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面比较心理暨社会模式与任务中心模式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1
/ 2

三方面比较心理暨社会模式与任务中心模式1

梁子聪

深圳市 阳光家庭 综合服务中心


在社会工作个案服务中,糅合了多种理论、技巧的心理暨社会模式是最经典的模式,其技巧、价值观是现今社工必须掌握的。而任务中心模式则以用时短、目标明确、效率高而著称,适合于现时工作量日增的社工。本文尝试从工作流程、社工与案主的角色、介入技巧这三方面,比较两种模式的异同,以便选择更合适的模式。

一、工作流程

在心理暨社会模式中,在与案主建立关系之后,社工会帮助案主探索过往与现在的事件以及案主的感受、了解案主周围各个系统的状况、案主面对压力、问题时的处理手法等等。 然后在资料收集较为完备后,社工便进行以下诊断:心理动态诊断、根由诊断、分类式诊断。诊断之后案主与社工共同参与订立治疗目标,最后是进行治疗。

简单归纳的流程为①建立工作关系②心理社会研究(过往经验、人-情况研究、社会关系、生理状况等等)③诊断(Diagnosis)④制定治疗目标并订立工作目标契约⑤治疗(Treatment)。

可见,心理暨社会模式是有一半以上的流程是为准确、详细诊断案主而进行的,社工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在不断与案主探讨经验、往事、环境之中,未必能及时处理案主的一些需求,在时间安排上比较"奢侈"。但同时在前三个阶段,是社工引领案主不断探索、反思的阶段。若案主在"探索—描述—宣泄"之后,能够在认知、情绪上有所改善,可以认为其实治疗阶段早已经在前三部分开始了。

而任务中心模式则简短很多,分为几个主要步骤:①社工与案主共同找出目标问题;②由案主订立问题处理的先后顺序,然后社工与案主就"目标问题"、"处理顺序"、"任务安排"等事项达成契约;③案主与社工各自完成有关任务; ④在限期到来的时候评估成效,并与案主商定辅导接触后应继续完成的任务。

清晰可见的是,任务中心模式的重心在任务的完成——即解决问题上,比如说案主需要在三个月内接受培训,并找到一份某行业的工作。这与强调研究、诊断的心理社会模式恰恰不同。 此模式讲求快速解决案主的需求,所以亦须快速界定案主所遭遇的困难。W.Reid在《Task-centered casework》一书中,将案主可能会遭遇的生活中的问题归为七种,分别是人际冲突、社会关系不如意、与正式组织不协调、履行角色上之困难、决议上面对的困扰、反应情绪困扰、社会资源不足。 在界定问题时,案主可以在量表上写上自己感受到这七种问题的困扰程度,这样就社工和案主就能够快速界定问题,并分清不同问题的优先解决程度。

通常而言,心理暨社会模式的辅导历程可能会在一年左右甚至以上,而任务中心模式只有二至四个月。 相对于任务中心模式而言,历程更长的心理暨社会模式的优点是更能深入了解案主,探寻问题出现的深层次根源,案主亦在此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成长;而任务中心模式能让案主在短时间内处理"生活中的问题"(Problems of living),更快获得成就感。

二、社工与案主的角色

在心理暨社会模式的研究、诊断阶段,社工与案主的关系可以用"专家—受助者"描述。

其一是在这阶段,社工是更加主动的一方:引领案主探索过往经验、了解案主的系统、情况,并对案主作出"诊断",本身就很有专家的意味。其二,是研究、诊断的阶段要求社工具备精神分析、系统理论、自我心理学等等专业知识。

但心理暨社会模式并非不强调与案主同行。尤其是案主与社工确定治疗目标、订立契约时,是双方平等参与的;在治疗的过程之中社工与案主是共同进退,而不是由社工牵着案主前进;更不用说"自决权"这个工作原则也是来自于心理暨社会模式的。 可见,心理暨社会模式中,在不同阶段,社工与案主的角色、权力地位会稍有不同。

而任务中心模式则自始至终都是"以案主为中心",同时更加要求案主是主动的。其一,在界定问题和其严重程度时,是以案主的判断、感受为主。案主不但承认问题,而且需要愿意处理问题,承担相关的任务; 其二,制定任务、执行任务也是需要案主主动、自主的。

然则社工的角色呢? 社工在任务中心模式里,是作为一个"辅助者"与案主同行、解决问题的。 包括:在辅导初期协助案主分析问题、并设想各种解决的方法;在开始执行任务后,鼓励、适当指导案主,以促进目标的达成;同时也会有"环境介入"的工作,例如链接案主需要的资源、争取案主重要他人的协助等等。简单来说,任务中心模式要求案主扮演一个动机较高、愿意思考并执行任务的角色,案主处于辅导关系的主动地位。这与心理暨社会模式中,社工与案主时而是"专家—受助者"而时而又是"同行伙伴"的角色关系是不一样的。

三、介入技巧

注重研究、诊断的心理暨社会模式的技巧相对于任务中心模式的技巧更为系统化、丰富。 心理暨社会模式的技巧分为"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 其中直接治疗又分为非反映性技巧和反映性技巧。 其中非反映性技巧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强调、提议、忠告、驱策、实际干预)、"探索—描述—宣泄"。 反映性技巧则分为:"人—情况"反映、心理模式动力反映、人格发展放映。 而间接治疗,又被称为"环境工作",改善案主的环境、周边系统。

在任务中心模式中,Reid和Epstein认为"沟通"是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桥梁,非常关键;而社工和案主之间的社会工作关系则并没有那么重要。沟通需要有系统,即有助于当前的介入阶段,同时也是鼓励性的,令案主感觉被接纳。 有效的沟通技巧有:外露的了解、解释现状、组织、以终结为动力等等。 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心理暨社会模式的技巧体系,对应的功能更多。

任务中心模式的技巧的功能相对单一,而且是协助性的,主要为推动案主完成既定的任务。这些技巧主要有:组织、带引方向、制定奖励、模拟情况、指导实习、制定计划及检讨、以终结为动力。 这些技巧都是以比较直接的方式,协助案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虽然还有"外露的了解"、"解释现况"这两个建立关系、帮助案主反思的技巧,但是任务中心模式的辅导历程较短,社工没有时间运用这些技巧。 事实上在这模式中,社工难以真正全面了解案主,建立真正的"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关系;许多次的会谈的重点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任务,而非探索案主的经历、感受。


参考文献

[1]區澤光、高劉寶慈編 《個案工作》,2001

1 作者:梁子聪,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