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融视角下核心问题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1
/ 2

通融视角下核心问题设计策略

庄美雅

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希信中心小学

摘要:核心问题是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核心问题的设计应关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核心问题的设计应该立足学生的角度,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应该突出数学思维与学习方法。

关键词:通透主线;直通本质;联通点阵;融化冰点

什么是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是在课堂诸多教学问题中最具思维价值、最有利于学生思考、最能揭示数学本质的问题。它能整合教学内容的关键和重点,并派生出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具有一定的生长性和自由度,能够给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留下充分地时间和空间,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聚焦于数学本质,促进学生深度数学学习。可以说数学课堂的核心问题是数学教学环节有效推进的关键,课堂教学环节的构建和情境的创设都须注重数学问题的设计。

1.通透主线,增设核心问题的冲突点

没有融合、提炼的思考与设计,常是散落的,缺少力量的。核心问题的设计对于攻克新知重难点有着突破口的功能,直击新知探索关键设计核心问题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成为探究学习的强大动力,引领学生顺利开展探究学习。例如《平均数的再认识》的教学,平均数是表示一组离散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代表着一组的整体水平或平均水平。在四年级学习,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求和平分、移多补少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对于平均数的灵敏性也有一定的体会,那么在五年级的学习中如何进一步认知,又如何去深化学生的体验?简言之,本节课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说,除了知识、技能的教学外,想让学生从本节课中感悟什么?体会什么呢?省教学名师许贻亮老师在教学《平均数的再认识》一课中,以“平均数,好吗?”作为核心问题“一咏三叹”,从复习到新知结束共3次进行交流与追问:课伊始,出示两家公司的招聘信息,在学生交流去哪家公司中,感悟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平均数“会骗人”;接着通过交流“公交车学龄前儿童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的合理性,感受平均数“很好用”;最后在“派谁去参赛”的情境中体会平均数“好比较”。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对平均数有个理性清晰的认识:平均数有时挺好,但也有不足,要具体、深入地分析,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避之。

2.直通本质,增添核心问题的思维量

学习过程是逐步深入,螺旋上升的过程。核心问题的设计要延长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激发学习热情,在一个个充满挑战,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中将学习引向深入,顺着知识发展顺序展开学习,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例如《分数的再认识》其“一个整体”是教学“分数意义”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我们设计了紧紧围绕核心问题“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吗?”逐层深入的进行讨论:一是“拿铅笔”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拿出铅笔总量的“1/2”,拿出铅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铅笔总数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二是“说一说”的活动,联系“一本书的1/3”情境展开交流,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三是“画一画”,“一个图形的1/4是一个 5ffbf10fb32f7_html_a9486ade78f18977.gif ,你觉得这个图形长什么样的?”,这是前一环节的逆向练习,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四是结合“捐零花钱”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并在推进中,从分数的有量纲性到无量纲性,让学生体会到“一个整体”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跳出具体数量,从集合、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理解分数,把握分数。

3.联通点阵,增补核心问题的串并联

核心问题的设计不能孤立思考各个教学内容,而应在总目标的统领下,围绕重点知识处理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引导学生各个击破知识点,发挥核心问题的整体效应。如《倍数与因数的整理复习》课,这节复习课概念繁多,关系错综。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概念的知识结构,感受之间的相互联系呢?课伊始,我设计了“看到3、4、12这三个数你想到了哪些数学知识?”这个核心问题引发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复习倍数与因数、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2,3,5倍数特征等诸多概念,唤醒学生对本教学单元的6个数学概念的回忆后,设问:“这单元为何叫‘倍数与因数’?是什么理由?”从课题名称发问,是有意而为之的。其一,这个问题比较“陌生”。陌生的问题更易引发思考,“是啊,为什么?”“什么理由呢?”其二,这个问题比较“核心”。这个核心问题想明白了,想通透了,倍数、因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这6个数学概念之间的数学联系就从隐到显、从散到连,从而“轻巧”地达成梳理结构的目标。

4.融化冰点,增大核心问题的开放度

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不免思维混淆发生错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错误,在真疑惑中设计核心问题,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领学生在自我反省中逐步理解、掌握知识、积累活动经验。如《运算律的总复习》,乘法分配律是教学的难点、痛点,当然也当仁不让地成为复习课、总复习课重点关注的内容。而它之所以难于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原因之一就是出现了不同的运算及左右两边的数字出现了不同。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缘由,更清晰的掌握其运算律呢?教学中我设计以求两个菜地的总面积为例,设计核心问题:“为什么左边4个数,右边怎么就只剩3个数?”让学生既通过“数”与“形”两个维度进一步通透数学理解,融化部分学生的认知盲区,进一步发展乘法分配律的图形表象。

在教学过程中,以精心构建的“核心问题”展开,用核心问题引领教学,以核心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引领学生探究与交流、思考与实践,在经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这样的课堂教学,由数学知识、方法、过程的简单叠加,转向提升课堂的学科素养和数学气质,由“小内容”教出“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