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留学生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1
/ 2

高校留学生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钟达葆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河北省廊坊市 065000

摘 要:高校的留学生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不断增强,留学生的培养教育就是中国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在留学生的管理方面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存在一些招收、生活保障、课程设置、就业、奖励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英美等教育强国在留学生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留学生 管理 对策

一、留学生的历史沿革及国外管理经验

(一)留学生的历史沿革

在建国的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为“一边倒”,在国际合作的背景下,苏联和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向中国派遣留学生,这些留学生是在其本国完成了高中学习后,进入到中国进行深造,在学成回国后大多数的留学生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此后,随着我国在外交方面的发展,陆续与越南、朝鲜等国签订了留学生派遣协议。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随着在教育方面的合作不断加深,中国开始出现第一批自费来华的留学生。留学生人逐渐增多,我国的留学生的准入政策不再是零门槛,而是采取了“坚持标准,择优录取,创造条件,逐步增加”的方针,通过考试的方式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质量。

(二)留学生管理的国外经验

美国作为教育最为发达的的国家,在留学生管理方面有着一套较为完善的留学生管理体制。美国在170多个国家建立有400多个留学生的咨询中心,咨询中心提供留学的专业、学校、申请签证的流程、费用等全面的留学信息。为了确保培养的留学生能够达到较高的质量,在招收留学生的时设立了较高的准入门槛,考核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中学成绩、美国学术能力测试和语言成绩。

二、管理外国留学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校期间奖学金获取困难、毕业后就业机制不完善

来华留学生占用了国内很大一部分的教学资源,为了使知识转化为促进我国发展的能量,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留学生就业保障政策和办法。从建国开始就有留学生,但是留学生就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仍然有待完善。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此项政策的出台为留学生在中国就业和申请永久签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国的留学生的就业面较窄,虽然在2016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北京举行了第二届留学人才招聘会,但是类似的招聘会只有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出现,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仍然缺乏相关的就业保障机会,同时也缺乏及时、权威、有效的留学生就业信息指导。

(二)留学生教学管理理念落后

课程的设置是反映留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一套科学合理且符合留学生学习规律的课程能使培养计划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同时,一套优秀的课程设置能反映学科的前沿研究,确保培养出来的留学生在社会中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的课程培养设置中,未能根据留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水平进行设置。其次,在教材的使用方面。我国的留学生来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思维、思考方式、文化背景,如果一刀切并使用同一样的教材就难以与其在本国的学习内容进行衔接。最后,中国的课堂缺乏开放性,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与西方的研讨式教学理念的有冲突的,不少来自西方的留学生表示难以适应中国这种教学模式。

(三)留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缺乏引导和帮助

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办理很多事项,不仅仅涉及到校内的保卫部门、教务部门、国际合作部门还设计到校外的出入境管理、当地派出所等部门。留学生在中国留学需要办理居住地证明和上报个人信息,这些部门在为留学生办理这些事务的过程中存在职能重叠、推诿拖延的情况,缺乏明确的留学生办事指南。此外,大部分留学生只能通过一些以前有过留学经验的朋友获得选课、奖学金申请、实习等信息。尽管大部分高校在留学生报道时会安排一些外语较好的人员为留学生提供一次性的指导帮助,但缺乏常设机构,留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

三、加强外国留学生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留学生就业、奖学金政策

推进留学生在华就业能缓解我国跨国公司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留学生不仅熟悉其本国的文化,也有在中国留学的经验,能够用两国的语言沟通交流。也有不少留学生表示希望能被公司外派回其本国工作。如果留学生在完成留学毕业后不能在中国就业,就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流失,也不利于此后的留学生招生。因此,我国应该完善留学生实习、工作、居留的政策,让优秀的留学人才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奖学金作为一种激励留学生学习的方式,不仅仅能促进留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为留学生在国内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目前,我国的留学生奖学金有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政府长城奖学金。此外,中国还为来华的留学生购买了学生团体平安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等。除了政府的留学奖学金外,高校还可以与有相关留学人才需求的企业合作,通过企业冠名的方式来为留学生发放奖学金,吸引这类留学生毕业后到该公司工作。此外,还可以学习欧美强国的经验,设立助研奖学金,在校的留学生可以通过帮助导师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获得奖学金。

(二)优化多元培养模式

课程的设置对留学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留学生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从多年的实践经验上来看,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偏向于专业理论的讲授,导致留学生在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未能得到提升,不利于留学生后续就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探索与企业进行合作,在完成专业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安排留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提高实践能力。除了在能力上对留学生进行训练外,还应当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作为培训目标之一。探索实施留学生导师制,选派外语水平好、专业水平高的老师对留学生进行辅导。

(三)提高管理能力

在高校和政府方面的管理应当从有效管理向严格管理,从行政管理向政策调控,从注重行政许可向加强监督转变。明确各个留学生管理部门的职责,具体的人员负责具体的事务,实行精细化的严格管理。完善各个留学生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确保留学生在办理留学事务的过程中,能够从一个环节顺利地转到另一个环节。在高校的层面要建立突发事件管控机制,预防各类突发事件;定期开展安全演习和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将严格管理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留学生管理模式。通过温馨、合理、严格的管理为留学生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青. 对来华学历留学生实施“趋同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10(9):72-73.

[2]程家福. 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历史研究(1950-2010)[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32-34.

[3]李慧琳,张营广. 趋同管理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问题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4(11):98-100.

[4]伊鸿慧. 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8):8-9.

[5]徐艳春,李文武,鲁玲. 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6(43):11-12.

[6]黄山,张乐平,刘轩. 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研究与分析—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 科教导刊,2017(04):180-181.

[7]王永秀,谢少华. 关于来华留学教育政策的审思[J]. 高教探索,2017(03):102-106.

作者介绍:钟达葆、男、汉族、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研究生一队研究生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