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一线为支架,知行合一中优化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7
/ 4

两点一线为支架,知行合一中优化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王丽华

靖江第一小学

【内容摘要】教育孩子德育为先。德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除了学校生活就是家庭生活,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呆在家里的。可见家庭生活对孩子道德的形成是何其重要,它是任何教育载体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并不能局限于学校的一节节“课”和一个个“活动”。


关键词:学校 家庭 优化延伸


一、瞬间感触,想说爱你不容易

新课程实施以来,品德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它不再教条化,也不再是说教式。你看,教师在课堂上精心安排了一个个活动,让学生在很大中体验和感悟,学生也异常活跃。然而课堂教学毕竟认为设计的成分比较多,不如家庭生活来的真实,学生的道德认知丰富,却不能在家庭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实践和检验。

家庭教育,谁动了你的地位

在农村,家长们受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的约束,对孩子缺乏教育,尤其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使有些家长想教育也常常力不从心,无从下手。这些孩子在家里就像是“小太阳”让大家围着他转。家长们认为小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都无所谓。而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把孩子丢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民工家长们不仅自己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有的还让孩子回家带弟妹,甚至干活赚钱。不难看出,农村的家庭教育是相当薄弱的,家长们的观念也是有失偏颇的。

家校联系,怎样更有效

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庭和学校是一体的,家校的共同目标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我们也发现,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在演独角戏,家长用“忙”作为推脱,把孩子的教育全权托付给学校、教师,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发生了严重的错位,使学生失去了很多实践的机会,受到许多不良思想的侵蚀,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产生了阻碍。华中师范大学郑晓边博士发现:决定孩子一生的首先是父母,特别是未成年阶段,其次才是教师,而孩子本身只能排在第三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高中以上阶段孩子才是决定自己一生的主宰,父母的作用排在第二,教师则排在第三。

、实践研究,让我和你零距离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进行了“立足课堂,延伸家庭”的实践研究,旨在探索一条“优化延伸教育”的途径,使学生的道德教育由“死”的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中“活”的生活践行,以真正体现道德教育的价值。

(一)研究框架:






自选图形 16自选图形 18自选图形 19 足教材 亲近家庭 多向结合 优化延伸


(二)操作实践:

  1. 立足教材,优化延伸内容

课程的性质促使我们不得不整合课程资源,让学生道德生命能在家庭这块肥沃的土壤里自由生长。这里的课程资源包括品的学科的,跨学科的,家庭中的以及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这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充分认识到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使之有机融合。

  1. 挖掘教材资源

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不是教师能预设的,必须用教师的教学机智和现场反应来解决。但是对于每一单元中必须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去实践体验的内容我们可以事先进行预设。如第一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以及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这一主题我们预设了多项延伸家庭的活动。这些活动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如“四个一”(当一天家长、送一份礼物、说一句心里话、学会一件家务),“五句话”(做错事会说对不起,早上去上学会说再见,晚上睡觉会说晚安,常说请和谢谢),“六会”(会自己打扮自己,会自己抓紧时间做作业,会自己想出办法玩,会自己坚持锻炼身体,会自己起床穿衣,会自己整理书包)等。既把课堂所学转化到实际行动中,也让爸爸妈妈看到孩子的进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2)提炼育德精髓

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上,家庭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低年级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而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家里度过的,因此这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家庭教育融于日常生活之中,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是一致的更易于孩子接受;另外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在关系上具有密切性,在心理上具有认同性,在行为上具有模仿性。这些优势都是学校教育所没有的。

也正因为如此,我特别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从中提炼育德精髓,使家校之间实现优势互补。我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了家庭生活档案,把了解到的有关于他及他的家庭的事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争取利用家庭的优势引领学生,利用家长的榜样启迪学生。

有一次,我去小霞的家里,看到她的妈妈正在昏暗的房子里压纸。她对我说:“这个孩子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了。我没有文化,也不会教她。要她做作业,她推三阻四,我又没时间管她。下班回来想多压些纸挣点钱好给她零用。别人的孩子都有钱花,怕她没有钱被人笑话。可她就是不争气。”我当时就激动地说:“你真是一个好妈妈!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我相信小霞会明白你的苦心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哪。自己省吃俭用,起早贪黑的干,就为了让孩子穿的光鲜体面,不被人看不起。课堂上我把小霞妈妈的事情深情地说给大家听,请大家说说看法,谈谈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想想该怎么感谢他们。此时我发现小霞有些坐立不安了。过了几天,她妈妈来学校接她,反映说小霞变了许多,作业也不用催了,有时还会帮她压纸呢。

3)适留课堂空白

留白是中国画常用的一种技巧,它令人浮想,叫人回味。如果课堂教学时也适当给学生留一些空白,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利用课堂上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来演绎,来证明,那么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得到自由、幸福的展现,更利于品德教育的延伸。学生就能在体验中真正把道德认知转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至于这些空白什么时候来“补白”?我们可以把它延伸到每个学生的家庭中,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不败,让家长也参与其中,即增进了亲子之间的关系,了解了学生的品德现状,更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上学道德认识有了实践的机会。同时家长的监督能帮助学生正确明辨是非,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2.亲近家庭,优化延伸途径

要优化向家庭延伸的途径,首先必须亲近学生的家庭,全面了解学生,使学生的品德形成有一个坚实有力的基础。

1你我是伙伴 有些家长认为只要“配合”学校的教育就行了,把自己定位于学校的从属地位。实际上,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涉世未深,刚踏入校门的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都是重大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环境不同教育者不同而已。大家是合作的伙伴,并肩作战的战友关系。所以教师在对待家长的态度上也应该是以平等的心,不能高高在上的样子。家长的心理不同于学生的心理,他们已形成较稳定的教育观和行为习惯。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子女健康成长。所以在沟通时,教师应保持良好的心理态势,不偏激,不感情用事,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家长。教师应把自己假设为学生家庭中的一员,以便拉近与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给人以亲切感。对于班里的每一位家长我都抱着一颗真心与他们交往,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以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为每次沟通的切入口。

(2)有空常联系 这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最直接的一种途径,也是加强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渠道。在联系的过程中随机渗透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不着痕迹的让家长明确大家努力的方向。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学生终身的老师,我们要尊重家长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让他们也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来。不仅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周的形式集中会面,平常更是主动电话与他们联系和家访,还利用家校联系册和家长进行书面联系,也欢迎家长的随时来访。对于家长们提的意见、问题等教师要耐心倾听,虚心接受,并仔细解答。如对学生看电视不加选择的情况。我建议家长们抽一点时间陪着孩子看一些动画片、益智类节目,另外的时间可以陪孩子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以分散注意力,同时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这样负面影响就会减少很多。这也是变“堵”为“疏”的一种方法。

(3)巧用“椰壳效应” 何为“椰壳效应”?一位家长看到他的儿子不愿意吃饭,于是把一个椰壳锯开,用它盛饭,结果儿子胃口大增,吃得津津有味。细细想来,椰壳效应不失为一个教育的妙招:用孩子感兴趣的椰壳盛饭,孩子就能津津有味地吃下去。那么同样是延伸活动,能否巧妙包装一下,让学生和家长都乐于参与呢?

在评价学生是否爱惜劳动果实时,如果老师一如平常那样直白地说:“回家后请你的爸爸妈妈给你评一评,这几条有没有做到,做到的打上★。”那么学生就可能会兴趣索然,家长也会敷衍了事,甚至有学生说也不会去说。反之,如果运用“椰壳效应”,把这张评价表包装一下,印上沉甸甸的稻穗,写上标语:亲爱的家长,您的孩子节约粮食吗?爱惜劳动果实吗?请您抽出宝贵的时间为孩子评一评。并且告诉孩子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愿意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吗?那我们就来比一比,谁是爱惜劳动成果的好孩子?请你的爸爸妈妈也来评一评。以此来激励学生和家长的参与,教育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3.多途结合,优化延伸方法

1)巧用资源,让延伸成为可能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的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地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无论是经验的积累,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发展,行为的形成,还是对社会生活的理解,都需要孩子们直接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而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而这一切又不是依靠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必须拆除活动的围墙,走出课堂去实践,去体验,去发现,去获取。

2)巧用方法,让延伸丰富多彩

A调查法 在家长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照片、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或带孩子进行实地调查、参观。这一般是在课前展开,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学生收集信息的过程正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心感受,用脑思考,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在调查收集的过程中将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体验,对事物、生活与社会有着新的感受和认识,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手段。家长则在参与调查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长,增进亲自关系,便于开展家庭教育。要注意的是活动前师生应讨论好调查研究的方法,还需要家长的支持。

B评价法 家长与儿童朝夕相处,接触机会多,儿童的个性特征、道德品质、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在家庭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和自然,家长对儿童的表现又极为关注和敏感。而且家庭生活具有广泛的内容,如学习、品德、健康、卫生、安全、礼貌、交往、兴趣、情感、消费等等,无所不包。因此我们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家长,让家长感受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发现自己孩子存在的不足,可以由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教育,并且将道德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使教学要求变为学生的主观愿望,自觉地把道德认识付诸于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C活动法 它包括了动手操作、玩耍游戏等活动,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平。学生稳定的情感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在反复实践的体验中才能形成。因此品德课非常重视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去,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进行。如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制作课程表,和家长一起种小树苗,给妈妈洗一次脚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亲自体验课堂中所学的道理。从而使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

  1. 巧用评价,让延伸热情常在

评价是为了激励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我们要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所付出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以及所作出的探索、思考、创意等,深入学生发展的过程,以便对学生的持续进步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家长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的鼓励和期待,增进了亲子间的交流,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长的寄语更让学生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发现自己的不足。有位家长在看了孩子的表现后,在寄语里写着:冰冰,你今天的表现就像个小大人一样,以后你和小朋友看电视时把声音调低一些,好吗?家长不再是大声地斥责,而是用商量的口吻,激发学生进一步实践的热情。

三、研究结果

1、家长:有事,找老师商量。

通过努力,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会和教师商量了,而不是把责任全交给老师,或者不闻不问。我班的班长,因为父母的工作在镇小附近,经常忙到很晚才回家,没时间来照顾她。期末的时候来和我讨论,该不该把孩子转到镇小,这样对孩子会不会有影响。我们就从孩子本身的情况谈起,把转校可能带来的种种影响分析了一下。最后学生家长认为这个孩子的适应能力差,当初来读一年级的时候哭闹了很长时间,比别人迟适应这个环境。如果这个时候转校对孩子不好,等稍微年级高一点再转,并且表示以后要多抽出一点时间陪她。

2、学生:习惯,已慢慢养成。

前面我们说到学生行为的“不一致性”,常常在学校里做一个样,家里又是另外一个样,道德认知丰富,而道德行为缺乏,通过教师不断和家长合作,双方互相影响教育,有不少家长来反映:学生爱帮家里人做事了;学生肯自觉做作业了;……记得一次去春游,学生在车上吃了东西发现没地方扔,就在问旁边的同学有没有多余的塑料袋。在公园里的时候,学生跑得最多的不是厕所,而是垃圾桶。有时还会跑过来问我那是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的。是啊,只要我们的工作到位了,其实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3、教师:认识,越来越丰富。

如果没有家长的合作,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就不会很全面,往往只能从学生的表面去揣摩。因为经常跟家长沟通,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前面那个令人痛心的男孩,通过家访,我发现他的家里婆媳之间很不和睦,曾经大打出手。媳妇更是经常骂婆婆老不死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学了不少。两代人之间的教育方法也不一致,年轻一代认为要疼,年老一辈认为要打,为此他们也常常起冲突。所以这个孩子在学校里也常常发生打人的事。在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针对性的展开指导,首先就是纠正两代人之间的教育方法。同时教师自身的理论认识也越来越充实。为了更好得帮助家长,为了实施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我阅读了大量的报刊杂志,教育理论著作,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

四、反思:延伸,是否能持续。

这里毕竟地处农村,一部分家长不识字,一部分家长本身是常年不在家里,真正落实起来,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没有反馈消息。也就是说延伸教育在他们的身上起不到作用,那么我又该如何做呢?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用这些奖励、小游戏等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们已失去了兴趣,教师又该如何去调动?对于课堂上那些突发的生成性意外,我是否都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有用的资源?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值得我去探索,研究的。

品德教学已不能满足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因为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既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教学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变得细腻起来。如果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景,那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动作教儿童游泳。



参考资料:

1、《班级家庭教育指导》 《班主任》杂志社、北京全品教育研究所主编 知识出版社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师学习读本 吴一帆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

3、《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指南》 彭阳、林光耀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