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方法及施行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3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方法及施行效果分析

许曲 周建华 彭述英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广东 广州 510430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方法及施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抑郁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69.44%(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方法更加科学,护理效果明显提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焦虑抑郁情绪;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精神科危重症,临床治疗困难。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一方面需要给予相关的药物干预,另一方面需要进行针对性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1]。本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方法及施行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6例。研究组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25岁~69岁,平均年龄(36.9±4.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28±1.13)年。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8例,年龄28岁~67岁,平均年龄(37.4±4.1)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37±1.08)年。两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

纳入:(1)精神分裂症诊断结果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中的诊断标准;(2)预计住院时间>2周。排除标准:(1)合并交流沟通障碍的患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3)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常规护理为定时监督患者服用药物,必要时采取行动限制。综合护理具体为:(1)心理健康宣教。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讲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自制力:通过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宣泄情绪,减缓心理压力,引导患者积极健康生活。(2)生活干预。为患者组织合适的娱乐活动,分散患者注意力,唤起患者的愉悦感,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参与程度。(3)社会支持。指导患者家属关心、帮助患者,理解患者的疾病表现,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家庭关怀。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

1.5统计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n(%)]表示计量数据,用t检验、x2检验计数型数据,P<0.05表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 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1。

1 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研究组

36

54.73±6.97

30.26±3.14

11.28

<0.05

对照组

36

55.21±6.36

49.95±4.62

8.57

<0.05

t值


0.24

9.73



P值


>0.05

<0.05




2.2 两组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抑郁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2。

2 两组抑郁情绪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研究组

36

56.13±5.44

33.15±3.36

12.47

<0.05

对照组

36

54.89±5.27

48.69±4.47

9.01

<0.05

t值


0.26

10.05



P值


>0.05

<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69.44%(P<0.05)。表3。

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36

22(61.11)

12(33.33)

1(2.78)

34(94.44)

对照组

36

20(55.56)

5(13.89)

11(30.56)

25(69.44)

X2值





13.26

P值





<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重症疾病,临床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不理想。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治疗主要采取针对性的抗精神病药物,但治疗改善不明显[2]。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需要重新回归社会、家庭生活,临床上除了规范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引导患者积极健康生活可以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常的思维能力已逐渐恢复,但由于患者正常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尚未完全恢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严重者容易产生对生活的绝望而出现自杀行为[3]。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存在和正常人不同的行为在无法正常适应生活后容易出现自卑心理,不良情绪较为严重,对于自身不良情绪的克制能力较差,因此临床上需要针对性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既往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不够重视,护理过程只是单纯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没有关注患者的康复期心理状态,因而护理效果较差[4]。随着心理因素在临床综合治疗的地位中不断提高,护理模式逐渐发生相应的改变,针对精神病患者心理问题的相关护理措施逐渐在临床中开展应用。本研究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方法及施行效果。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抑郁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69.44%(P<0.05)。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样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对其正常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康复期生活质量降低,症状复发的风险升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存在自知力缺乏,在康复期症状消失缺乏有效干预的情况下随着心理问题的出现可以进一步引发精神症状发作,从而增加疾病的复发风险。在采用规范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因而患者抑郁情绪评分和焦虑情绪评分改善,心理健康程度提高。综合护理更加细致周到,护理措施更加全面,护理效果提升明显,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改善更加显著,护理满意度提高。

综上所述,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方法更加科学,通过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引导患者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从而获取更多的社会帮助,护理效果明显提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韩秀梅,雷婧.探究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及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83-284.

[2]范雁琴.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干预应用临床作用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03):136-138+141.

[2]王海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J].健康之路,2017,24(10):179-179.

[3]祝秀荣.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观察[J].大医生,2017,24(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