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实践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实践价值研究

秦霞 陈惠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泰安镇中心幼儿园 江苏扬州 225113

摘要:幼儿园混龄教育对于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有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都有着积极地影响。为此目前针对学前教育我们也开展了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研究,混龄教育要让课程突出主体性和活动性,要注意课程落实中鼓励幼儿分组活动,有效的发挥出混龄教育的优势,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本文针对幼儿园混龄教育实践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给学前教育工作者一些启发。

关键词:幼儿园;混龄教育;实践价值

目前我国很多幼儿园都采用同龄编班的教育形式,按照幼儿年龄划分班级开展教学。这样的方式便于开展集体教学,但是无法有效的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不能够有效的弥补当前一些幼儿缺乏兄弟姐妹所导致的异龄交往不足的确实。所以我们需要开展混龄教育模式,通过开展混龄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认知能力还有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培养幼儿的情感。本文针对幼儿园混龄教育实践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1. 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实践价值

  1. 幼儿园混龄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指的就是幼儿在和他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和情感态度。这些也都会随着年龄发展变化。落实混龄教育首先可以很好地提升幼儿的社交技能发展和提升。社会交往技能是人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是否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和正常进行社会交往重要的品质。落实混龄教育,要进行混龄编班,这样可以有效的扩大儿童的接触面,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还有不同年龄儿童交往提供更好的机会,能够为幼儿提供多种角色经验,促进幼儿角色承担能力的发展。可以帮助克服很多独生子女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问题。通过混龄教育可以实现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交往沟通,能够共同进行生活,这样可以让幼儿学习到和人交往一些正确的态度和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促进幼儿积极健康地成长。

  1. 发展亲社会性行为,学会和人共处

亲社会行为主要就是指人们有益的或者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其中包含了合作、助人等等这些行为。这种行为并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和幼儿进行更好的相处,需要幼儿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逐渐的形成和获得。幼儿和人相处的品质是幼儿在实际生活情境的熏陶下在实际的生活中积累得出的。幼儿在和同伴进行交往中能够逐渐的体会到交往的乐趣。能够体会到和人分享的快乐,受到一定的鼓舞。这样可以逐渐的帮助幼儿形成一种共处的社会品质。通过研究表明,同龄幼儿在一起可能会更容易产生攻击性的行为。但是如果让异龄的幼儿在一起活动,年长的幼儿具备一定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这样他们就会有更强的自觉性和意志力。那么在混龄教育中,面对一些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的时候也就更愿意和他们分享玩具,在发生了冲突的时候更会懂得谦让。那么年幼的幼儿也可以在和年长的幼儿进行交往的时候还能够得到领会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升。最后就是通过落实混龄教育可以有效的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混龄教育中会根据幼儿实际的需求情况落实相关的游戏的材料,符合幼儿的各项水平和能力,这样能够帮助幼儿体验到快乐感,能够使得幼儿获得自信。

  1. 幼儿园混龄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混龄教育中幼儿的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那么在和同伴进行沟通相处的时候可以发生一定的冲突,而这样的一种冲突可以更好的帮助一些缺乏经验的幼儿模仿有经验的幼儿,这样可以对新的经验进行一定的内化。并且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也可以额根据他们的差异性确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无拘无束的进行活动。这样幼儿有了更多的机会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同幼儿可以进行思维的碰撞,达到一个思维的发展,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巩固所获得的学习技巧。

  1. 幼儿园混龄教育能够培养幼儿情感

混龄教育下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他们的能力还有经验都具备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每一个幼儿在整个的班级中拥有了不同的角色好定位,会面对复杂的关系环境,而且这样的班级团体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所以角色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学生从需要帮助逐渐的变为需要付出,这样可以让幼儿体验到各种的情感。另外混龄教育还能够很好的促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幼儿和其他幼儿的情感交流并不在一个层面,是多个角度的。教师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创设和幼儿交流会,使得幼儿交往面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互相学习和体谅这样的合作关系,幼儿学会如何体会别人的感受,如何同情别人等等,同时也会使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别人和理解被别人,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有着很大的帮助。最后就是要扩大幼儿的情感体验和交流的范围。通过混龄教育有效的实现了幼儿情感体验范围和交流范围的拓展。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教师会借助鼓励帮助克服幼儿的消极情感,幼儿对积极的情感形成一种认同。这更有助于幼儿更好的发展。

  1. 混龄教育课程实施策略

  1. 根据教育目标对混龄班幼儿分组

在落实混龄教育课程的时候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混龄班的幼儿进行分组,比如可以分为集体混龄或者小组混龄等方式来落实活动。同时也可以分为大中组或者中小组进行混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变因为年龄限定进行的幼儿能力的分组,一些中班能力强的可以参与到大班的活动中,小班能力强的也可以参与到中班活动中。另外也可以在幼儿园的混龄教育活动中落实互补混龄分组模式,在一个活动中,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分成小组,互相之间学习和帮助,取得共同的发展。

  1. 采取合适的活动策略

首先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时候可以落实情境创设。在开展主题活动的时候可以找到具体的主题线索,教师和幼儿共同就主题活动进行探索,设计具体的活动环境,然后为不同年龄段幼儿呈现活动的情境,安排好材料等。这样能够给幼儿互相学习提供一个开放的活动空间。另外就是把分组活动和个别指导进行结合,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能力差异还有兴趣喜好,鼓励幼儿可以进行自主选择,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支持,最后就是要落实成果分享。实现幼儿之间和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相的沟通,分享交流经验,互相之间受到一定的启发,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1. 把握混龄教育实施流程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幼儿现有的知识经验,设定不同的活动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需要制定适合不同目标度的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活动设计环境和材料,这样可以方便不同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幼儿选择和活动。另外就是根据自己的观察,教师发现不同年龄层次幼儿兴趣和需求,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形成新的主题,这样可以进一步落实课程的生活化,从而有效的提升混龄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我们对于幼儿混龄教育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地提升,更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来实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混龄教育对于幼儿园教育的确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是同时也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挖掘其内在的有适合价值,找到合适的运作的程序,针对这一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进而有效的体现出幼儿园混龄教育的价值,真正的发挥出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升幼儿教育质量,让幼儿可以健康的发展和有效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文兵.幼儿园混龄教学组织模式的实践探析[J].新课程,2020,(30):110.

[2] 吕武[1],袁爱玲[2],张博[2].幼儿园混龄教育:理论演绎及其作用机制探析[J].教育科学,2013,(4):

[3] 吕武,袁爱玲,张博.幼儿园混龄教育:理论演绎及其作用机制探析[J].教育科学,201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