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腹泻病的中西医诊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3

断奶 仔猪腹泻病的中西医诊治

魏小霜

南召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南召 474650

摘要 本文分析了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病因(非传染因素、传染因素)、临床主要表现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从中医的方面阐述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和辩证治疗方案,同时提出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断奶仔猪;腹泻;中西医结合;诊治

仔猪腹泻无论是在集中产仔管理的大猪场,还是散养状态下的中小猪场,既便是农户家的散养猪,都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断奶时期的仔猪发生腹泻的逐年递增,仔猪腹泻轻则引起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体质下降以及抵抗力减弱,重则造成仔猪的大批死亡,不仅给养猪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还间接地影响到猪的生长发育,成为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制约因素。

1、仔猪腹泻病因

引起肠炎和肠功能障碍(肠上皮分泌过度或通透性增强,吸收障碍和肠运动过强)的因素,都可引起腹泻,一般分为非传染性和传染性致病因素。

11 非传染性因素

111 饲养管理不当

猪场卫生条件差,温度不合理,湿度过大,通风不良,仔猪饮水不足或不洁或乱食粪便等原因,都可造成仔猪因消化吸收不良而腹泻,饲喂的仔猪料质量不好,不易消化吸收,饲喂量过多或时多时少,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搭配不合理,饲料中含有黄曲霉毒素、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均可引起腹泻。

112 应激性腹泻

仔猪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以及体温调节系统等各器官的发育不健全,机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特别是断奶时期这一因素,导致仔猪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造成消化机能的紊乱引起腹泻。

113 营养性腹泻

饲料中植物蛋白所占的比例过高,营养因子缺乏,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有抗营养因子,如植物凝集素、蛋白质酶抑制因子等,以及饲料中纤维素含量过高均可使仔猪发生腹泻。

12 传染性致病因素

断奶以后的仔猪,主要是仔猪副伤寒、猪痢疾、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许多疾病常以并发、继发和亚临床症状的形式出现,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确诊。

中医则认为其病因是仔猪为稚阴稚阳之体,形气不足,卫外不固,胃肠道的消化机能和防御机能不完善,很容易感受毒气或外邪而引起腹泻。

2断奶仔猪腹泻的临床主要表现

断奶仔猪腹泻主要表现为病猪精神沉郁、拱背、吊腹,渴欲增加,尿少,无食欲,被毛竖立、混乱,全身发抖,按压时有腹痛,体温下降,眼球深陷。部分仔猪的嘴唇、四肢及腹下皮肤发绀,拉黄色、灰色或红黑色水样稀粪,味腥臭,肛门红肿,最终因高度脱水、自体中毒、衰竭而死。

中医临床症状分析为:刚断奶的仔猪发病时湿热积滞于肠中,气血受阻故腹痛;肠气下迫则里急后重,湿热熏蒸,脉络受损,故下痢赤白;有热则腐,故粪便腥臭,湿热内侵,脾胃运化失职,故食欲停止;热盛伤津,故初口喝喜饮。湿热下注,则尿短赤;热盛迫血亡行,故皮肤上出现暗红色斑块。痢疾迁延,邪留正衰,则成久痢,痢久不愈,则不但伤及脾胃,更能影响到肾,致使肾气虚衰,体温下降。

3、治疗措施

对传染性腹泻,应尽快隔离病猪并消毒猪舍。治疗腹泻一般采取对因、对症治疗、和防继发感染或提高营养增加抵抗力的三位一体治疗原则。对腹泻严重、脱水迅速的病猪,应尽快对症(脱水等)冶疗;对病程稍慢、脱水不严重的病猪,应先对因治疗(尤其是传染病腹泻),后对症治疗和防继发感染。

中药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止痢厚肠为主。方药:白头翁10克、黄连8克、黄芩6克、茯苓8克、猪苓8克、贯众6克、陈皮8克、厚朴6克、肉桂6克。用法: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此为15公斤重的仔猪一次用量,可视体重酌情增减,一日一次,连用2—3次。方义、白头翁清大肠血热而专治热痢;黄连、黄芩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均善清大肠之湿热,药理研究:白头翁对肠粘膜有收敛作用,故能止泻、止血;黄连、黄芩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白头翁、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燥湿止泻为君;贯众苦寒,清热解毒,治时疫之病(如腹泻等),药理实验证实贯众对多种病毒及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为臣;猪苓、伏苓利湿止泻,利小便而实大便,陈皮和胃除湿而实脾止泻、厚朴除胃肠滞气,燥湿运脾;肉桂性温可制约清苦寒药败胃伤脾之弊。猪苓、茯苓、陈皮、厚朴、肉桂为佐药。诸药配伍,清利湿热,解毒而治疗湿热内蕴、疫毒入侵证之腹泻效果较好,且无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药的同时,应注意西药的对症治疗,这对仔猪的彻底治愈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强心补液,调节酸碱平衡、胃肠功能

有饮欲的,可口服补盐液: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加温开水1升,任其自饮。同时肌注10%安钠咖1—3m,VB150—100mg,10%VC2—10ml,阿托品1—2mg,每天一次,连用2—3天。

无饮欲的仔猪,耳静脉或腹腔推注5%葡萄糖盐水200—500ml,10%安钠咖2—5ml,5%碳酸氢钠10—40ml,同时肌注VB150—100mg,10%VC2—10ml,阿托品1—2mg,每天一次,连用2—3天。

穴位注射:用7号或9号针头刺入交巢穴1—2cm,注入黄连素1—2ml,每天一次,连用2—3天。

2、抗菌治疗

有条件的地区,可先作药敏试验,采用高敏感抗菌药物,足量,足疗程进行治疗,可试用下列抗菌药物:硫酸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磺胺类药物、强力霉素、痢菌净等;一种抗生素使用3次还不见效,应考虑换药。当然,任何治疗措施都应与加强饲养管理(如干净的环境、适合的温度、清洁的饮水、易消化的饲料等)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4、典型病例

2017年11月中旬,我县乔端镇个体饲养户张某从外地区购进30斤左右的仔猪98头,因途中管理不善,到场后第二天陆续发病,症见:病猪精神沉郁,拱背,吊腹,尿少;轻症仔猪渴欲增加,食欲减少,拉黄绿色水样稀粪,味腥臭,肛周污秽;重症腹泻的仔猪,精神高度沉郁,喜卧,被毛粗乱,消瘦,体温下降,两眼凹陷,无饮欲,食欲废绝,按压时腹痛。此次发病仔猪共计39头,轻症仔猪27头,重症仔猪8头,另外4头仔猪嘴唇、耳朵及腹下皮肤发绀,无法站立,体温36℃左右,脱水严重。发病仔猪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死亡2头。后来用上述中药方剂对发病仔猪分两次灌服,每日1次,同时,肌肉注射力诺头孢+黄芪多糖混合肌肉注射,2次/天,连续3-5天。有饮欲的仔猪,口服补盐液,任其自饮。无饮欲的重症仔猪,耳静脉滴注或腹腔推注5%葡萄糖生盐水200-300ml,5%碳酸氢钠30-50ml,维生素C0.2-0.5g、维生素B10.03-0.05g;口服庆大霉素;每日1次,用药1天后有21头仔猪好转,症状减轻,第三天部分仔猪粪便成形,第四天用药后观察有19头痊愈,17头好转。2头重症仔猪精神好转,有饮欲,但仍拉稀,后把抗生素改用黄连素2ml,交巢穴注射,连用2天后,1头仔猪痊愈,1头死亡,1头身上发绀的仔猪用药1次无效后死亡。其它仔猪痊愈后均巩固用药一次,治疗5天后,全部恢复正常,后未见复发。

5、预防措施

51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注意分娩前母猪的营养全面均衡,这样使母猪分娩后能分泌多而优质的乳汁;同时,注意分娩前母猪的保健,适时接种上述相关疾病的疫苗,如产前1个月左右要注意接种仔猪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的灭活疫苗,以增加乳汁中的母源抗体;还要注意猪舍和乳头的清洁卫生与消毒工作,以防止分娩前后母猪的乳房炎。

52 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减少环境应激

首先,要定期搞好猪舍的清洁卫生与消毒、杀虫、灭鼠,以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有条件的猪场应实行控制引进和净化病原微生物的计划。其次,保持猪舍适宜温度、湿度,猪只密度适当;1日龄仔猪的适合温度32℃-35℃,以后逐步降低,但7日龄猪不要低于28℃,可采取灯光照射等保温措施;相对湿度60%左右,不要高于80%。再者,要让仔猪尽早吃到初乳、吃好常乳,7日龄至断奶前逐步让仔猪自由饮用清洁水,少量多次地喂些易消化的饲料。卫生差、温度低、湿度大、拥挤、吃不好奶,是断奶前仔猪腹泻的主要诱因。

53消毒

要彻底消毒,尽量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对门窗、墙壁、地面、粪沟等用水冲刷干净。用2.5%火碱水喷洒消毒,以喷湿为宜。母猪进入产房前三天用0.5%高锰酸钾喷洒消毒。母猪产仔后,应每天用清理一次粪、尿,保持产仔房干燥与清洁,每两天用0.5%高锰酸钾消毒一次,以防止周围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孳生与繁殖。

54增强体质,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

在3日龄内注射牲血素1毫升、0.1%亚硒酸钠2毫升来预防铁、硒的不足,断奶前后日粮中添加有益于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益生素,提高抗病能力。

55 药物预防与免疫接种

根据本场猪的病史发病年龄,提前对仔猪、母猪注射或饲喂针对性预防药物,如抗寄生虫药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等;适时对仔猪和母猪接种相关疾病的疫苗或高免血清,如仔猪断奶前后要注意接种仔猪副伤寒疫苗。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分别肌注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等。

6、体会

断奶仔猪腹泻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疾病,养殖户应加强学习,加强圈舍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注意通风保暖,减少应激反应。当仔猪出现腹泻反应时,应及时寻找病因,进行有效地综合治疗。仔猪腹泻可使机体高度脱水、体质虚弱,在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强心补液的同时,调整饲料配方,饲喂全价料,调节胃肠功能,祛邪扶正,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简介:魏小霜;50岁,男,汉族,学历:本科;职称:高级兽医师;职务:动物疫控中心副主任;工作单位:南召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地址:河南省南召县城关镇李青街258号(老街兽医站院内);邮编:474650。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