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基于 IKAP理论的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吴月娇

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 江苏张家港 215600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教育。评估两组负面情绪、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产后首次排气、肠鸣音恢复、初次排便均更短(P<0.05)。结论 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教育能够改善剖宫产产妇术后负面情绪,促进术后恢复。

[关键词] 剖宫产;健康教育;IKAP理论;术后恢复;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术式,在解决孕难产和部分产科合并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但在解决各种高危妊娠时,剖宫产还会造成腹壁组织及子宫创伤。同时,妊娠期间为适应胎儿发育需求,产妇生殖器官、其他脏腑器官及内分泌代谢等均会发生变化,而分娩后又通过一系列变化恢复至孕前状态,在此期间常伴有胃肠功能紊乱、代谢水平异常、抵抗力下降等多种表现,不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故需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干预[2]。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nformation、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IKAP)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健康教育理论,在增强教育效果、改善人类健康行为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剖宫产产妇中实施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教育,旨在探讨其在促进产妇术后恢复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经产妇20例,初产妇25例;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09±2.34)岁;孕周38-41w,平均孕周(39.54±0.56)w。研究组经产妇18例,初产妇27例;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7.95±2.37)岁;孕周38-41w,平均孕周(39.56±0.54)w。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单胎活产儿;(2)可全程参与研究;(3)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因胎儿过大、宫内缺氧、脐带绕颈等导致的剖宫产;(2)合并严重内科疾病;(3)存在精神疾病或其他功能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护理内容包括产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中出血预防干预,术后指导饮食,腹部按摩及下肢活动,鼓励产妇母乳喂养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教育:(1)信息收集:筛选、收集我院既往剖宫产资料,分析围产期护理存在的问题,收集产妇相关资料,评估其产后恢复相关认知度,掌握其健康宣教需求。(2)知识传授:采用口头教育、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分享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宣教内容包括:创口管理、生殖健康管理、乳房按摩、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早期膳食调理、阶段性康复活动等。(3)信念干预:阶段性健康教育评估产妇认知水平及负性情,告知合理进行产后护理管理在促进产后恢复中的重要性,并要求其家属给予产妇足够的支持。(4)行为干预:制定产后护理计划,内容包括乳房按摩、膳食调理、康复活动干预等,并将计划内容与产妇分享,获得其理解支持;出院后电话、微信随访,实时解决产妇产后恢复问题,持续至产褥期(产后42d)结束。

1.4 评价标准 (1)负面情绪: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负面情绪。(2)术后恢复情况:通过首次排气、肠鸣音恢复、初次排便评估产妇恢复情况,时间越短表示术后恢复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5ff56f0558d7c_html_8460e4a72236b9ac.gif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面情绪 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SAS、SD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DS与SAS评分比较(5ff56f0558d7c_html_8460e4a72236b9ac.gif ±s,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对照组(n=44)

53.57±6.23

44.79±5.02

7.361

0.000

52.92±5.78

45.34±5.45

6.401

0.000

观察组(n=44)

53.92±6.35

35.45±4.33

16.121

0.000

53.14±5.93

36.77±4.10

15.232

0.000

t

0.264

9.451

-

-

0.178

8.430

-

-

P

0.793

0.000

-

-

0.859

0.000

-

-

2.2 术后恢复情况 研究组产后首次排气为(21.72±3.35)h、肠鸣音恢复为(27.56±3.88)h、初次排便为(54.84±4.52)h;均低于对照组的首次排气(30.99±4.24)h、肠鸣音恢复(36.93±3.70)h、初次排便(66.73±5.7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发现,认知度与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具有直接相关性,且互相影响,认知度高则会提高情绪调控能力,而负性情绪会影响知识的学习依从性及掌握效果[3]。同时知识促进信念的建立,是行为的基础,不断强化认知会逐步形成信念,而信念的建立则会支配人的行为,在持续进行的健康教育过程中,知识的不断累积会自然促进信念的建立及行为的变化,长期坚持下去的可能性就更高[4]。因此,临床进行健康教育在改善产妇负面情绪、形成健康行为、促进产妇恢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教育在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剖宫产产妇中采用这一健康教育模式,在实施前通过对产妇信息的全面收集,有效了解产妇恢复需求、健康教育需求、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以促使护理人员以产妇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从而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最大程度丰富产妇对剖宫产相关的知识,提高产妇对健康的认知,建立基本健康信念。同时,加强产妇对产后自我管理的培训指导,并获得其家属的支持,进一步强化产妇健康信念,促进健康行为的持续改善,避免产后恢复管理不足导致的产后并发症,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产妇中实施基于IKAP理论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产妇术后负面情绪,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减产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 刘婷婷,费英俊.浅析个体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的临床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2):2809-2811.

[2] 刘继君.围生期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分娩后疼痛、负面情绪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22(6):1213-1215.

[3] 姚银莲,林婵,廖月玲,等.早期进食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6,38(1):137-139.

[4] 李玲,赵雪,王晓敏.膳食指导联合个人性格特色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早期恢复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7,41(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