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7
/ 2

“三全育人”视域 下高职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李光茂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摘要:当前,“三全育人”已经成为高校培养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标尺,同时也是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现代化发展、构建立德树人教育格局的根本方略。然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主要探讨“三全育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在“三全育人”理念下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高校应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理念作为“三全育人”的核心环节,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的教育目标。所以“三全育人”不仅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思路和总纲领,更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三全育人”与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1、“三全育人”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从大学生自身发展来看,大学时期是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其形成正确而完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有良好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个人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三全育人”从全程性、全面性以及全员性上对大学生进行培养,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如此,三全育人理念是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的新型育人模式,有着良好的育人体系,因此相对于传统的育人模式,“三全育人”视域下进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三全育人”改革的重要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重视,并且多次召开会议讨论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更有利于推进“三全育人”全面走进教育,有利于教师、学生以及社会深入了解三全育人的内涵和作用,促进国家教育的革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和实现路径,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育人成果提升,使三全育人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进一步促进国家的发展,也是促进新时期“三全育人”的有益途径。

  1. 三全育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逻辑

三全育人理念于上世纪中叶出现并不断发展,直至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被提出,一经提出便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此外,根据理论研究成果及相关概念界定能够发现,三全育人主要指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的教育模式,可以充分整合社会上的有效资源,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甚至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育人体系。因此,重新确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定位,建立出整体性强、科学性显著的育人体系,三全育人理念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教育全员性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这两者要做到有机统一,不仅要促进学生的思想进一步提高,更要促进学生了解国家的政治大事,提高其思想觉悟。在大学里,除了辅导员,任课老师与学生的接触相对较少,一般课下少有接触,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不畅,从而影响育人效果。其实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管理部门与学生的思政教育也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在实践中,一部分管理部门似乎忘记了自身担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责任,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忽视育人责任。还有大部分大学生自身对思政教育认识不足,认为思政教育离自己生活较远,不关心国家大事,学习思政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学院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思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教育过程的全程性把握不到位

尽管在我国的大学生教育中,思政教育一直都在进行,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来看,思政教育仍然存在些问题,比如在教育上存在只重视课上思政理论传授,而忽视课下的交流沟通,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而且思政教育零星分散。思政教育的全程性要求要覆盖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甚至是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显然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全程性仍然不够完善。另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缺乏了解和掌握,缺乏完善的制度来促进教育过程的衔接,因此各个思政教育阶段衔接性不强,前后关联性差,教育目标不明确,也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

  1. 教育资源全方位整合存在不力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进行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成员之间缺乏有机统一,联动性不强。比如,现在部分学校的育人活动形式仍然较为传统,缺乏与时俱进,创新性不强,老师忽视去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导致教育效果低下,甚至是出现旷课、迟到以及上课睡觉等情况频繁发生。还有很多家庭尚存在过分关注学生的文化课,而忽视其思政文化教育,甚至一些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对国家的时事政治关注较少,家庭中缺少学习时事政治的氛围,相对来说学生的思政教育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坚持育人全员性

在全员育人中,所有的参与者都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树立大学生思政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三全育人”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能逃避责任。“全员”育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职学校所有部门、教职员工都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目标主动承担育人职责,深度参与到育人活动中。首先要提高专职思政教育教师的职业水准,与时俱进,多关注时事政治,提高育人效果。其次,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育人作用,强化自身的育人意识,制定相关的教育制度,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多与其他授课教师进行沟通,努力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深化育人活动。最后,大学生自身也要加强思想政治意识,多进行自我教育。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坚持育人全过程性

“全过程”育人是指在学生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思政教育。高职学校要认真研究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精心规划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重点和方法措施,分年级、分时段有针对性进行教育。首先做好各阶段思政教育工作,并且做好衔接。比如在大一阶段主要是做好高中与大学的衔接,使这些新生不至于在大学期间迷失自我,所以要开展各种思想政治宣讲活动,帮助其正确对待大学生活。大二是学生思想教育的过渡时期,这时他们已经熟悉大学生活,所以尽可能多地进行一些道德实践活动,让他们学会用实际行动来树立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大三阶段,学生已经进入即将走向社会找工作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先在思想上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其次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了解职业发展前景,做好职业规划。

3、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力量,坚持育人全面性

坚持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整合各种教育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措施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首先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提高老师、管理人员的思政教育意识,强化学生的思政学习意识,做好各个阶段的衔接。其次家庭也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义务,不能一味地关注学生文化课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在这方面学校要适当的与家长做好沟通,带动家长自身关注时事政治,创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最后社会也要承担起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责任,要积极进行思政教育知识宣讲,创造良好的氛围,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思政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刘胜男.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4(12).

[2]赵伟,王哲.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3).

[3]金蓓蕾.“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与突破[J].绥 化学院学报,2020(11).




作者简介:

李光茂(1982— ),男,湖南邵东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研究。




注:此文系2018度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项目《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构建18GC392019年学校一般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策略研究》(K20191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