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式”吟诵教学法在盲校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古诗《竹石》、《商山早行》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点拨式”吟诵教学法在盲校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古诗《竹石》、《商山早行》为例

朱东梅

济南特殊教育中心 250002

内容摘要:

吟诵对于盲校古诗文教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点拨式”吟诵教学法于盲校古诗文教学中,在“理解文意,情通古人”方面教学效果尤为显著。具体表现在帮助盲生展开想象力、理解古诗,引导学生体会诗境、体悟诗情两方面。

关键词:

“点拨式”吟诵教学法、盲校、古诗文教学

正文:

吟诵是中华传统读书法,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是中华文化教育基本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基石。吟诵给古诗文教学找回了三大法宝——音乐、读法、诗教。吟诵对于盲校古诗文教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所执教的视障五年级、视障九年级的学生对吟诵的基本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并初步掌握了普通话吟诵调、葛毅卿先生传调、山东古调等吟诵调,但是不同年级、不同学生掌握吟诵的水平不一。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能够适用吟诵初学者的基本吟诵教学法——“点拨式”吟诵教学法进行教学。所谓“点拨式”吟诵教学法是徐健顺先生提出的,吟诵回归语文课堂基本的教学类型之一,是在将传统古诗文课堂中的“朗读”环节替换为“吟诵”,其他语文教学过程不变的基础上,教师再点拨声韵含义的一种教学方式。

由于视觉缺陷以及生活阅历的限制,盲生在学习古诗文尤其是理解古诗文时障碍非常多,集中表现在对事物认知不够、缺乏想象力、缺少人生感悟进而影响理解诗意。同时盲文只表音无法表意的局限,也进一步增加了阅读障碍。而吟诵恰好给理解诗歌提供了声音的意义,使得吟诵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视觉缺陷,促进盲生感知能力的提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点拨式”吟诵教学法于盲校古诗文教学中,在“理解文意,情通古人”方面教学效果尤为显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帮助盲生展开想象力、理解古诗

在教学《竹石》一诗时,笔者发现很多盲生根本没有见过、摸过竹子或竹制品,甚至对竹子“一无所知”。学生在理解诗中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时就有非常大的障碍。如何引导学生由认知竹子到感悟竹精神,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教学难题。为突破难点,笔者设计如下教学活动:

首先,在“认知竹子”环节,笔者课前布置任务请有条件的家长带领学生到竹园、竹林等地触摸竹子或纸制品,了解竹的外形;观看竹的纪录片,了解竹的生长特点、功用;组织学生查找、讲述古人爱竹、惜竹、以竹自比的故事,理解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君子”形象的化身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其次,在课堂教学环节,以诗中“音声之美、意境之美、品格之美”为切入点,深挖诗中所渗透的诗教精神——即郑燮的人生价值追求、人生价值操守,以及精神的坚守与快乐,并适时链接阅读郑燮的生平经历,使《竹石》的诗画得到延伸,诗意得到拓展,诗情得到升华。其中教学的三个主体环节——诵读古诗、感受竹韵,解读古诗、揣摩竹意,知人论世、托竹言志——都建立在“点拨式”吟诵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

600e679dc0a81_html_e04069170d626970.png

在“诵读古诗、感受竹韵”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声韵分析,明确节奏、韵味:

本诗的韵脚是“松、中、风”三个字,即押“东”韵(ōng),读的时候声音特别厚重、有力、悠远,而这样厚重悠远的声音正和竹子坚强的品格结合在一起的。

在“解读古诗,揣摩竹意”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声韵分析理解诗意:

入声字“立”读起来短、急、促,铿锵有力,才能体会到竹子狠狠地、死死地扎根破岩的生存状态;重读“任尔”,才能感受竹子不惧风雨历练的潇洒。

同样,在学习《商山早行》一诗时,引导学生在平仄诵读法中,逐句读诗,明确诗意。

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按平仄诵读法应是:

- — - | ! - ! | -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声”字在偶数位上需要,读起来需要拖长;“霜”是韵脚,也需要拖长读。点拨的时候引导学生对比诵读“鸡声”与“鸡声——”,想象自己听到了什么样的鸡鸣声。学生就很容易,想象到雄鸡报晓那嘹亮而绵长的声音了。同样,“霜”字拖长也让人感到满地都是白霜。

  1. 引导学生体会诗境、体悟诗情

“点拨式”吟诵教学法另一重要作用体现在选择合适的吟诵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诗境、体悟诗情。吟诵可以将平面的文字转化为立体的交响,从而领会到母语的韵律之美、情感之美。吟诵的重点关键在于走入古诗词作者之心,触摸文字背后的温度。

理解了诗意即为体会诗歌意境做好了铺垫,但真要达到“情通古人”的目标,还要在“知人论世”上下功夫,再此基础上选择合乎诗歌意境的吟诵调吟诵才能真正体悟诗歌意境。

如《商山早行》一诗表面上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但联系温庭筠的人生经历、人生追求便可知,本诗中的乡愁有别于“思故乡”之愁。“杜陵”虽不是温庭筠出生之地,但确是其久居之地、实现人生抱负之地。时年已经四十八岁的温庭筠,远离杜陵长安,其实更意味着他远离了理想之地、实现抱负之地。在这首诗中,除了“早行之苦”、“思乡之苦”还有更为深沉和隐喻的远离理想的“失意之苦”。如果不能体会到温庭筠带着深深的失意之苦踏上了商山早行之路,便只会关注早行的辛苦、思乡的愁苦,远远没有走近诗人心中。在课堂教学中,在引导学生体悟诗歌意境时,笔者便引导学生从“知人论世”出发,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揭示此时诗人的人生遭际,对学生的心灵有非常大的震动。再此基础上,我播放了徐健顺先生用普通话吟诵调吟诵此诗的音频,并带领学生配乐吟诵,升华体验。至此,学生完全沉浸在诗歌 意境中,将自己想象为时值中年还在为前程奔波的温庭筠,伴随着落寞、凄苦的吟诵,真正达到了“情通古人”的境界。

长此以往,对盲生的身心修养和品性塑造都会有深远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选择吟诵调对体悟诗情非常重要。比如山东雪公调开阔大气,非常适合表达诗人强烈精神力量的边塞诗、怀古诗等;对于清新明丽的写景诗,用具有南调的婉转悠扬特点的葛毅卿先生传调吟诵就特别贴切;对于古人逸兴遄飞的唱游诗,用轻快、明朗、活泼的宜兰酒令调就再合适不过了;而普通话吟诵调则易于掌握,在教学中适用的诗歌内容也相对多些。教学时,可以比较几种吟诵调的吟诵效果,选择最能传情达意的即可。

参考文献:

  1. 徐健顺.普通话吟诵教程(上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吕君忾.格律诗词常识、欣赏和吟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 赵文硕.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4. 胡娟.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9.

[5]李晓霞.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策略实践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