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6
/ 2

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初探

张为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方洞镇方洞中心小学校 646107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和思维完善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高效的教学能够推动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之所以在小学阶段开设科学教育这门学科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让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态度来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推动小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科学思维是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开展科学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符合学生认知的基础之上来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教师必须要对原有的理念进行积极转变,将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充分应用在科学教育中,以此来不断提高科学教育质量。

  1. 小学科学教育进行生活化转变的积极意义

  1.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之所以强调要在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要进行生活化的转变,主要是因为生活化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将生活化应用在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能够推动小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新鲜的事物会非常感兴趣,由于科学这门学科和普通的理论知识性学科有着一定的区别,学科的知识内容具有趣味性,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但是有部分科学知识较为抽象,如果教师直接将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则很难让学生进行高效的理解,此时教师就必须将知识进行生活化的转变,通过正确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

  1.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科学源于生活,生活化的课堂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实践行为进行指导,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好的抽象思维和观察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忽视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使得学生长时间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只会机械似的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失去对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还会影响自身科学能力的提高,但是进行生活化的科学教学则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同时还能打造出高质量的课堂。

  1. 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需求相符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还并不完善,这一阶段的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接受能力,如果直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则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内容,这也会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认知不相符,不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进行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利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抽象思维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提高。

  1. 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当前部分教师意识到了科学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开展科学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现有的科学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无论是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较为落后,因此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也不尽人意,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问题,与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教师不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层,整个学习进度会非常缓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会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

  1. 缺乏对科学教育的正确认知

部分小学科学教师片面认为在小学阶段只需要将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科学这门学科没有正确的认识,将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放在培养学生语数外等学科的能力上,部分教师甚至会直接在科学课堂上让学生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由于思想意识方面存在偏差使得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这会直接影响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

  1. 缺乏完善的科学教育设施

想要高效的开展科学教育则必须要有完善的教育设备作为支持,但是目前许多小学院校都缺乏完善的科学教育设备。这就直接导致一些科学实践活动无法开展,教师只能通过口述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讲解,这会剥夺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同时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

  1.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阶段想要更加高效的开展科学教学,则必须要将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充分融入在内,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和内容为基础来开展高效的教学工作。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现实生活和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融合,通过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正确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温度与水的变化》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播放学习视频,同时还可以将实物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开水,然后准备一个带盖的茶杯和一个圆口透明的玻璃杯。在教学时先问学生当温度发生变化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然后教师则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小实验。教师首先需要在茶杯中倒入一半的开水,然后向学生展示茶杯盖,此时学生就会看见茶杯盖上并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将茶杯盖到杯子上,一段时间以后再取出就能看到茶杯盖上会出现许多水珠,通过这样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联想冬天的窗户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水珠,此时学生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结论,当水汽遇到冰冷的玻璃时就会结成水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当温度变化时水会如何进行变化。

  1. 应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在进行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化的资源,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这样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点。例如当学生在学习《电与我们的生活》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电器,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让学生去思考如果在停电的情况下有什么事情都是不能做的,通过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电能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则可以告诉学生节约电能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节约型。

  1. 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后活动

虽然课堂的教学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但是课后的教学活动也非常关键。教师在课后需要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对科学知识点进行巩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想要更加高效的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则必须要将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全面融入在内,为学生开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积极应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以此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京凤.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初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6):95-96.

[2]张露露.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89.

[3]陈建华.生活化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读书文摘,2019(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