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正确民族史观培养刍议——以人教版《抗日战争》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高中历史教学中正确民族史观培养刍议——以人教版《抗日战争》为例

夏春艳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 137000

摘要: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全民族追忆抗战历史。“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爱国情怀空前高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如何摒弃民族主义偏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细心观察,课后及时搜集反馈,自我反思,力求尽到历史教师的职责。在此略陈管见,求教方家。

关键词:高中历史;民族史;培养

一、全方位呈现更真实的历史

1、史料选择的“微创小切口”

“全部15年战争(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仅仅用侵略战争这样的概念来说,或者仅仅用抽象的概念和术语来演绎性地说明,都不如在著作、影像和历史教育第一线上将战争中侵略的内容具体形象丰富地传达出来更有效。”【1】所以在历史资料的选择上注重新情境、新材料的同时,应从细微处着手,采用“以小见大”的“微创选择法”,力求使材料更贴近生活经验。例如:台儿庄战役资料:

台儿庄不大,但却是战略要地,不仅位于京杭运河沿岸,而且是津浦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正好绕过徐州。蒋介石在1938年4月1日的电报里明确表示:必须剿灭台儿庄一处的敌军。【2】台儿庄城内,每天都演着极激烈的巷战,空前的争夺巷战,不止争夺一街一巷,即一院落和一间屋子,谁也不肯让过谁。有时一占领了一间房屋,立即从墙上挖洞,向敌人方面串进。有时彼此同时挖洞,同在一堵墙打洞,彼此见面,就互敬以手榴弹,没有手榴弹,就用嘴咬。后来我们听见敌人打洞,我们就爬上屋顶,从屋顶上挖洞抛下炸弹,敌人进来多少死多少。

2、史料选择的“全方位,广角度”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历史资料选择的多角度,多元化呈现,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全面客观公允的分析与判断,更接近历史事实。在历史资料的选材方面注意多角度,形式多样的一手资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及能力。当然选取史料时也不能忽视材料内在逻辑联系,主题要鲜明突出,否则会事倍功半,“广种薄收”。

材料一(1937年12月12日,南京保卫战失败后)投降,这个词对所有的军人来说都是非常可耻的词汇,但我明白他们的苦心,他们也可以保持气节学那些脱掉军服的同仁一样,在安全区寻一条生路,但他们选择了更艰难、更不可测、更加耻辱的方式,只是为了给近3000的伤病员寻一条活路。但他们遇到了一群丧尽天良的鬼子,所有的轻重伤员和留守的医生护士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日军的屠杀,仅有寥寥几人幸免。我那两个同学一位是趴在伤员身上想保护伤员而被鬼子的刺刀扎死的,另一位说着英语想要阻止日军而被当胸开枪射杀……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又大哭一场。《抗战亲历者口述:国民党老兵鲜活记忆中的10大抗日战役》亲历者的讲述,使历史事件更具真实感与厚重感。当事人的视角解读,中国军人的视死如归与日军疯狂屠杀形成鲜明对比。

材料二(1937年12月14日南京)在开车穿过城市的路上,我们才真正了解到破坏的程度。汽车每开100米~200米的距离,我们就会碰上好几具尸体。死亡的都是平民,我检查了尸体,发现背部有被子弹击中的痕迹。看来这些人是在逃跑的途中被人从后面击中而死的……日本人每10人~20人组成一个小分队,他们在城市中穿行,把商店洗劫一空。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是无法相信的……我亲眼目睹了德国基斯林糕饼店被他们洗劫一空。中山路和太平路上的几乎每一家店铺都是如此。《拉贝日记》作者来自中日交战之外的第三方,材料可信性更强。以第三方的角度佐证。亲历亲述,令人信服。

材料三(1937年12月16日)午后一点,我段二十名士兵为扫荡残兵目的向马风山方向前进。二十三天前抓到的俘虏支那兵。一部五千名,带到长江沿岸用机关枪射杀,气候用刺刀随意刺杀,自己也仅仅在这个时候产生怨恨,狠下心来大概刺杀了三十名支那兵。日军第十九连队第三大队上等兵黑须忠信《阵中日记》转引自《日本如何面对历史》。这是事发现场由刺杀的当事者所做的实时记录。此记录与步兵第六十五联队第八中队的少尉射杀俘虏的记录完全吻合,材料相互佐证,从侧面真实反映了战争如何使人疯狂。

二、时刻把握“以史为鉴”的原则与对战争的反思

“一百二十年前,蕞尔小国日本打败了天朝上国大清,众多有识之士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反躬自问:大清因何而败……事实上,正是甲午中日战争,充分暴露了中国民族意识的缺失。”如果说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尚未彻底觉醒,那么之后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民族危机空前加剧的情况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抗日,军民团结一心抵御侵略,民众完成了从“臣民”到“国民”的转变,自己就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国家的完整与统一需要自己来维护。反思战争,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惨痛的战争教训换来的是对和平的渴求,痛苦之后的觉醒。在教学中这更符合“以史为鉴”的教学原则,充分汲取历史经验,“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后进”。

三、解析易混的历史概念

1、日本民众≠日本右翼。“广义上讲,日本右翼指的是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也就是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 20世纪上半叶,日本右翼与日本军部相勾结,策动一系列侵略活动。如今右翼势力反对“和平宪法”,2016年3月29日,安倍内阁不顾爱好和平的日本民众及其他国家的反对,强行通过决议实施新安保的系列法案。另外日本右翼始终与日本政界保持密切联系,鼓吹历史修正主义,主张改变“将国家或国家主义视为恶”,矫正“自虐性质的偏向教育”,否认或美化侵略历史。可见对于战争责任问题,日本右翼势力难辞其咎。而对于日本民众则无需仇视。

2、对德日法西斯势力清除程度的不同,美国负有重要责任。1946年3月,距离远东国际军事审判(东京审判)第一次开庭还有近2个月的时间,根据日本裕仁天皇口述整理的《昭和天皇独白录》摆在了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办公桌上。裕仁将自己描述成君主立宪政体下“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的形象。而麦克阿瑟最终决定保护“首要战犯”裕仁是出于美军对日单独占领的安全需要。而在东京审判中犯下同样错误的还有中国的国民政府。辻政信,被人称为“豺狼参谋”,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指挥官之一,罪行累累的日本战犯。抗战胜利后受国民政府庇护成为了“智囊团”的重要成员而最终逃脱了审判。冈村宁次,百团大战后调任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指挥对八路军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早在1946年初,远东盟军总部正是宣布冈村宁次为战犯,应立即解往日本受审。“蒋介石多次以日侨遣返工作尚未完结,冈村宁次身染重病为由推托,拒不执行。”

中日关系的“前世今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与反思。毕竟在“不能搬家”的情况下,搞好“邻里关系”符合中日两国的长久利益,更有助于友好交往的延续,“来世”情谊长存。在全球大家庭中,中日两国也是重要的成员,和平发展才是历史永恒的主题。“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

参考文献:

[1]白涩.抗战亲历者口述:国民党老兵鲜活记忆中的10大抗日战役[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3.1

[2]白孟宸.有罪难罚首恶成国民政府座上宾[J].国家人文历史,2016.01.15第2期1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