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干预在icu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中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 icu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中的影响

唐诗韵

绵竹市人民医院 四川绵竹 618200


摘要 目的 探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60例进入ICU需颈托固定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11月作为分组节点,这个时间段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常规预防,这个时间段后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在高危部位预防性使泡沫敷料。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 对照组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80.0%(24/30)高于观察组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30.0%(9/30),数据有统计学差异(X2=4.296,P<0.05)。结论 针对进入ICU接受颈托固定的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MDRPI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干预;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患者


临床有研究指出,针对ICU患者(n-2240)的调查,压疮发生率3.79%而与医疗器械相关的压疮占43.5%[1]。而我院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占比高达59.0%,明显高于其他周边同级医院。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y,MDRPI)与传统的压力性损伤不同[2],其是因必要的治疗器械导致,且一般不发生在骨隆突处。MDRPI的发生涉及到患者、器械、护理三个方面,其中开展预防性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3]。对降低ICU患者出现MDRPI有重要价值,本文也将重点从护理角度进行探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01-2020.10进入我院符合纳入标准并予以排除标准剔除的患者,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结合20%失访率,拟纳入ICU需颈托固定患者共60例。以2019年11月作为分组节点,各30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4~89岁,平均年龄(65.32±5.49)岁。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2~91岁,平均年龄(64.99±5.58)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本研究相关书面资料经整理后已提交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

纳入标准:在ICU住院时间超过24小时;Brand评分小于18分的患者。

排除标准:高危部位存在皮肤损伤;合并糖尿病和其他可能造成皮肤损伤的皮肤问题

1.2 方法

对进入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ICU护理干预模式。

对观察组患者开展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1)针对因医疗器械食用指征把握不到位、缺乏专项的管理规范、缺乏专业减压工具、无预防颈托压疮针对性培训等原因导致的ICU患者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建立护理干预小组,并加强人员培训。(2)护理小组积极与急诊科进行沟通,完善急诊入ICU流程,明确诊断,严把使用指征。对因病情无法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者,请骨科会诊协助诊断与护理。组织多科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制定流程。(3)制定预防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落实情况督查表,针对压疮高发位,使用泡沫敷料进行减压。加强警示教育:树立观念,提升意识。线上:科室微信群通报。线下:不良事件讨论、不良事件追踪。(4)制作图文并茂的减压方法及流程,便于新入护士的培训及指导临床工作。完善新入护士培训大纲,修订培训计划和培训重点。在科护士实行分层次的培训。完善考核理论:采用闭卷考试及专业组长随机抽问的方式。操作:实体操练及模拟场景的方式。护士长随机抽查掌握情况,使流程常态化。(5)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每天至少检查两次颈托固定的情况,并观察接触部位的皮肤是否有发红等异常,注意保持颈托接触部位的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另外护理人员积极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相关的预防措施,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颈部及耳廓局部皮肤评价标准参照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2016年版的分期标准:1期,皮肤完整,指压不变白的红斑;2 期,部分皮层缺损,真皮层暴露;3期,全层皮肤缺损;4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损;不可分期;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5ff573cb1a702_html_eaf34a41c400f7ec.gif )、(%)表示,采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2期以上的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发生,对照组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中1期16例,2期8例,总发生率80.0%(24/30)高于观察组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30.0%(9/30),其中1期4例,2期5例,数据有统计学差异(X2=4.296,P<0.05)。


3 讨论

对于需要接受颈托固定的ICU患者而言,由于其本身移动不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多种医疗器械,加上药物等会对患者机体压力感受产生影响,因此极大程度增加患者发生MDRPI的风险。其中颈托固定导致局部组织和血管受到压迫,进而影响到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进一步增加MDRPI风险

[4-5]

为尽可能的预防接受颈托固定的患者出现MDRPI,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开展医护一体讨论,并重点进行颈托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分析,发现颈托使用指征把握不到位,缺乏专业减压工具,无专项的管理规范,无预防颈托压力性损伤针对性培训,是导致我院MDRPI高发的主要原因。在找到原因的基础上,我院持续改进相关措施,包括积极与急诊科沟通,完善急诊ICU流程并建立急诊收治使用颈托患者入ICU流程表。通过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预防性的角度尽可能避免MDRPI的发生[6]。上述应对措施也极大程度的降低了进入我院ICU接受颈托固定患者的MDRPI发生率。

综上所述,针对进入ICU接受颈托固定的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MDRPI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亚红,李婷,付成成,周昕,蒋琪霞. 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1):1252-1254.

[2]农礼荣,邓贺文,黄庆萍,杨凤玲.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在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7):188-191.

[3]章勤,宋长春,邹琪,万娟,朱晓杰,杨斌. 改良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对ICU患者口面颈部器械性压力损伤的效果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08):1421-1424.

[4]顾梦倩,赵燕燕,陈圣枝,朱丽群,耿翡,柏素萍,赵家琪,曹松梅. ICU病人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证据应用审查及障碍因素分析[J]. 护理研究,2020,34(13):2257-2263.

[5]韦柳珍. 预防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标准化护理流程应用方法及效果探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3):123+141.

[6]刘小娟,周婉仪,叶飞珍,刁金连,彭丹.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