男10名,女15名,年龄19-23岁,平均(21.2±0.5)岁。组间予以比较后,各项基线资料均为P>0.05,可展开此次公平对比。

    1. 方法

对照组传统教师考评模式,学生对具体考核评分的要求、细则未知,完全由教师负责评价过程,教师仅评分学生的急救护理操作技能水平。试验组多重评价模式,具体如下:(1)考核前:学期初将本院自制的“急救护理操作技能程序及考核评分表”发放给实验指导教师及学生。学生接受过集中性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及操作示教后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由带教教师指导,开展相应的训练。课余时间以该评分表作为参照进行自行训练。(2)学生自评模式:要求学生照表自行练习和评分,直到成绩≥80分。(3)学生互评模式:学生自评的过程中,小组中每两位同学进行互相结对,照表互相评分与再训练,直到成绩≥80分。对于扣分理由必须详细写明,评分过程中向对方进行及时反馈。(4)教师考评模式:待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取得合格成绩后,学生需要回示操作考核教师,操作考核教师依据“急救护理操作技能程序及考核评分表”给予学生评分,当场进行指正,对失分原因进行明确,考核后再次加强针对性训练。(5)电脑测评模式:通过电脑软件对相应参数进行设置,例如具体的各项操作考核标准、操作完成需要的时间,电脑测评各急救护理操作技能,保存并打印考核过程及结果,向每位学生反馈。

    1. 观察指标

安排急诊科固定带教老师评价实习护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急救动手能力、急救应急能力,每项均为100分。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得到的所有相关性的数据,计量资料行表示时用的为(5ff56b66139a2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给予比较时用t检验,P<0.05即表明具备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进行比较,试验组的分析判断能力、急救动手能力、急救应急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方面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 1 对比两组学生临床急救能力(5ff56b66139a2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分)

组别

急救应急能力

急救动手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

对照组(n=25)

81.87±5.97

84.56±2.13

84.93±1.90

试验组(n=25)

90.53±2.59

87.31±1.33

87.64±1.84

t

6.6537

5.4756

5.1230

P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多重评价模式中的学生自评,促使学生对自己操作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自行发现,并了解自身和标准要求间存在的差距,让其独立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学生互评模式可以让学生对他人进行考评时,及时向对方反馈问题,同时互评模式可看到他人操作技能方面的灵活性、创新性,明确自身不足和缺点,促进双方相互学习、促进、激励,做到取长补短,获得良好的互动效果[3]。单一的传统教师考评对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程度更加看重,多重评价模式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程度进行客观评价,还要做到发现操作考核期间每名学生的不足,并及时向学生进行反馈,学生面对教师的扣分依据,可以有质疑并提出,通过共同讨论的方式得到统一的结论,优化急救护理操作技能考核评分[4]。对于操作考核中学生普遍表现出来的问题,个别学生的创新性操作需要及时的发现、总结,以便教师可以确保急救护理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及时查缺补漏,持续性优化和完善教学水平,促使教学改革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促进教师、学生间的良好互动,切实提高学生急救动手能力[5]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试验组的分析判断能力、急救动手能力、急救应急能力得分与对照组间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从而可见,多重评价模式对提高急救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急救能力,改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和采纳。

参考文献

[1] 何水英,徐利华,夏瑾燕.视频评分法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的应用及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87-88.

[2] 胡凤琴,林文凤,秦寒枝.急救护理技能情景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3):392-394,398.

[3] 史蕾,王惠珍,张立力, 等.基于创新性综合实验设计的急救护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122-124.

[4] 蔡福满,杨丽丽,彭红雷.多重评价模式在急救护理操作技能考核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17(9):542-543.

[5] 苏湘芬,刘强强,关文洁, 等.行为回放式教学法在护理本科实习生创伤急救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11):84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