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妙宝助推发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6
/ 2

多种妙宝助推发现能力

施环英

浙江省义乌市春华小学 322000

摘要:在全市争创教育现代化的大目标下,积极开展语文学习,帮助学生语文学习,特从多种法宝:妙造氛围促发现,妙借图像促发现,妙置障碍促发现,妙设情境促发现,妙设矛盾促发现,要肩负责任,勇于担当,助推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语文创新精神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

关键词: 氛围 图像 障碍 情境 矛盾

笔者以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儿童的语文素养, 应从“发现”入手,主动发现。面对线上教学, 学生见老师,老师见不到学生,老师无法知道那头学生的表现,就迫切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给学生发现知识的方法,还给学生发现的空间, 激发学生发现的权力, 使学生学会发现,敢于发现,敏于发现。 那么, 线上教学中, 我们应当如何促进学生发现知识、有所悟、有所得的能力?

一、妙造氛围促发现

提高学生发现的能力, 要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营造学生敢于发现的氛围, 比什么都重要。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比较熟悉,亲切得很,但是对三年级儿童而言,篇幅较长,学起来相对困难。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减轻负担,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大家想说什么,敢说什么。课前我让孩子出出点子,畅所欲言,充分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反复读,一次一次地与文本对话,领悟课文的内涵,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这篇课文的难点:我能够引导学生去体会,幻景越是美好,现实越让人感到悲凉。作者为什么要花重笔描写幻境呢?学生更能领悟到小女孩的悲惨境遇。而如果没有宽松、和谐的环境, 没有教师平等地和大家讨论的氛围, 学生又怎敢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 学生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对话,一次次从美妙的幻想回到痛苦的现实生活中,深刻体会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二、妙借图像促发现

教材中的课文有长有短,学生理解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阅读课文会遇到障碍,借助形象直观的图像, 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体验, 他们有所感悟, 有所获得, 有所发现。第三单元教材第11课《赵州桥》。这是一篇经典的文章。我在教学《赵州桥》, 为让学生自主发现“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的词义是这样教学的:

师:(出示赵州桥的图片)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还可以用课文中哪些词语从不同角度来形容赵州桥的雄伟呢?

生:桥长五十多米,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文章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述。一起读一读,把“雄伟”的气魄读出来。

生: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大家看课件中的赵州桥的图片,这座桥有几个小桥洞?

师:看着图片数一数。“各”就是左边两个桥洞,右边两个桥洞,一共有4个小桥洞。

文中还有语文知识点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师:你发现什么?

生:这是一个过渡句,巧妙地将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妙置障碍促发现

当学生的发现呈顺势, 或趋于浅层次时, 教师应巧妙设置障碍, 拓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越过障碍去发现语言文字深层次的情感或意趣。线上学习三下第3课《荷花》一文:

片段一:线上学习三下第3课《荷花》一文时, 对第二小节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字孩子们接触到最多的就是“感冒”,而从来没有读到白荷花冒出的。这是一处与平时生活中语文不一样的。特意我进行了这样的写话练习设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利用两处空白,给孩子安排一个障碍,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白荷花的生机勃勃,充满灵气。学生的回答十分的精彩。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生: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向人们展示自己美丽的样子)。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呼吸大自然新鲜的空气)。

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有这么丰富的想象,让我感到欣慰。

片段二:出示句子:“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它们都有怎样的姿势?让语句描写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说出自己的想象,可不受课文内容的局限。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通过思考,发现荷花的优美姿态。老师仿佛是漫不经心的点拨, 其实是巧妙地设置了障碍, 引导学生去进行深层次的发现。当学生读着句子, 脑海中浮现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无法听到学生的精彩发言,但可以想象学生学得所乐:学生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成形象的画面, 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想象的训练。

四、妙设情境促发现

教师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感悟、发现、创新,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

  1. 生活展现情境

叶圣陶的作品《荷花》,就是真的到了公园里,跑到荷花池边看荷花。这样的生活经验还是有很多体验的。“同学们,我们和叶圣陶爷爷一起来到了一大片的荷花池塘边。”

  1. 实物演示情境

生活中宜见到的实物都可以再现课堂。《蜜蜂》和《陶罐和铁罐》中的主角都可以在课前请入课堂。在家中,让孩子和父母找实物,找出陶罐和铁罐,仔细观察比较有什么异同。

  1. 图画再现情境

现在的教材中都有彩色插图。如书中对汪曾祺写的《昆虫备忘录》介绍了复眼、花大姐、独角仙几种昆虫,看着书中精美的图片,学生就如面前放着一只可爱的蜻蜓,一只七星瓢虫,一只大甲虫。再透过不一样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学生从读中能有所感悟,创设情境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深层次的发现。

4.表演体会情境

童话故事、寓言故事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本,创设情境,表演童话,宜演儿童剧,帮儿童认识社会,理解人生。三下第25课教材《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主角,演绎慢性子和急性子,戴上头饰或者服装,体会每一个主角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急性子顾客三次问话的语气。通过表演,学生们体会当时焦急的心情,而慢性子裁缝不紧不慢,每次都用婉转的语言另急性子顾客满意而归。这样,渐渐地,孩子们走进了这对性格截然相反的情境之中,把握朗读的感情基调。

多种情境类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促共进。

五、妙设矛盾促发现

刚刚上完的教材三下第7课《鹿角和鹿腿》一课的片断:

当学生读到“美丽的角差点让鹿送了命,而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时,美丽的角应该帮助鹿而问为什么会是难看的腿帮鹿狮口逃生呢?

学生在电脑前反复吟读课文, 鼓励学生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虽然我不能看到像在课堂里小手如林, 但是我可以确定:孩子个个面露喜色, 急于发表自己的“发现”。当学生读到“美丽的角差点让鹿送了命,而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时,在这种看似不经意的设计,事实上不仅一步一步引领着学生走进故事,还一步一步走进小鹿的内心世界:为小鹿的美丽而欢欣,为小鹿的脱险而庆幸,同时还无痕地使学生领悟文中的道理,真正做到浓浓语文味,盈盈快乐情。

教师要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于平常处见不平常, 就必须善于妙设矛盾,一针见血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让学生通过深读课文解决矛盾, 去发现课文的意蕴。

参考文献

【1】罗小丽 敏于发现 源于培养 课堂内外.教研论坛 2013年10期

【2】李滢 在空白处出彩---《荷花》教学的思考 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07期


600f840b3b540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