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应用

候智圆

国网菏泽供电公司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已经进入各行各业,电力事业更是智能化发展和普及的基础和前沿阵地,同时智能电网建设也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进步。自我国提出智能电网建设后,电力事业发展也开始向现代化建设进军,智能电网的建设符合当下科技水平和国情发展需求,对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配网调控一体化能对国家电网系统进行高效的监控和管理,同时还能提高故障处理效率,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应加强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综合研究,解决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国家电力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智能电网模式;配网调控一体化;应用

1导言

众所周知,在智能电网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过度依赖智能电网技术不能够将智能电网模式与配网调控一体化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智能电网有许多优点,能够促进电网的运行效率,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目前的配网管理方面还不完善,仍存在着许多缺点,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仍需工作人员不断努力探索。

2智能电网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特点

我国智能电网配网调控一体化具有实时性、开放性、系统性等特点。实时性主要体现在实时监测和指令传送两方面,配网调控一体化在遥信等新型技术的基础上,收集信息记录在数据库中,方便工作人员随时监控当前电网运行情况;同时遥控指令能及时发出、接收并执行。开放性主要是指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属于开放平台,能多方面的兼容其他软件,连接数据库、信息库和其他通讯系统等。系统性主要是指智能电网及各变电站发生故障时,及时发出警报,系统在接收到警报信息后能及时评估电网当前的运行状态和判断发生的故障,充分考虑电网的安全运行,做出合理的处置方案,并将信息有针对的反馈给管理人员,为其最终归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智能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3电网调控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硬件设施缺陷

电网调控及安全运行要有齐全、先进的设备设施支持,这些设备是构成电网系统的重要部分,其运行状态和质量会对电网调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相关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设备功效不充分、不健全发展的异常现象,造成电网运行故障频发,不仅给电网调控带来很多安全隐患,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影响。

3.2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技术方面,配电网信息深层管理应用需求与系统间交互模式,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模型、数据和图形等方面与调控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还不够明确;在实际电网运行中,配网自动化系统信息与数据集成共享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对配网生产、运行、调度等方面对数据应用需求还有待提高;另外在站端所对上送信息的处理方式也存在着分类不明,主次不分等问题。

3.3调控针对性不强

通过人力来实现对配网的运行和管理,往往是会出现许多偏差的,即使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也难以保证100%的正确率。在面临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结合不同的工作需求制定准确的调控方案,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精心的工作,如果专业人员的技术本领不够高,那么在调控过程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失误。而且即使工作人员拥有高超的本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每个人所经历的不同,也会由于经验和习惯性的做法产生盲目调控倾向,很难做到合理的有效调度指挥。总的来说,用人工去进行这项调控工作是不科学的,这也是阻碍传统电网模式发展的绊脚石。如果当前的智能电网模式能够克服这个困难,那么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就能够向前迈进一大步。

4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应用措施

4.1统一配网调控一体化模式及标准

在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首先需统一其管理模式及标准,提高一体化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兼容性,消除不同地域配网调控在管理和标准差异,提高配网调控管理效率和质量。在我国智能电网配网调控一体化建设中,应注重人机相互结合,以自动化管理为目标,结合一体化系统的灵活性和坚强特点,融入绿色电网设计,保证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在电网调度管理中,应确保主网设备的质量符合安全标准,以减少智能电网故障对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智能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4.2做好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应急事故演练

电网运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为保障电网调控一体化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电力部门必须加强对事故风险的防范和应急能力的培训,为构建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奠定基础。首先,电力公司要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案,并加强事故预防演练工作,使工作人员都能够掌握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次,分析用电高峰期电网的实际发电情况,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清晰划分用电高峰时段,掌握高峰变化值,并对高峰期可能存在的用电风险进行事故预防演练,加强对高峰用电事故风险的防控,使电网调控一体化更有保障。

4.3GIS技术在配网调控一体化中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配网调控一体化设计及建设中,应大力推广应用GIS技术,有效的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GIS技术的应用能降低传统配网调度时,需要查阅文本及图册所消耗的时间和误差,减少不必要的麻烦;GIS技术可构建电力专用地图,在调度中心及系统终端显示电子地图系统,表示出电网线路分布及走向,实时显示电网运行情况及故障位置,实现对配网调控的可视化管理,减少误判、盲调等现象的出现,提高电网管理工作效率和一体化系统的稳定性。

4.4规范智能电网控制流程

构建地区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必须加强对电网生产和管理相关流程的控制。制订电网调控中心基本标准,进一步强调控制中心的职能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调控中心的服务及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整个电网的调控质量。提升电网调控的安全管理效益,调控中心的技术人员要随时注意调控步骤的合理性,要依据作业标准规范调控,及时制止和处理违规操作者。加强对调控系统设备的检验核查。相关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调控设备运行状况的监管,要定期检验设备的运行状态。要指派专人进行调控设备维护和检修,对存在的重大风险问题要及时处理,严禁拖拉和隐藏。同时,要及时纠正违规操作等不规范调控行为。调度技术员要全面记录调度工作环节,可采用比对核查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4.5GIS系统与SCADA系统的交互应用

在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建设中,主网SCADA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可实现对电路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分析。调度工作重点在于提升配网管理能力,解决盲掉问题,监控方面的功能不够完善,而SCADA系统可以完美的弥补这缺陷,有效的提升配网调控的工作效率。另外,基于用电营销、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交换需求,可考虑加强GIS系统与其他系统数据结合,提升数据交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智能电网建设中应加强GIS系统和SCADA系统的交互应用,构件科学的集成体系,充分发挥GIS系统和SCADA系统的有点,实现功能互补达到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目的。

5结束语

总之,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实现电网自动化、智能化,减少盲掉等问题,应及时统一配网调控一体化的模式和标准,加强GIS系统和SCADA系统在一体化中的应用,构建科学的集成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高效的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左鹏,周泽明.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探讨[J].低碳世界,2015(31):13-14.

[2]央兴德.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1):236-237.

[3]沈杏珍.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科技风,2014(19):50.

[4]陈丽君,张涛.智能电网环境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