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6
/ 2

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裴立华

德州市新湖北路小学,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非常重要,而且关乎学生未来一生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自主能力重要性,并从家庭、教师、学校三方面分析了影响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因素,对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发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方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主动完成学习过程,并根据自己学习习惯,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的能力。新课标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围绕学生进行,教师应发挥引导的辅助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依旧是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学生更多还是被动接受的角色。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已经涉及逻辑思维的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再进行“填鸭式”教学,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兴趣驱动学生完成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小学向初中跃升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发展逻辑思维、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各项能力、习惯初步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节点,自主能力的培养正是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基础和组成部分。


  1. 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学校高年级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学校、教师、家庭。

首先是学校方面。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各项学习能力最初发展的关键场所。学校对教学目标的偏重,直接决定了学生发展的方向。如果学校重视教师的评价,看重学生的成绩,那学生的一切发展都会为成绩提升服务;如果学校更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健康发展,那学生也会在学校氛围的带动下,更重视能力的发展。两种方向不能说孰对孰错,而应从学生个人特点的角度,分析那种学习环境跟利于学生成长。

其次是教师方面。教师如果以知识传授者自居,那教学课堂更加严肃,学生更多时间扮演知识接受者的角色。教师如果以教学引导者的角色出现,那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提高,在课堂中可以发挥更多主动性,师生关系更倾向于平等。当然,就目前教学环境而言,很少会有教师完全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是根据教学情况,在两者之间不断切换,只是扮演其中某一种角色的时间相对较长。与学校的选择一样,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否合适,也应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

最后是家庭方面。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毋庸置疑。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学生的态度,不仅会影响其个性发展,而且会对其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也产生影响。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学生在家中被家长环绕,被无微不至地照顾,几乎没有独自处理生活琐事的机会,这样的生活环境事实上并不利于学生成长。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应从一些身边的小时开始,从控制每日的起床、穿衣、洗漱、吃喝,逐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慢慢建立控制感,在进入学习领域后,才有能力和意愿掌控自己的学习。

家庭、教师、学校,这三者几乎构成了小学生完整的学习成长环境,这三者的协同配合,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当然三者之间孰轻孰重,大家见仁见智,但在学生成长上,每一方的力量都不容忽视。


  1.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分析

  1. 课堂合理设疑,引导独立思考

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把握课堂节奏,增加关键节点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把握问题的连贯性和困难度,问题要起到推动教学过程的作用,难度要能引发学生思考。以问代讲,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是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串的回答,逐渐逼近知识内核,并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比如,在进行“负数”概念的教学时,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负数”,为什么会存在“负数”,这个时候生硬地灌输概念显然不科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电梯、温度计、账本等对学生进行说明,并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些带一个减号的数字,与没有减号的数字代表的意义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它们之间是以什么为0点进行区分的?”借助例子中各个数字代表的实际意义,来说明负数的作用,然后再说明负数的概念。这时候学生就对负数的概念更容易接受了。


  1. 增加技能训练,锻炼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的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利用数学知识梳理逻辑的过程,而梳理逻辑的步骤和规律就是所谓的数学能力或解题技巧。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不能再单纯传授知识,而应该培养主动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事迹情况,然后再根据数学学科的属性和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增加技能训练,既要包括解题方法的教授,也要包括方法形成逻辑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题目解答的思路。另外,还要有学习方法的培养,从积累学习经验,到建立学习习惯,事无巨细,都是教学的一部分。比如,错题本对数学学习就非常重要,学生在记录错题的过程,是对错误过程的反思和对正确解题思路的回顾,同时也是对自己薄弱知识的强化。而且养成记录错题的习惯,对学生回顾重点知识、自主进行复习也有很大益处。再比如,学习《摸球游戏——可能性》一节时,要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在摸球问题上因为有实例参照很容易理解,但问到“早晨太阳从西边出来”、“把石块扔水里,石块会下沉”、“明天会下雨”等生活实例时,学生却频繁出错,尤其对第一个问题“早晨太阳从西边出来”,这个问题应该是确定的,但却是确定错误的。而学生受思维惯性影响,总是先判断对错,然后将错与不确定联系起来,导致错误发生。其实解决这类问题非常简单,只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然后让学生按照先后顺序写出这两个概念的答案,然后进行判断就可以了。但答对题目并不是这节课的重点,总结这种解决方法,克服思维惯性才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技巧。教师需要做的正是引导学生了解到这种思维技能,然后进行训练,最后将其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1. 组织合作探究,培养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各个学科都会采用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展协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教师组织合作探究活动,除了希望学生融入集体之外,更希望学生间能够群策群力,发散思维,寻找到更多方法。往大里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性,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无数代人智慧的积累;往小里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组中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所长,那这个小组解决问题的力量一定不容小觑。教师在组织合作探究时,应重视分组规律,尽量让学生自由结组,教师进行全局把控。学生自由结组,彼此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更多,有助于各种学习活动的开展,而任何自发的学习行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有益无害的。


结语: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单靠“填鸭式”教授和重复练习,以及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要跟上教学进度的发展。而要发展逻辑思维,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更科学、主动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刻不容缓。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从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与学生共同完成成长过程的学习。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之后的数学成绩,而且反映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状况,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方法,理应在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邝国荣.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合作学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

[2] 何添福.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21): 22.

[3]魏丽娟. 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 素质教育版2013(7): 124-125.

[4] 马芯兰, 温寒江, 马芯兰. 小学数学能力的培养与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