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初次手术患者焦虑和麻醉配合度的改善及满意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3

优质护理对初次手术患者焦虑和麻醉配合度的改善及满意度分析

夏静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福建 厦门 361000

【摘要】目的 探究对初次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我院76例初次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8例,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焦虑评分、麻醉配合度情况(一次麻醉穿刺成功率、麻醉穿刺完成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一次麻醉穿刺成功率(97.37%)高于对照组(78.95%),P<0.05,且麻醉穿刺完成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84.21%),P<0.05。结论 对初次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增加其麻醉配合度,并有助于改善其满意度。

【关键词】初次手术;优质护理;焦虑评分;满意度;麻醉配合度

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常用手段,具有一定侵入性和创伤性,易促使患者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患者术后恢复进程[1-2],尤其对于初次手术治疗者,故为减小手术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围手术期对初次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非常必要。优质护理模式强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探究上述护理模式可行性,我院对初次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随机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我院76例初次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实验组(38例)。

实验组38例患者年龄为23-56(36.32±2.73)岁,均为女性,手术类型:15例卵巢囊肿手术,11例子宫肌瘤手术,8例卵巢畸胎瘤手术,4例其他。

对照组38例患者年龄为22-55(36.28±2.69)岁,均为女性,手术类型:14例卵巢囊肿手术,12例子宫肌瘤手术,8例卵巢畸胎瘤手术,4例其他。

两组资料经统计得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38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治疗期间加强生命体征指标监测等。

实验组38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具体为:1.术前护理:除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外,还需加强访视干预,主动了解患者疾病信息,评估其心理状况,并鼓励其诉说内心想法,对于存在心理问题者,应结合具体情形开展针对性疏导干预,如可重点向患者或家属讲述疾病知识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重点强调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等,以最大化减轻心理负担。同时,术前1天对其开展麻醉体位训练,情景式演练麻醉配合要点,同时,告知患者可能产生的麻醉不良反应(如恶心、呼吸不畅等),以提前让其做好心理准备。2.术中护理:手术开始前,除准备好手术治疗所需器械及药品外,还需尽量为患者营造舒适手术室环境,如调整湿度、温度,准备取暖设备等,同时,和患者主动交流或指导其缓慢深呼吸,以转移其注意力。3.术后护理:术毕,待患者意识清醒后,第一时间告知手术结果,安全将其推回病房,术后第2天,开展术后访视,告知术后休养注意事项,预祝其早日出院等。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焦虑评分、麻醉配合度情况(一次麻醉穿刺成功率、麻醉穿刺完成时间)及满意度。

焦虑评分[3]: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总分21分)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焦虑程度越严重。

满意度;选择自制问卷(总分10分)对护理内容(5分)、工作能力(2分)、服务态度(3分)进行评分,统计好评+中评占比和,其中≦5分、6-8分、≧9分分别表示差评、中评、好评。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焦虑评分

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如表1:

表1:对比两组焦虑评分(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8

17.28±1.25

9.02±1.14

对照组

38

17.32±1.18

11.65±1.61

t

-

0.143

8.218

P

-

0.886

0.000

2.2 对比两组麻醉配合度情况

实验组一次麻醉穿刺成功率(97.37%)高于对照组(78.95%),且麻醉穿刺完成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如表2:

表2:对比两组麻醉配合度情况

组别

例数

麻醉穿刺完成时间(min)

一次麻醉穿刺成功率(n/%)

实验组

38

7.85±2.61

37(97.37)

对照组

38

9.24±3.15

30(78.95)

t/χ2

-

2.095

6.176

P

-

0.040

0.013

2.3 对比两组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84.21%),P<0.05,如表3:

表3:对比两组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差评

中评

好评

满意度

实验组

38

1

15

22

97.37

对照组

38

6

19

13

84.21

χ2

-

-

-

-

3.934

P

-

-

-

-

0.047


3 讨论

对于初次手术治疗患者而言,其对手术均会存在不同程度担心、害怕等问题[4],加上疾病因素,其心理障碍程度会明显更高,而不良心理状况易影响血流动力学,对手术顺利开展十分不利[5],故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十分必要。

本研究对初次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获得了较佳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对疾病和手术能建立正确认知,同时,可获得针对性心理疏导干预,对缓解其焦虑情绪具有良好促进作用[6-7]。研究发现,在开展优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显著增强,主动性显著提高,对营造良好服务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此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提示开展优质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从而促使其以较好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同时,数据显示,实验组一次麻醉穿刺成功率(97.37%)高于对照组(78.95%),且麻醉穿刺完成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提示开展优质护理有助于增加患者对麻醉工作的配合度,对促进手术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意义。此外,数据显示,实验组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84.21%),亦提示优质护理具有良好可行性,对增加患者好评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王晓娟、梁姣等[8]人在《优质护理服务对初次手术患者焦虑和麻醉配合度的改善作用分析》一文中亦详细分析了优质护理的效果,通过对比焦虑评分、麻醉穿刺完成时间、一次麻醉穿剌成功率其发现,观察组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且麻醉穿刺完成时间显著缩短,一次麻醉穿剌成功率显著提高,通过研究其认为,开展优质护理十分可行,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麻醉配合度。将本研究成果和王晓娟、梁姣等人的成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均认为优质护理具有良好可行性。

综上所得,对初次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增加其麻醉配合度,并有助于改善其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谢青路.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8):706-708.

[2]余霞,朱泉,刘一卓等.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术前访视对初次手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1):2417-2422.

[3]王振梅.术前护理干预对初次无痛人流患者手术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3):160,163.

[4]赵亿蕾,梁瑞晨.手术室巡回护士访视对初次手术患者麻醉配合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2):1836-1839.

[5]许丽娜.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应激反应、负面情绪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3):1768-1770.

[6]徐信红,石建华.集束化护理管理对初次人流围术期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5):24-26.

[7]孙彦颖.人性化护理对早孕人群初次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3):186-187.

[8]王晓娟,梁姣,蒋伟等.优质护理服务对初次手术患者焦虑和麻醉配合度的改善作用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9,37(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