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机采管理中的深化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6
/ 2

信息化技术在机采管理中的深化应用

姬院娜

中原油田 文卫采油厂工艺研究所 山东聊城 252429

摘要:文卫采油厂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开采及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且随着油田机制体制改革,各系统人员都在大幅度精简、工作又日趋精细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效益的提升,油田信息化生产已成为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利用目前信息化建设,挖潜系统的应用潜力,提高机采系统整体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油气生产信息化整体管理水平。

关键字:信息化 机采管理 深化应用

一、概况

文卫采油厂于2017年底完成了机制体制改革,进行信息化提升改造,各采油管理区对采油站及采油岗位进行集中整合,优化采油区人力资源配置。随着油田机制体制改革,各系统人员都在大幅度精简、工作又日趋精细化,机采系统充分发挥人员潜能,通过信息化软件深化应用,及时、快速、准确地实施油气开采的日常分析、工况诊断与优化设计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油气生产信息化整体管理技术水平,达到了系统整体降本增效和节能降耗的目的。

二、信息化在机采系统中的深入及拓展应用

  1. 软件预警报警研究运用

  1. 生产监控指挥系统实时信息及监控预警分析运用

随着PCS全面建设和推广应用,油田已实现了油水井生产实时监控、数据实时采集和分析预警等功能。

1.1 压力变化预警报警

通过压力的变化,直观的反应了管线生产状况的变化,根据油井单井压力变化预警报警信息,可判断管线是否堵塞或者泄漏,经采油班现场落实及时采取相应治理对策。

1.2 功图异常变化及异常情况预警

采集抽油机功图是进行油井管理的一个基础条件,信息化改造之前油井功图的测量全靠人工现场采集,劳动强度大,采集效率低,数据传递节奏慢,在系统安装后,管理人员在系统平台上可以实时掌握整个区内抽油机井的工作情况,避免油井无效生产,并能对油井生产参数进行分析和提示,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功图掌握油井工作状况,及时发现抽油机故障,提高油井生产效率,对控躺工作有积极的意义。

  1. 油井日观察分析系统

生产指挥系统中连续自动功图作为目前最直观准确及时的日观察资料,在供液、载荷、功图形状变化趋势方面智能化预警不足,指导生产方面存在功能缺陷、判断不准,需人工精细判断。另外机采数据涉及面广,数据量大,操作不方便,影响日观察效率,工艺研究所技术人员利用Access编制油井日观察分析系统,集合现有软件功能,通过创新优化条件,程序控制,加药量调整、低泵效排查、参数调整、清防蜡措施调整实现自动化预警。

  1. 油井防腐加药预警与分析决策系统

基于油井日数据库+月度加药计划表,建立油井防腐加药预警与分析决策系统,实现“一键预警决策”。

作业变点:作业井实行油套管双预膜、H2S腐蚀井油管丝扣保护和套管保护措施;

完井变点:作业完井补加药、措施井开抽功图核算药量及浓度提高加药制度;

调参变点:依据功图增液量计算药液增加量,调参井调参前一天依据预计增液量提前补加药量;

洗井变点:油井洗井时,最后一罐洗井液中按300ppm加入缓蚀剂,确保药液浓度。

  1. 大数据分析研究运用

1. 创建并逐步完善机采管理与分析决策数据库,为机采系统分析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文卫采油厂工艺研究所机采室技术人员自行编制机采管理与分析决策系统数据库,通过将单井的区块、井况特点、完井管柱图,历次作业情况以及油井的日常管理方式等录入数据库,为油井的下步治理、优化设计等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促进机采管理系统进一步精细化管理,降低躺井率及生产成本,延长油井免修期。

2. 应用大数据分析躺井影响关键因素,为确定控躺关键目标提供明确方向

通过大数据一键生成的统计表,技术人员可根据影响因素统计表梳理日常采油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躺井的根本原因、评判日常管理和控躺措施中的成败点,为下次躺井分析提供参考依据,全面提高控躺措施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1. 信息化实时监测研究运用

1. 生产及作业动态及时把控

通过停井报警显示,能及时发现非正常停井,及时落实停井原因,使得能够尽快整改恢复正常生产,避免因机械故障和产量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通过视频监控,可以实时掌握作业进度,合理安排作业井会审时间,提高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

2. 防腐实时动态有效监控

可通过监控抽查单井加药情况,检查加药车辆是否到位,加药人员是否按照规定周期加药、巡检等,尤其是对一些偏远井、化工厂内井的加药情况具有更好管控作用。在结合使用浮漂液位计的情况下,可通过监控对于连续加药装置的下药速度、现场有无滴漏情况进行检查,对于有问题井要求职工整改,可减少在恶劣天气职工巡检次数,降低劳动风险。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人员信息化水平层次不齐

各单位人员对软件熟练操作程度、计算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职工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软件推广应用,没有做好信息化技术人员后备接替工作。

(二)信息化设备的后期检定与维护难度加大

信息化条件下,计量器具拆卸难、送检难、仪表检定后重新匹配、调试等问题,造成检定费用高、劳动效率低,传统的计量器具管理方式与低油价下生产运行成本大幅压减的矛盾,导致原有的计量器具管理规范执行难以落地。

(三)报警模式稍滞后

目前生产模式主要是被动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恢复生产,不能在未发生问题时超前预警,经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油井生产故障。

四、扩展方向

(一)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确保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议邀请设备厂商或专业技术人员对运维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编程、信息化软件等专业的培训,提升整体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

(二)由报警模式转变为超预警模式

通过信息化软件等的不断完善,将来我们是否可以应用多参数预警诊断模型,从每个实时参数变化中及时发现问题出现的苗头,指导现场技术人员超前处置,提高油井时率,最大程度上避免问题的发生或减轻故障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三)生产参数自动优化

基于实时生产数据,根据每口油井的供液能力、产液量、冲次、动液面、泵效等一系列参数,实现自动计算参数指标,主动评价油井参数的合理性,自动推送调参建议和措施,实现高效、合理采油。

五、结论

通过信息化手段和专业技术软件的集成应用,推动改进机采系统分析与决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增强了过程及变点管理把控,为机采系统精细化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最终达到机采系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