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大概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新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大概念

张波涛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六中学 272100

摘要: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多、时间紧,为此,新课标提出应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该教学模式,不仅是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打破教学困境的关键措施,所以重点分析其应用措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历史;历史发展主线

引言: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普遍存在一个教学思维误区,即将教材上的每句话都拆解出来进行讲解,甚至有些教师为了将其讲清楚,不惜花费大力气查阅学术资料或文献,事无巨细。但高中历史学时有限,无法将如此庞大的历史内容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当中完成,进而出现了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大概念的做法,即从教材中筛选重点内容,再将这些内容通过历史主线串联起来,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体系,在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节省课堂时间。

一、大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一种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主要思维方式;而大概念则是学科当中的核心概念,能够超越课堂价值。其主要源于学科当中的各项理论、概念、解释体系,能够给学科发展带来更加广泛的视角[1]。在新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仔细分析所有专题的核心概念、主要内容以及主要问题。当前高中历史教材做了重大调整,由于有限学时和其学科本身细密庞大的知识体系之间存在一定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少数核心概念对其中的零散概念进行整个,由此建立起完整的概念体系,促使学生深层次理解历史,明确一些普遍性的原理,实现知识迁移拓展,提升历史学科素养。对此,重点分析其大概念的应用措施具有极大必要性。

二、历史教学中的大概念落实措施

(一)以历史发展主线为核心

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基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考试重点进行了解和记忆,导致知识无法形成主线,所有信息量在各个区间中的分布存在一定不均匀现象,使得历史教学主线内容无法建立起来。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帮助学生把关注点放在历史主线上,具体将新课标作为基础,提供更多真实且丰富的主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向。

(二)以学生理解能力为基础

在高中历史中部分概念较为晦涩复杂,部分概念则比较零散,再加上课时有限,教师无法面面俱到,导致学生无法全面接受。对此在实际教学中则应重点对这类内容进行简化处理,将学生的理解能力作为基础,重点突出教学主线。比如对于早期国家的发展等则需简要说明;春秋战国以及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演变由于整体较为纷乱,教师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将重点展现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梳理;对于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内容则让学生将其作为常识了解即可,不必做完全分析,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三)注重历史要素间的逻辑关系

虽然一个时代的历史现象较为复杂,但却存在一定规律。比如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当中,“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这一板块就特别强调了政治变局;“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这一板块则特别展现了政治变局下的经济背景以及统治者做出的应对措施;“孔子与老子”和“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板块则重点展现了政治经济发展下的思想文化发展。这样一来一个关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逻辑关系就建立了起来。对此,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东周变革怎样造成了诸子百家的局面?”“在中国上古时期,是如何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的?”等等。以此使学生充分明确整治经济的发展势必会激发思想文化的发展。这种课堂模式不但有极为清晰的逻辑,还可以展现出明确的教学立意。

(四)在构建概念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关键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核心概念本身抽象且宽泛,无法直接应用到教学中,而具体的历史内容又过于琐碎和细密。所以这就需从教材中找到重点内容,依次对其进行排序,即把事实放在底层,把核心概念与关键内容分层设置;再根据核心概念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2]。比如在“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这一单元中,大部分知识虽然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但初中时期更加注重对史实的了解,关注“点”和“线”,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还需从“面”上着手,帮助学生加强历史认识。该单元中的核心概念主要在于“革命的嬗变和延续”,以此依照教材明确重点,即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文化运动等,最后以这些内容为主提出“为何会爆发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前期和后续中国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导致辛亥革命成果的发展和巩固受到阻碍?”等等。在此方式下,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深入认识近代中国的转型问题,进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的中国。

三、结束语

通过大概念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但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的思路已经基本清晰,给历史教学实际困难的解决,以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强化指出了切实可行的方向。未来,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从历史主线确定着手,以学生理解能力为基础,建立历史要素间的逻辑关系,确定教学内容和问题,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天庆. 注议题探讨:融合"大概念"与"大主题"的高中历史教学[J]. 江苏教育研究, 2020(26).

[2] 孙亚峰, 王艳菊. 以高考试题为例谈高中历史概念教学[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8, 444(1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