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8
/ 2


持续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木姗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 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5-2020年5月48例帕金森病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持续护理组实施持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持续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实施持续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持续护理;帕金森病患者;护理;干预价值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病理改变,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减少以及多巴胺和乙酰胆碱递质失衡的生化改变。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及嗅觉丧失、便秘、睡眠行为异常、抑郁等非运动性症状的临床表现明显。帕金森病往往是进行性的,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会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正常活动,因此患者的生活评分较低[1-2]。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长期患病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会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造成很大影响。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护理质量,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持续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析了持续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护理的干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5-2020年5月48例帕金森病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24。其中持续护理组年龄62-72岁,平均(66.21±5.87)岁。男女各有15例和9例。对照组年龄63-79岁,平均(66.34±5.01)岁。男女各有14例和10例。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本研究经伦理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持续护理组实施持续护理。①当患者刚入院时,护理人员应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护理人员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预测疾病和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为患者营造温馨整洁的住院环境,保障患者舒适度,有效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和病情变化,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积极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戒心,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耐心地回答患者的问题,如果患者有不良情绪要及时疏导,多安慰患者,也可以鼓励患者培养兴趣和爱好。通过改变注意力来驱散坏情绪。②患者出院后,要进行持续跟踪调查,分析患者出院后的用药情况、自我调节情况和家庭支持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护理指导。通过建立微信群给予患者健康指导(每周1次)和每个月上门随访1次的方式进行出院后持续护理。护理内容有:①安全保障。帕金森患者存在部分运动障碍,进餐时吞咽困难,护士需要加强安全护理。在日常护理中,嘱咐家属为患者创造安全环境,防止患者不慎从床上摔下来,病房、卫生间内多处应安装扶手,方便患者行走。②心理护理。帕金森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生活不能自理,因为与他人的表达和沟通存在障碍,抑郁和焦虑在所难免,因此家属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情感支持。在沟通过程中,要更有耐心,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疏导负面心理。③健康教育。帕金森氏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较差,自理能力较弱。护士需要加强健康教育,通过疾病手册、视频、问答等方式让患者更好地了解帕金森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引导患者开展运动训练,促进肢体能量供应恢复,提高未来生活能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0-100分,越高越好)、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计数采取x2统计,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对照组是60.21±5.25分,持续护理是60.71±5.21分,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而其中持续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92.45±4.4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34±3.91分,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持续护理组护理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

3讨论

老年人帕金森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衰老、氧化应激等因素参与了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和死亡。帕金森病发病隐蔽,患者后期出现明显的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语音障碍等症状。护理工作直接影响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

常规护理在帕金森病的治疗和护理中较为常见,但常规护理是一种基本的护理模式。帕金森患者行动不便、沟通不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

[3-4]。在临床上,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生活质量影响不大。多数患者出院后自理能力低下,需要加强出院后的护理。在对帕金森患者实施持续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会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性,在护理中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支持,并加强家属对患者的护理支持和情感支持, 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加强安全护理,最大限度保障生命安全;通过普及疾病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通过康复训练提高患者肢体能力[5-6]

本研究显示,持续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帕金森病患者实施持续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兰君,李波.持续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8):226-227.

[2]薛冬辉,陶绪梅.持续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0):121+126.

[3]赵晓.人文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02):76.

[4]高金玲,肖成成,张甜.人文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1):130+132.

[5]张曼.持续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4):105-106.

[6]葛小丽,胡梦丽.人文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03):4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