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实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7
/ 2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实验分析

高洁

邢台市南和区人民医院 河北 邢台 054400

摘要:目的:对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实验时间控制在2017年6月-2020年4月,共计52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来。在实验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出血性疾病患者,并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半年及一年)进行记录和研究。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所选52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停止出血,而且患者在术后月经正常,子宫动脉栓塞术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臀部疼痛、大腿部分疼痛、发热及恶心呕吐患者人数比为2:4:2:2,占比分别为3.85%、7.69%、3.85%、3.85%,合计并发症出现人数为10人,占比为19.23%。结论: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子宫动脉栓塞术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出血情况,而且对患者月经无明显影响,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月经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子宫动脉栓塞术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并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产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妇产科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出现几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医护人员如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会导致患者大量出血,严重时会造成患者的死亡。在以往工作中,医护人员多是应该切除子宫的方式对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但是这种方式对患者身体有着较大的伤害。这种情况下,对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共计52例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参与其中,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为52例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实验开始于2017年6月,结束于2020年4月。所选患者年龄中间值为(29.5±4.1)岁,年龄上限为39岁,年龄下限为22岁。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为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实验对象具具备配合实验的能力;伦理委员会许可进行本次实验;自愿参与原则是本次实验开展的依据和基础。排除标准:患者身体出现明显异常情况;患者在实验过程中死亡;患者中途放弃参与本次实验;患者亲属中断本次实验的开展[1]

1.2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规范,要求患者始终保持平卧位。而且医护人员应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消毒处理,并实施局部麻醉,在麻醉结束后完成穿刺[2]。在穿刺后,医护应对造影进行观察,并在必要时向髂内动脉注入造影剂与明胶海绵体混合物。之后对患者双侧子宫动脉进行透视观察,对动脉栓塞情况进行判断,以此保证治疗的效果。

1.3判断标准

在治疗结束后半年及一年之后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随访,并记录患者出血情况及月经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中涉及到的数据均依靠SPSS21.0工具进行处理及分析[3]

  1. 结果

2.1所选患者治疗效果

对本次实验进行分析,所选52例患者在术后一周后阴道出血情况消失,患者出血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2.2所选患者月经情况

系统分析本次实验,所选52例患者术后月经周期正常。在术后半年随访结果中,月经量无明显变化的患者共计27人,月经量减少及增多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1人及4人,在术后一年随访结果中,月经量无明显变化的患者共计29人,月经量减少及增多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2人及1人。

2.3所选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

展开分析本次实验,所选52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人数共计10人,占总人数的比重为19.23%。详情见表1。

1 所选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

组别

臀部疼痛

大腿部分疼痛

发热

恶性呕吐

合计

人数(n)

2

4

2

2

10

比重(%)

3.85

7.69

3.85

3.85

19.23

  1. 讨论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这种情况下,民众对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治疗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妇产科医护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形势下,以往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治疗手段已经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民众往往不能接触子宫切除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治疗水平已经成为医护人员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相比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治疗过程中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其能够有效避免子宫切除对患者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保证患者的生育能力,而且止血效果较为理想。共计52例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参与2017年6月-2020年4月期间的实验中来,目的是对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带来一些帮助。对本次实验展开分析,所选52例患者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阴道出血情况在术后一周左右基本停止;患者月经周期在术后随访中无明显变化,部分患者月经量出现减少或增多情况;共计10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占所选患者总人数的19.23%,其中臀部疼痛、大腿部分疼痛、发热及恶心呕吐患者人数分别为2人、4人、2人及2人,占比分别为3.85%、7.69%、3.85%、3.85%。实验结果显示,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子宫动脉栓塞术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4]

本次实验表明,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控制患者阴道出血、保障患者正常生活方面发挥着较为突出的作用,有效弥补了子宫切除术的不足。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子宫动脉栓塞术所发挥的作用,并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积极进行尝试,以此提高医护工作开展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旭红. 介入栓塞治疗在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7.

[2]李利平.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3):133-135.

[3]陈昊.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5):185-186.

[4]向娟娟.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0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