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材更贴近学生 在生活中补充教材——谈小学科学教科版2019版新教材教学感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让教材更贴近学生 在生活中补充教材 ——谈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9 版新教材教学感受

张薇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小学 413000

摘要:2019年,小学教科版科学迎来了教材改编,这套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四个方面的目标和以概念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构建体系的。在整体的结构中突出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双螺旋协同发展, 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目标作为隐性目标蕴含其中。根据课程标准中课程设计思路明确的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 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 反映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

主体性、连贯性、大单元、生活化

正文:

在2017年,我们教科版科学其实就迎来了新的改革,从2017年开始,小学1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程,通过一年的教学,我发现,新的一年级教材聚焦更少的主题,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探索。在单元内部,用连贯的思维进行事实间的联系。在同一年级的单元之间,保持概念的连贯性。随着年级的升高,连贯地发展更为复杂的概念。经过两年的试教与改进,2019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对3——6年级教材也进行了改编。

一、教材特点

2017年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变化, 就是在内容标准部分进行了学段划分, 突出了大概念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强调了学习进阶理论在设计中的地位。新的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经过两年的教学,我对新教材有了如下了解:

1、教材内容体现了连贯性

新的教材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实施科学教学,而科学教材内容的安排借鉴了国外大单元(模块)设计的课程开发模式,将课程标准所涉及的四个领域中的75个学习内容,聚焦为36个主题(单元)。这些主题每个都包含7—8节连贯性的内容。这种大单元的设计方式使课程中的有关内容有了联系起来的可能,从事实与事实间、事实与概念间有了联系起来的可能,使儿童能够随着经验的丰富不断修正和完善已有的认识,对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入。

连贯性的课程设计,需要在同一层面针对同一个大概念从不同的主题展开,让儿童了解概念所具有的广泛的解释能力,形成横向的连贯性理解。

《植物》《动物》和《我们身边的物体》三个单元,将儿童身边所熟悉的物体区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类,分别引导他们研究这些物体的属性,帮助他们建立有关物体都具有可观察和描述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被我们所认识并进行分类这样一个基本概念。用这三个单元作为科学课程的起始学习内容,我们相信,对于儿童开启系统性的科学学习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大单元”模式,让教材更具包容性、综合性

新的教材将课程标准中的 18 个主要概念 75 个学习内容, 分解到四个领域三个学段形成的学段目标是比较丰富的。 教材利用大单元的方式对学段目标进行了一定的排列和组合。 例如 “ 水” 单元, 从水是一种物质的角度整合了主要概念 1、2、6的 10 个学段目标; “ 环境与我们” 单元, 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整合了主要概念10、12、15和16; “ 微小世界” 单元进行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概念交叉; “ 物体的运动” “ 运动和力” 单元加强了物质科学和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的联系; “ 太阳、 地球和月球”单元则做了地球与宇宙、物质科学和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融合的一种尝试。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概念的发展和建立概念间的联系, 促进他们对世界的深入理解。

  1. 结合其它学科,共同协作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中会涉及数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与小学其他学科的目标进行匹配, 旧教材并没有过多的联系和拓展,而新的教材在活动设计时保证了概念发展的一致性。 例如, “ 物体的运动” 单元 “ 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 是建立在二年级数学 “ 方向与位置” 的基础上的。“ 天气” 单元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和对四季植物的观察与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课文形成了同步。

  1. 展现科学家风采,树立伟大理想

新教材每一册共选择了竺可桢、童第周、牛顿、达尔文等八位中外科学家,,分别以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语言介绍了他们在科学领域的主要贡献, 描述了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过程。科学家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顿时鲜活起来,其中, 对中国科学家群体的介绍, 更会增进他们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帮助他们树立伟大的理想和抱负。

  1. 教学感受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用科学贴近现实生活。要求学生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对科学在技术和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进行了解”。而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促进其不断提高,最终通过他们的科学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所以,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形成 “科学可以人人做 ,生活处处有科学”的观点。

在两年的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新教材更加体现探究过程,更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跟学生生活联系更加密切,更注意引发学生兴趣。

  1. 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引起学生共鸣

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的为学生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我发现,跟学生生活贴近的内容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寻找教材知识里的“生活气息”,将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如:四年级上册《我们一天的食物》,这一课内容,孩子们既熟悉又陌生,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调查并记录家里一周之中所吃的食物,并自己制作一张一周营养食谱,通过调查记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同时学生的调查表还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原始材料。有利于将课堂知识和学生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的求知欲更为强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成为自己家庭的营养师,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 ,今天的午餐要吃些什么? ”之后便让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午餐安排的建议,并要求对自己的安排给出解释,如自己选择的食物具有什么营养,对人有哪些好处。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对各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有更全面的了解。在愉快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学生们将自己的思想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不仅掌握了知识,还锻炼了能力,同时感受到了生活中 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

  1. 在生活中寻找学习的内容

如果单纯的依照教材来完成教学内容,那么其实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在生活中深挖教材,并确定进行的是有效挖掘,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老师的任务,在大多数时候,这个任务应该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

如四年级上册《运动与力》这一单元中,学生对于各种力的存在是知道的,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很清楚的运用各种力来完成实验,但是在《小车的运动》这一课中,孩子们对于“能量”的概念,真的是无法理解,他们不能直接的理解什么是能量,所以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身边的一些事物和事件中,提取有可能体现能量存在的事与物,然后再小组进行交流,在大家总结、归纳了大部分事件后,他们能清楚的表达“能量”的含义,并能准确进行列举。

总之,新教材的实施,能够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科学”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还是开启孩子们思维和探索精神的钥匙。而我们教师就应该在教学的过程 中,拉近学生和科学学科的距离,让科学课堂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科学学习,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对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有更深刻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